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師:
您好!
我今年43歲,定居英國,目前是一名全職太太。20年前,我在上海和老公一見鐘情,他是個英國人,因為工作關(guān)系被外派到中國,三年之后,我跟他結(jié)婚,一起到了英國。
在生育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之后,我辭了工作當起了全職媽媽。老公很喜歡孩子,今年他還想讓我再生一個兒子,而我自己,在體力和精力上都已經(jīng)到了極限,曾經(jīng),我偷偷吃避孕藥讓他發(fā)現(xiàn),兩人還大吵了一架。
當然,這個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只是我心里還是會覺得有些愧疚。
不過這不是我們婚姻中的主要問題。我到英國后,總會有親戚朋友在假期來玩,我覺得很正常,但老公是個很不喜歡自己生活的步調(diào)被打亂的人,對于家里來人這件事好像越來越抵觸了,就好像去年夏天,我大姨一家?guī)е⒆觼磉^暑假,本來簽證什么的就很麻煩,大姨搞得一肚子氣,結(jié)果一過來發(fā)現(xiàn)老公給他們訂了Holiday inn,雖然是我們出的錢,可心理上總覺得不太舒服。
想想看,你去親戚家做客,明明他家有很大的房子,并不是住不下,可還是讓你去住酒店,對于中國人來說,這是件很丟面子的事。那幾天大姨一直不太高興,見到我時她也帶著點情緒,說什么“你那么忙就不用照顧我們了呀”之類的。
不管我怎么解釋,就算舉了老公親姐姐一家來也經(jīng)常住酒店的例子,大姨也不相信。大姨一回國,我父母興師問罪的電話就來了,說他們在家被人數(shù)落,說什么女兒嫁了老外數(shù)典忘祖。
為了這件事,我跟老公又大吵一架,他覺得之前讓親戚住在我們家里是他的忍讓,可是這么多年,每年都有人來,他覺得家里都快變成度假村了。聽到這些,我好像又無法指責他了,這種與生俱來的差異,似乎并不是我們?nèi)魏我环降腻e,但確實帶來了煩惱。說到底,可能真的是因為我們認識之前那20多年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吧。
好在,我們倆還比較理智,每次爭吵之后,都會去做一些努力迎合對方的事。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jié),老公答應(yīng)帶著孩子跟我一起回中國過年,我也有三年沒有回家過年了,想家是毋庸置疑的,我還挺感動的。但沒想到這一回家又有了插曲。
過完年回英國的時候,父母給我們帶了很多東西,過年嘛,你們懂的,我也不好意思辜負老人的心意,結(jié)果到了機場,因為行李太多,幾乎有一半都被老公扔了,看著那些父母精心打包好的東西被遺棄在機場,我覺得就好像自己的心被扔了一樣,差點在機場大哭一場,結(jié)果他還怪我明明拿不了還要帶著,造成浪費也是自找的。
我也慢慢意識到,我們之間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并不是單純的誰對誰錯,而是跨國婚姻的一種必然。年輕時覺得距離不是問題,愛情是第一位的,而現(xiàn)在,我不僅是老公的妻子,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更是兩位老人唯一的女兒,我感覺到自己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卻不知道要怎么顧全大局,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感受。
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王女士
胡劍云:“一個人不可以討好所有人,面對無法預(yù)知的千姿百態(tài)的想法(水轉(zhuǎn)),我們只有做好自己(山不轉(zhuǎn)),問心無愧就好了。”
胡劍云
1973年生,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倫理學專業(yè)碩士。現(xiàn)為江西衛(wèi)視主持人,中國婚姻家庭咨詢師協(xié)會理事,創(chuàng)辦有專門培養(yǎng)世家子弟的云學社和貳零壹叁女子學堂,出版《生活家胡劍云》一書。
王女士:
您好!
