(華僑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泉州362021)
2009年美國政府高調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以來,特別是2012年9月日本政府上演釣魚島“國有化”鬧劇以來,中日釣魚島爭端不斷升級和加溫,已成為中日關系發(fā)展面臨的最大障礙與核心問題。事態(tài)的發(fā)展正逐漸威脅到中國夢實現的區(qū)域安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亞太地區(qū)合作的進程。認真研究當前釣魚島爭端的戰(zhàn)略態(tài)勢與中國的應對方略,對于有效管控釣魚島爭端的進程,營造有利于中國夢實現的區(qū)域國際環(huán)境,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現實主權爭端問題,首先必須弄清釣魚島爭端的歷史經緯。
釣魚島群島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散布在東經123°20′—124°45′,北緯25°44′—26°的海域中,總面積約為6.32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釣魚島的面積為4.319平方公里。釣魚島是臺灣島的附屬島嶼。
豐富的歷史文獻證明:中國是最早發(fā)現、命名、管理和使用釣魚島的國家。因此,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不僅在中國官方冊封史的文獻中有記載,而且是歷史上國際間的共識。
1894年日本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勝券在握的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在內閣秘密會議上將釣魚島列嶼偷偷劃入沖繩管轄。1895年4月17日,日本強迫在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的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割讓給了日本,自然也包括臺灣附屬島釣魚島列嶼。由此可見,日本正是通過發(fā)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先是竊取,后是侵占了中國的釣魚島。
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勝國中、英、美三國于1943年12月1日發(fā)布的《開羅宣言》明確規(guī)定:“日本所竊取中國的領土,例如滿洲(東北四?。?、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攫取的土地,亦將日本驅逐出境”[1]30-31。
由中、美、英、蘇四國于1945年發(fā)布的《波茨坦公告》明確規(guī)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的其他小島之內?!保?]3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日本無條件接受《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簽訂投降書而宣告結束。上述史料表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guī)定,被日本竊取的釣魚島列嶼應同臺灣一起歸還中國。隨著《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發(fā)布和實施,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國際法上業(yè)已回歸中國,中國擁有釣魚島列嶼合法主權。
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的規(guī)定,釣魚島列嶼本應順理成章地回歸中國,但是美國為實施牽制社會主義蘇聯和中國的全球戰(zhàn)略,于1951年9月8日在排除蘇聯和中國的前提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將琉球群島(即現在的沖繩)交由美國管理。1971年,美國又私自將釣魚島和沖繩一并交給了日本,而且美國宣布向日本移交的只是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與主權無關,釣魚島的主權需由中日雙方談判解決。中日釣魚島主權之爭由此開始。由此可見,中日釣魚島主權之爭完全是由美國一手造成。
本文所說的“當前釣魚島爭端的戰(zhàn)略態(tài)勢”是指2009年美國政府高調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以來,特別是2012年9月日本政府上演釣魚島“國有化”鬧劇以來,釣魚島爭端所呈現的戰(zhàn)略態(tài)勢。當前釣魚島爭端呈現如下態(tài)勢。
釣魚島爭端是美、日、中三個大國圍繞對釣魚島問題的處理所進行的爭議和斗爭。美國重返亞太以來,隨著釣魚島爭端的加劇和升溫,美、日在釣魚島爭端博弈中的戰(zhàn)略意圖日趨明晰化。
1.美國利用釣魚島爭端推進實施重返亞太戰(zhàn)略
維持和延長在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是后冷戰(zhàn)時期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為實施這一全球戰(zhàn)略,2009年,美國高調提出“重返亞太”,2011年美國實質性地推進“重返亞太”戰(zhàn)略,2012年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美國重返亞太,實施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其戰(zhàn)略意圖是防止中國崛起挑戰(zhàn)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主導地位,進而防止中國崛起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過去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從來都是親力親為,但如今隨著國力衰落卻也感到力不從心。單靠派兩架戰(zhàn)略轟炸機在中國防空識別區(qū)轉一轉,出動兩艘航母在南海和東?;斡苹斡迫绾文軌蚨糁浦袊?]。在美國國力衰落所導致的軍費開支減少的情況下,美國希冀日本在美國重返亞太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中,明確將日本作為戰(zhàn)略支點。為緊緊抓住日本,并使日本成為美國重返亞太的排頭兵,美國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中,極力偏袒日本,使釣魚島爭端不斷加劇和升溫。美國則利用釣魚島爭端的加劇和升溫,來加強同日本的軍事同盟關系,聯合日本共同制衡中國,企圖通過鞏固美日軍事同盟阻止中國軍艦通過宮古海峽,將中國控制在第一島鏈內。
