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順
教學是門藝術,教學有遺憾,筆者贊成“教學是種遺憾美”的說法。做“遺憾”的有心人,積累并實踐“化丑為美”的教學方案,就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后續(xù)教學能力。
1.“偏愛”催生“全員美”。
我還記得1985年7月化學中考成績?yōu)榫?3分,在全縣38所中學中以0.01分之差屈居第二非常遺憾。我苦苦思考“0.01分之差”到底差在哪里,在辦公室認真翻看學生的成績,發(fā)現學生A發(fā)揮超常,而學生B則發(fā)揮平常。此時進來一名學生,正是B,我說:你化學可以考得更好。他不假思索答道:“老師,你如果像喜歡A那樣喜歡我,我也會超常發(fā)揮!”學生B的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我為何不把愛灑向全體學生?從此,我的化學教學實踐中就增添了“愛灑全員美”的行動,提問、關愛、激勵每一個學生。正因為如此,筆者每年都得到了中考化學成績的大豐收。
2.“粗心”催生“細節(jié)美”。
筆者中考時由于粗心,數學沒得滿分,帶著這個遺憾,在工作中筆者力戒粗心,追求“細節(jié)美”,常用“粗心是學習的敵人”“粗心是考試的敵人”“粗心實驗會引發(fā)安全事故”“細節(jié)決定成敗”等作評語、試卷友情提示語來警醒學生細心做事。學生作業(yè)中存在錯別字、元素符號或化學式等化學用語錯誤,我都讓學生認真訂正,逐步培養(yǎng)學生把握主體、關注細節(jié)的好習慣。
3.“夾生”催生“適度美”。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筆者剛剛工作的那一年,根據學校對教學進度的總要求,講課進度過快,說話速度過快,一學年任務一學期就上完了,第二學期就忙于復習、迎考。中考后,邀請學生座談,交流學習化學的體會,這時有部分學生直言:老師上課速度太快,導致我們化學學習煮了“夾生飯”,有些知識沒有搞懂,成績很難提高?!皧A生飯”現象引發(fā)的遺憾促使我放慢教學速度,追求以學生聽懂、理解為原則的“適度美”,規(guī)范后續(xù)教學行為。
4.“放松”催生“張弛美”。
中考前一個月,是學生沖刺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最緊張、最忙的階段。在2012年中考前的一個月,看著學生們忙沖刺的樣子,筆者心里突生同情,就采用了“媒體課件復習法”,每天利用課件復習。表面上每節(jié)課復習容量很大,復習很到位,課堂上很“熱鬧”,這個階段沒有書面作業(yè),自覺的學生收獲很大,但不知不覺中放松了學生的待戰(zhàn)心理。中考成績揭曉后,平均分不再年級第一。這一結果,對筆者觸動很大,“遺憾”之后我警醒自己:中考前,教學不能過度放松,要適度張弛,才能效果最佳。
5.“授漁”催生“方法美”。
筆者曾游歷過泰山,當登泰山環(huán)看四周,“一覽眾山小”時,突然對化學競賽輔導有了更深的認識,平時過多的“就題說題”授魚式教學,缺少對學生進行解題思想、解題方法等“居高臨下”式的指導,這大概是化學競賽沒有獲大獎的原因吧。這種“授魚”式教學的“遺憾”催生了我“授之以漁”的教學,堅持對學生進行解題思想、解題方法的指導與訓練,輔之以“居高臨下”的練習指導,并加之以“舉一反三”的類比教學,不僅實現了化學中考成績的持續(xù)優(yōu)秀,而且在化學競賽中有多名學生獲獎。
6.“平淡”催生“借鑒美”。
在年復一年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激情會下降,方法會陳舊,課堂語言會缺乏時代感,課堂氣氛趨于平淡,教學引力明顯下降,與年輕教師比明顯遜色不少。如何解決這平淡遺憾?經過思考,去除教學平淡遺憾而催生后續(xù)教學美麗的策略是“學習、借鑒與創(chuàng)新一體化”。筆者經常在網絡上搜索“化學名師課堂教學實錄”視頻,一個個地看,取其精華,作為自己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課堂的借鑒,讓自己的化學課堂不會因人老而失色,而是引力倍增、活力四射。
沒有最好的教學,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及時捕捉“遺憾”,化“遺憾”為“美麗”,這既是一種教學機智,也是一種教學創(chuàng)新,更是教師成長的“財富”。我們要爭做教學的有心人,讓遺憾催生后續(xù)教學的美麗,實現“化丑為美”,促進自身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第十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