非常著急地想回你一封信,希望你早點讀到——因為我擔心你會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
按照我的習慣,還是得先表揚你,例如,你有一顆孝心,為了父母的感受,可以和先生“大吵一架”以及在機場差點大哭一場;然后,你對親戚朋友真心不錯,一腔熱情地(“每年都有人來”)接待他們來訪——不對,他們訪問的不是你們,而是異域風情、萬國美食,你們只不過是免費旅店的志愿者——不管如何,你熱愛大家庭,當然也沒有忘記全方位展示你現(xiàn)在富足的、優(yōu)雅的、中西合璧的幸福生活以此讓父老鄉(xiāng)親們放下牽掛之心。最后,你正在邁向成熟,你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多重角色,努力尋找愛情與親情“共處一室”的神奇辦法。
按照我的習慣,我還得閉目想想,假如,我娶了你這樣一位熱心腸的女子,每年要接待親友來訪,并且不可以在外面開賓館安頓他們,作為一名有些許美譽的中國男子,我會怎樣呢?
喏,我的第一個反應(yīng)是“他們真的好熱愛地球,特別是地球的大西部”……
第二個反應(yīng)是“他們肯定不是來慰問我們,因為在他們來之前,我們過得并不水深火熱”……
第三個反應(yīng)是“好吧,我當然要表示季節(jié)性的歡迎,可是‘客隨主便這個老規(guī)矩他們應(yīng)該知道的,住家里還是住賓館,應(yīng)該可以信任我的安排吧?”
第四個反應(yīng)是“嗨!為什么他們那么堅持住我們家?僅僅是因為懷疑我的服務(wù)態(tài)度?”(寫到這,想了一下:家是什么?是一幢“門迎四方客、菜調(diào)眾口香”的大房子,還是經(jīng)常會拉上窗簾的“我們一家”?)
接著,我想說說你!
最溫柔的一句話莫過于:“這么沒原則,你丈夫居然還愛你?”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接待來賓的事情,反映出你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水不轉(zhuǎn)山轉(zhuǎn)”——我沒有打錯字。我的意思是,一個人不可以討好所有人,面對無法預(yù)知的千姿百態(tài)的想法(水轉(zhuǎn)),我們只有做好自己(山不轉(zhuǎn)),問心無愧就好了。
由于你很有出息,在海外開了一個親情客棧,大家在這里中轉(zhuǎn)去飽覽英倫河山,然后你們盛情招待——摸著中國人特有的良心,我表示理解和贊賞——那么你和你的先生,只要事先告訴對方說:我們誠意出席,問心無愧就好了。你先生顯然是這樣做的,可是,他夠不上你們的標準、踏不準你們的軌道,于是,他被指責了,還連累到你和你的父母。
這是不是文化差異?可是據(jù)我所知,要說文化,中國人并不喜歡麻煩別人、打攪他人,也并不喜歡在別人家久居。中國人或許不知道 《文中子·魏相》中的“不責人所不及,不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卻不應(yīng)該不知道 《弟子規(guī)》里的“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這些都表明,中國人非常尊重家庭的相對獨立性,講究有分寸有默契的待客做客之道。
在這里我順便提醒一下你的中國親人們:第一,我們不遠萬里去旅游,其實不僅僅只是看看人家的地皮和商店,也要多看看人家的生活模式,了解其他民族有哪些輕靈優(yōu)雅、真誠坦蕩、活潑率性的優(yōu)良思想作風,好好學習,從而增加我們思想深層的營養(yǎng)。第二,幾乎所有的古賢都會告訴我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接待,都值得我們感恩,只要心存感恩,旅途一定愉快。
這時候我必須一字一頓地提倡一個觀念,那就是:家庭有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默契叫做“這是我們倆的角落”。你看,已經(jīng)是“角落”了,偌大一個地球,你們夫婦倆也就占了一個角落,里面有許多家具雜什,還有三個孩子,一堆私人用品情趣裝飾什么的。在那里,任何時候,你們不必穿得像圣誕老人或底褲超人,不必在衛(wèi)生間門口與親戚寒暄,不必尷尬地吃一袋不好分配的食物——你想說親戚來了也就是幾天時間嗎?那么純粹地從心理學上打一個比方吧:一年365天中,你吃過一份帶著可愛小蒼蠅的盤菜后,會不會覺得長期的別扭呢?尤其是,如果我告訴你,明年某一天你還會品嘗到它們,你會微笑著對我說“沒關(guān)系,一年就一次”嗎?