2.日本借助釣魚島爭端尋求復活軍國主義的強國戰(zhàn)略
二戰(zhàn)后,日本曾經實施經濟強國戰(zhàn)略和探索“脫美入亞”強國戰(zhàn)略,但均在美國的打壓下宣告失敗。歷史反復告誡日本的政治家:實施復活軍國主義強國戰(zhàn)略的唯一出路是借助美國,等待并抓住時機。美國重返亞太為日本尋求軍國主義強國戰(zhàn)略提供了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美國重返亞太的主要戰(zhàn)略意圖是扼制中國。日本十分清楚地認識到美國重返亞太的戰(zhàn)略意圖,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加劇并借助釣魚島爭端的升溫,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在快速贏得國內支持率的基礎上,又提出擴軍、修憲、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等一系列極端的主張,企圖否定二戰(zhàn)勝利成果,拒不執(zhí)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關規(guī)定,逐步實施復活軍國主義的強國戰(zhàn)略。緊緊圍繞美國遏制中國主要戰(zhàn)略意圖并充分利用這種戰(zhàn)略意圖,制造強軍的必要條件,是日本實現軍國主義強國夢想的關鍵戰(zhàn)略步驟,而制造與中國的緊張和對立,甚至戰(zhàn)爭,是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強國戰(zhàn)略的必然趨勢[3]。
美國的介入和日本在復活軍國主義道路上的“暴走”,使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尖銳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難化。
1.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
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首先表現在釣魚島爭端不光是涉及中日兩國,而是涉及美、日、中三國。美國在歷史上一手造成釣魚島爭端;日本“購島”挑起目前的釣魚島爭端;中國為捍衛(wèi)釣魚島主權被迫作出反擊。美國是釣魚島爭端的策劃者和調控者。在釣魚島爭端中,美國需要一個可利用的日本,但絕不希望出現一個失控的日本;美國需要一個發(fā)展中的中國,但絕不允許中國威脅或取代其領導地位。為實現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美國視釣魚島爭端發(fā)展的情況適時增減砝碼,美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中所玩弄的這種平衡戰(zhàn)略,使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
其次,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還表現在目前釣魚島爭端正在擴大為東海危機,釣魚島問題絕非僅僅涉及東北亞,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對東南亞地區(qū)其他國家產生某種輻射影響,因為其解決方式及產生的后果將對南海、東亞安全等問題的解決產生重大影響。
2.釣魚島爭端日趨尖銳化
釣魚島爭端日趨尖銳化首先表現在美日同盟與中國圍繞釣魚島爭端所進行的軍事演習的規(guī)模日益增大,數量日益增加。自日本上演釣魚島國有化鬧劇以來,美軍頻繁與日本在東亞地區(qū)舉行聯合軍演,加緊訓練日本自衛(wèi)隊島嶼防御和爭奪的戰(zhàn)力,并計劃和實施在日本增加部署新的軍事力量。與此針鋒相對,中國在東亞地區(qū)也增大了軍事演習的規(guī)模和數量。其次,釣魚島爭端日益尖銳化也表現在,中日之間由于釣魚島爭端所引起的軍事對峙一再升級,發(fā)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正在不斷的上升。最近一段時期,中日兩國博弈愈發(fā)激烈,先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批準擊落釣魚島上空的中國無人機,中國國防部發(fā)出警告,一旦日本擊落中國無人機,將被視作戰(zhàn)爭行為;接著是日本軍艦強行闖入中方演習區(qū),中國國防部要求日本反省,并停止一切干擾中方正常軍事活動的行為。中日雙方的軍方在某種程度上都從后臺走到了前臺,雙方擦槍走火的幾率在不斷上升。再次,釣魚島爭端日趨尖銳化還表現在釣魚島爭端已由島嶼之爭、資源之爭升級為戰(zhàn)略之爭。中國要建設海洋強國就必須沖出第一島鏈,而美日利用釣魚島爭端不斷在第一島鏈部署軍力,企圖把中國走向太平洋的戰(zhàn)略通道封死。為打破美日同盟對中國的戰(zhàn)略封鎖,中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這一舉措是中國??諔?zhàn)略的重大突破,背后深藏的意義在于中國關注的焦點不再只是釣魚島,也不再只是東海中間線的油氣田,而是更加關注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的出??趯m古海峽。釣魚島爭端已由島嶼之爭、資源之爭升級為戰(zhàn)略之爭。
3.釣魚島爭端日趨僵局化
中日兩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中所形成的強硬對抗態(tài)勢使釣魚島爭端日趨僵局化。首先,日本安倍政權不會糾正釣魚島“國有化”錯誤。這是因為:安倍上臺后,帶領日本在政治極右化、外交軍事化、內閣戰(zhàn)爭化的復活軍國主義的道路上“暴走”和“狂奔”,再加上美國對日本的縱容和支持,安倍政權絕不會改變對華的強硬立場,更不會糾正“購島”“國有化”之謬誤。其次,中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上毫無退路可言。這是因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既有保衛(wèi)固有領土主權的綜合國力,又有敢于使用力量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與意志。中國國內民意基礎堅實,任何領導人不會也不敢違背民意,在“釣魚島爭端”上做出妥協退讓。中日兩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強硬對抗,必然使釣魚島爭端呈現僵局化的態(tài)勢。
