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魚:
我大學后去年找了個工作,做了不到半年,3月份辭職,至今工作沒有起色。我一直想考公務員,也深知公務員不容易考,所以一直未行動。最近有工廠招聘我進去做文員,可是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我喜歡自由,點子很多,跑跑跳跳的工作,可是卻迷茫自己不知道能干什么。我該怎么辦?
我的感情也一塌糊涂,愛上了一個32歲的公務員,他帶我見了他的家人,可是他卻說不愿把我們的關系定性。他問過我借錢,我借了,我們吃飯約會,他抽的煙都由我支付,現(xiàn)在他卻說我們始終有無法逾越的距離。我深知他不愛我,可是我心里還是惦記他,很想他找我,想他給我打電話。我很痛苦,小魚姐,我的失敗感很強,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心旅人:青玄
親愛的心旅人青玄:
親愛的,在你的故事里存在一個規(guī)律,不知道你是否發(fā)現(xiàn):無論是工作還是情感,你都無法靠近你想要的。
一般情況下,無法靠近你想要的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想要的”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所以意識里想要,可是潛意識卻不斷在抗拒;二、潛意識里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沒資格”,或者直接就是“懲罰自己”,你覺得自己的情況是屬于哪種可能性呢?
在你的描述里,工作方面,似乎第一種可能性更大。你開始說自己想考公務員,后來卻又說:喜歡自由、點子多、跑跑跳跳的工作,親愛的,這兩者本來就有矛盾。所以可見,公務員未必是你想要的工作,而所謂“自由”的工作,也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它最多是作為你拒絕文員這個職位的理由,并且顯得堂而皇之。
可在你的感情生活里,上述兩個原因也許就無法概括而簡單的二者擇一了,深知對方不愛自己,可還是要和他約會、借錢給他、給他買煙……不愿意離開。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越得不到的,就越想要。歸根結底,因為得不到的,里面全是美好,而真正得到的,卻各種不堪。
親愛的,你最需要的,不是僅僅處理好工作或者愛情的事,而是更好的覺察自己、了解自己、傾聽自己。所有的“失敗”都是一種獲得,學會在失敗里看見自己吧。
小魚
心靈解析:
外在環(huán)境的不順,會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尤其當我們看不到方向的時候,會更加加劇自己對外在環(huán)境的不滿和無助。在青玄的故事里,我們可以學到的東西有很多,讓我們分別看一看。
選擇大于努力
如果我們非要將人生中某些事情定義為“成功”或者“失敗”,那總的來說,人生永遠會在“成功”與“失敗”之間輪回轉換,你很難看到一個盡頭,或者一個結局,因為人生一直在路上。
青玄的失敗感其實我們很容易體會,在工作和感情都不順利的前提下,人是沒什么信心和動力努力去做些什么的。可是,這里面的關鍵并不在于“努力”,而是在于“選擇”。
我們今天的生活來自昨天的選擇,而明天我們要過怎樣的生活同樣來源于今天的選擇。由此可見選擇的重要性,可是,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這個選擇呢?
我在回信里提到,青玄在工作方面的描述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很明顯,她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于是無法選擇。她覺得公務員不錯,可太難考;有公司提供文員的職位給她,她又覺得自己喜歡自由一點、跑跑跳跳的工作……所以似乎怎么樣都不合適。如果青玄能夠在此有一份很好的覺察,她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公務員、文員、還是自由的職業(yè),或者更多的工作,任何一份工作里都一定會有她喜歡的元素和她不喜歡的元素,而關鍵在于,你想從工作里拿到什么。
在這里舉一個例子,A先生去到B公司工作,因為B公司開的薪水很可觀,職位也很體面??墒钱斔ぷ髁税肽?,卻發(fā)現(xiàn)除了薪酬不錯之外、職位體面之外,卻存在很多致命的缺點:同事之間勾心斗角從不真誠相待、上層之間隔著矛盾導致公司決策總存在沖突、工作常常返工……等等,這個時候A先生開始打退堂鼓,覺得這樣的付出和獲得是否值得。
實際上,人生的很多事兒都是這樣,當你走近了以后,就發(fā)現(xiàn)它的不完美和缺陷。
可是,成年人看世事的角度早已經摒棄了非黑即白。所以,和青玄一樣帶著迷惑的你的選擇是什么?
不可愛,非要愛
在愛情這個主題里,很多時候都是情不自禁的。
明明知道對方不愛自己,明明知道這份愛情沒有未來,明明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盤,就是忍不住還是繼續(xù)下去。
于是,這段痛苦的感情依然持續(xù)著。大家各取所需,青玄要在一起的感覺,男人要青玄給他買煙……
貌似這種情節(jié)很熟悉,在很久以前安妮寶貝的小說里經??吹?。這種類似自虐的愛情,更透著一種深刻的無能為力。實際上,可以更深的追究這種模式的來源,比如青玄幼年時和父母的關系。當然,這是信件無法解決和分析的,必須在心理咨詢師的輔導下做長期咨詢,才有可能找到這種模式的來源,從而進行改善。
青春是用來浪費的
這一點的含義,可以用來推翻以上兩點。可是,一個具備健康人格的人,是懂得用同一而非矛盾的觀點去看世事的。矛盾其實就是另一種和諧。
言歸正傳,在青玄的來信里,我們可以看出,青玄其實大學畢業(yè)沒多久,也就是說,她是一個剛入社會不久的姑娘。進入社會之后,她有很多功課要做,要了解自己、欣賞自己、找到目標、方向、要戀愛、要愛一個人、要從愛里成長……功課實在太多,所以,我們不能對她要求太高,青玄自己也不能,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人,是人就是不完美的,是人就有失敗和成功,是人就有痛苦和快樂……這樣說來,所謂的生命意義本身,就是一種自欺欺人。
對于青玄來說,在失敗里面,在痛苦里面,在無助里面……就是屬于她生命的一部分,就是她的生活本身。這里沒有好與不好,沒有對和錯,一切都是經歷,一切都是生活。她需要的,僅僅是體驗,并在體驗里帶一份覺察,看到自己經歷過的和正在經歷的??吹?,就足夠。
于是,有位心理學大師說,不只是青春,整個人生都是用來浪費的。
心理咨詢師如是說:
某著名品牌有一段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生命是一場盛大的旅行。所以,一切都不過是旅途中的見聞,那些好與壞、迷茫與清醒、對與錯……都深深地把我們限制住了,我們總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于是不停找自己的麻煩,不停想讓自己完美……沒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更好,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欣賞和接納現(xiàn)在的自己。迷茫是因為你邁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域,而失敗則是你在用過去的經驗評判現(xiàn)在的自己狀態(tài)。所以,你是在進步著呢,你看到了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