而你的丈夫爆發(fā)了,在那一瞬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陳勝吳廣的勇氣,雖然沒有看到劉邦韓信的韜略。
這些年我經(jīng)常到一些地方訪問,令人輕松的一個發(fā)現(xiàn)是,幾乎沒有人會請你到家里做客了——除了幾位新買了大房子大院子大車子的主。這是為什么呢?當我舒展愜意地、四肢伸展地躺在賓館的大床上時,我感謝時代的進步,贊美文明的昌盛。
說到底,可愛的王女士,你在結(jié)婚之后,并沒有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轉(zhuǎn)換,你居然試圖多種角色并存,要把大家庭與小家庭重疊在一起,所以你有那樣的感慨。
親,你是神仙嗎?一個人長得像天仙,不等于她就是神仙的。
小家庭優(yōu)先于大家庭,舊角色服從于新角色。這是步入婚姻后每一個人都遲早要接受的原則。只要你堅持這個原則,你會漸漸獲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他們慢慢會調(diào)整自己的一些做法,避免用他們的小事情引發(fā)你們夫妻的大矛盾。例如機場的那一堆被扔掉的包裹,我個人也表示替你惋惜,尤其惋惜的是要是當時我在現(xiàn)場無事可干并且恰好開了一輛空載貨車就好了——在你眼中那是父母的心意,在頭大的英國丈夫眼中卻是一堆計劃外的行李——其實你的父母如果理解一位旅人的麻煩心理,他們下一次就會選擇其他的方式來表達愛,例如一個久久的擁抱,一個令你超級放心的微笑,等等。
你現(xiàn)在是一位英國帥哥的妻子,三個小孩的母親,然后才是別人家的女兒。只有把前面的角色扮演好,你才能藝術(shù)地、麻利地、輕盈地找回當女兒的感覺。
同樣,所有的事情中,對你打擊最大的并不會是大姨的抱怨(相信她被自己的先生勸一勸就放下啦),也不會是父母那一堆心意被扔掉,而是這個家庭的解體。所以,請你把笑臉轉(zhuǎn)向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家庭,笑到足夠,笑到盈余,再把更多的笑容和笑聲傳遞給大家庭吧。
祝你和你的家庭新年新氣象!
胡劍云
沈偉良,加拿大籍著名心理配對導(dǎo)師、婚戀顧問及戀愛指導(dǎo)達人,“愛與誠”配對服務(wù)機構(gòu)創(chuàng)始人,翡翠臺熱播綜藝節(jié)目《求愛大作戰(zhàn)》心里配
王太:
你好!
其實你所面對的問題并不嚴重,因為看到你和你丈夫是仍然相愛的!