由于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尖銳化和僵局化,從而使釣魚島爭端的求解日趨困難化。
在美、日兩國戰(zhàn)略意圖日趨明晰化,釣魚島爭端日趨復雜化、尖銳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難化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下,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中國政府必須制定和實施系統(tǒng)和完善的應對方略。筆者建議,這個應對方略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和平發(fā)展的大戰(zhàn)略必須正確和深刻理解和平發(fā)展的內涵。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就是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又以自身發(fā)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堅持和平發(fā)展的大戰(zhàn)略,不是一味地拒絕合法地使用武力,而是強調中國并不謀求通過武力的方式實現中國在國際體系中自身結構性地位的變化。堅持和平發(fā)展與中國在維護核心利益時在迫不得的情況下使用武力,事實上是并行不悖的[4]。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5]。
在釣魚島爭端問題上堅持和平發(fā)展大戰(zhàn)略,就是主張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就是要呼吁和敦促日本政府在承認釣魚島主權存有爭議的前提下,回到談判桌上,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釣魚島爭端。
自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以來,中國政府已經運用國際法等手段,對于日本的挑釁行為采取了一系列有理、有力、有節(jié)的反制措施: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等71個島嶼的名稱;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向聯合國提交領海基點基線坐標表和海圖;中國海監(jiān)船在釣魚島海域實現了常態(tài)化的巡航和管理;海軍巡航釣魚島實現常態(tài)化;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等。上述措施,維護了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表明中國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明確了當前釣魚島爭端是由日本挑起的,責任在日方;恢復了中國對釣魚島的部分控制權。
今后應繼續(xù)運用國際法等手段,維護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特別是要運用《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的重要文獻,站在保衛(wèi)二戰(zhàn)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成果的高度,解決釣魚島爭端問題。這樣對釣魚島爭端的解決才能高屋建瓴,有本有源。釣魚島問題與戰(zhàn)后日本沒有承擔戰(zhàn)敗國的責任有關。日本通過炒作釣魚島問題,企圖恢復軍國主義,本質上是破壞戰(zhàn)勝國通過《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所確立的二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是在否認二戰(zhàn)反法西斯勝利成果。站在這個高度,抓住這個癥結,有利于美國政府和包括英、法在內的反法西斯戰(zhàn)勝國理解中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有利于敦促日本信守投降諾言,從而最終有利于釣魚島爭端在國際法框架內的和平解決。
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證明,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是應對島嶼主權爭端的基礎因素。在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中,增強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顯得更加重要。這是因為,第一,日本是一個敬畏強者的民族,誰用武力征服他,他就佩服誰。美國用原子彈教訓了日本,蘇聯紅軍也在東北教訓了日本關東軍,所以日本心服口服。第二,在釣魚島爭端的戰(zhàn)略博弈中,美日同盟在軍事力量上明顯占據優(yōu)勢,日本的右翼政權有可能依仗美日軍事同盟的強大軍事力量,鋌而走險。第三,日本在復活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日發(fā)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在提高,中日嚴重沖突可能性已超敘利亞或伊朗,東北亞會成為比中東還危險的世界頭號火藥桶。在這樣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下,只有增強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才能為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奠定堅實基礎,只有通過實力才能求得和平。在應對釣魚島爭端中,現代化國防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堅強后盾,現代化??哲娏α亢蛻?zhàn)略導彈力量是在東亞地區(qū)島嶼主權爭端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基礎。因此,在釣魚島爭端中,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必須增強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也必須做好軍事斗爭的一切準備。充分的軍事斗爭準備,會起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自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以來,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爭端展開了一場日益白熱化的輿論戰(zhàn)。日本政府借助其價值觀和話語體系更靠近西方的優(yōu)勢,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國際公關,利用西方強大的輿論工具,不斷地向國際社會拋出“釣魚島屬于日本”的謬論,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掩飾其非法竊取釣魚島的強盜行為。在此期間,中國政府加強了釣魚島主權宣示和宣傳,國務院新聞辦出版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國家海洋局出版了《釣魚島——中國的固有領土》宣傳冊,并用中、英、日三種文字印刷;國家領導人及中國駐外機構也利用各種形式,向外界闡述了釣魚島問題的歷史經緯,以正視聽。中國軍方也制作了以維護釣魚島主權為背景的網上游戲《神圣使命》[6]。
雖然中國在釣魚島輿論戰(zhàn)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上看,同日本相比,在國際輿論方面,中國并不占優(yōu)勢。中國應積極應對釣魚島國際輿論戰(zhàn),在加強對釣魚島的歷史研究、法律研究的基礎上,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日本有關釣魚島問題研究、宣傳及外交動向的基礎上,針鋒相對地采用多種形式,在國際社會開展立體宣傳攻勢,搶占國際輿論高地。這些形式包括:開展外交圈地運動,做好政客的游說工作;加大資源投入,做好西方傳統(tǒng)主流媒體和新興的互聯網媒體的國際公關工作等。通過這些形式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釣魚島的主張,增進國際社會對釣魚島問題的了解,為中國有效維護釣魚島主權,反制日本恢復軍國主義的行徑,營造有利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利用國際社會的民意和國際輿論制約日本的無恥行為。
2013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時指出,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日方應正視歷史和現實,以實際行動,同中方共同努力,通過對話、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7]。習近平主席在此提出了釣魚島爭端的管控問題。后來經由山口那津男把習近平主席這一提法直接在首相官邸傳達給了安倍,然后安倍在國會答辯的時候,幾乎重復了習近平主席的這一說法。因此,雖然中日雙方在是否存在“擱置爭議”這一問題上很難達成共識,但是在管控,也就是說應該使其處于可管控的狀態(tài)上,雙方事實上是存在著潛在的共識的。如何使這一潛在共識能夠成為一個可視的、可見的客觀的機制,或許將是中日兩國政治家拿出智慧的時候[8]。
構建釣魚島爭端管控機制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在歷史上,由于國際爭端的各方沒有建立強有力的國際爭端管控機制,導致了兩次世界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在美蘇冷戰(zhàn)時期,雖然雙方舉行了許多軍事演習,規(guī)模遠較目前中日兩國的規(guī)模更大,但是經過無數次的近距離的對峙之后,蘇聯跟美國終于簽訂了海上事故防止協定,建立了美蘇爭霸管控機制,避免了美蘇兩個大國核戰(zhàn)爭的爆發(fā)[8]。
為構建釣魚島管控機制,雙方應作以下努力:(1)在雙方政府間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就釣魚島爭端保持溝通,使雙方的爭端保持在可控狀態(tài),避免因爭端升級而導致爆發(fā)戰(zhàn)爭,給兩國和亞太地區(qū)帶來災難性后果;(2)充分發(fā)揮兩國民間團體和機構的積極性和作用,通過民間的協調和溝通,制約和影響兩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中的行為,使釣魚島爭端保持在可控狀態(tài)。
[1]董永裁.淺論“釣魚島爭端”[J].中日關系史研究,2013(2).
[2]張召忠.中國不應乞求和平 要靠斗爭讓日看到失敗下場[EB/OL].[2013-11-29].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3-11/4612849.html.
[3]胡文龍.應如何判斷日本的戰(zhàn)略[EB/OL].[2012-09-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9/29/c_123776152.htm.
[4]朱鋒.維護核心利益 亟待外交“大戰(zhàn)略”[J].人民論壇,2012(18):31.
[5]習近平.夯實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基礎[EB/OL].[2013-01-30].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1/30/c_132137086.htm.
[6]澳門日報.釣島輿論戰(zhàn)須積極應對[N/OL].[2013-11-05].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3-11/05/content_851212.htm.
[7]重慶商報.習近平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N/OL].[2013-01-26].http://news.sina.com.cn/o/2013-01-26/050026126709.shtml.
[8]邱震海,楊伯江,葉千榮.中日兩國博弈愈發(fā)激烈雙方擦槍走火是否在所難免?[EB/OL].[2013-11-08].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056887.html?tou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