面對問題你先要有一個正面的態(tài)度——你們之間文化差異是有的,但這不是導(dǎo)致問題發(fā)生的關(guān)鍵。請不要把你解決不到的問題,都歸咎于文化差異——其實在你所提及的事件中,大家都沒有對與錯之分,而你現(xiàn)在是被捆綁在問題的處理手法上。
看得出,你是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女人,凡事都想做到面面俱到,可惜這樣做會讓自己有很大壓力而無力向前走。你現(xiàn)在首先要讓自己開心,首先做些喜歡的事情吧,只要你開心就會有能力!有能力便能夠正面地去解決你所面對的問題。
在處理問題上,你需要改善和你先生的溝通,很多事情本身是沒有問題存在的,但你可以在溝通上做得更好,例如:在信中你所提及避孕的事件,其實你是可以預(yù)先和丈夫商量,告知他你的意愿,相信你丈夫也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你們可以理性地討論添加成員的問題,直到最后達成共識,不要自己決定后才討論。
另外,你把現(xiàn)在的情況看得太復(fù)雜,你把自己丈夫母親等分為不同的個體去看事情,其實,整件事件真正涉及問題的只有兩組人——一是你的核心家庭成員你丈夫和孩子;另一是非核心家庭成員你母親、親戚、朋友等。
面對核心家庭,你要用最大的努力去維系這段感情,你每天對著的家人,是你丈夫,很多事情你要先與丈夫共同處理,再去處理一些非核心的問題,例如:大姨來探望你的事件中,首先你要問自己是否同意他們?nèi)胱【频辏裟阃?,你便和丈夫站在同一陣線去解決問題;若你不同意,就必須先和核心家庭成員——你丈夫先做好溝通,再繼續(xù)處理問題。
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你要在事件發(fā)生前厘定好一個準則,如:你是太太和媽媽的身份,平常一些事情的決定權(quán)交給你,像平常家庭日常買什么你由你決定;而你丈夫也有決定權(quán),在一些事情中是需要你們坐下來去談的。例如:你信中所提及機場中媽媽的手信是去或留,雖然這是你未能預(yù)計,在問題前發(fā)生前應(yīng)厘定準則,但經(jīng)過這事情,你們也需談?wù)?,再次遇到相似的事情時,決定權(quán)應(yīng)交給誰。
最后,作為中港婚戀專家,我發(fā)覺很多異地婚姻的問題被認為是從文化差異中所產(chǎn)生,而我認為大部分問題是在于問題上的處理手法。前提是大家是否有一些厘定好的準則,當然有些事情我們不能預(yù)知,但一旦新問題出現(xiàn),應(yīng)當立即談?wù)劀蕜t,可一不可再便是,有些準則要適時調(diào)整。
另外,家庭和諧是首要的,下次鼓勵你先生和你一起去解決非核心家庭產(chǎn)生的問題。
最后希望你能把信念實踐,每天過著充滿力量的生活。
Terry Shum
“很多異地婚姻的問題被認為是從文化差異中所產(chǎn)生,而我認為大部分問題是在于問題上的處理手法。”
陳靈梅
深圳市贏家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內(nèi)“花樣盛年”文化理念第一人,《花樣盛年》雜志創(chuàng)辦人,深圳市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發(fā)起人。
王女士:
你好!
跨國婚姻確實會因文化和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會引起感情上的沖突,這些不同恰恰就像你的來信中講的,它潛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之中,然后伺機而動,找準機會就撓一撓婚姻的癢癢。
如何去化解因為文化不同而觸發(fā)的感情危機?協(xié)調(diào)好多邊關(guān)系這考驗?zāi)愕那樯獭?/p>
我從你們的感情關(guān)系中看到的首先是你們地位的不對等——你的英國丈夫?qū)δ悴惶鹬兀銈兊慕M合就像是一個灰姑娘嫁給了王子,丈夫在婚姻中特別強勢,比如要你生孩子,在機場把你父母的行李扔掉等等。
正視問題的同時,去尋找解決問題之道,我的意見有三:
一,你既不能遷就,又不能賭氣。而是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耐心、誠心相信你的先生是通情達理的——你要大膽地告訴你的丈夫,夫妻在婚姻中是平等的,在很多家庭瑣事上,你要尊重我、顧及我的感受,同時不妨把一些家庭具體事務(wù)的處理權(quán)交給我;
二,你應(yīng)該去工作而不是待在家里做一名主婦,當你有了獨立的經(jīng)濟收入,你會有由內(nèi)而外生出的自信,這樣你的英國丈夫會更加尊重并且欣賞你;
三,其實從你的來信當中,看得出你最愧疚的是父母把你培養(yǎng)長大,你卻無以為報而且傷了他們的心,所以你要盡一切可能關(guān)心父母,做好父母的工作。取得父母的原諒之后,你心理上的負罪感會大大減輕,那時候再帶著一顆輕盈的心態(tài)去找你的丈夫溝通,相信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祝你幸福!
陳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