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大學保安都很有哲學意識,總攔著人問三個問題:你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現(xiàn)在還沒退休的世代都是時候考慮這個問題。
形勢很嚴峻,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會發(fā)現(xiàn),你的成本,主要是人工和房租與日俱增,而你的市場卻可能一夜消失。這是實體書店、家電連鎖、紙媒行業(yè)正在發(fā)生的事。如果你的職業(yè)生涯已經過半,你以前對未來很有把握,但是現(xiàn)在恐怕沒有那么確定了,如果你剛走出校門,你的自我認知會在無所不能和無路可走之間來回搖擺。你比前輩們擁有更多的選擇,你的前怕和后悔也就越多。
經常會聽年輕人說:“我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我年輕時也這么覺得過,但是現(xiàn)在知道是不對的。人生可以變得更糟,更糟,哪有“這輩子就這樣”的好事。向下滑比向上爬容易地多。
我不是成功學講師,聳人聽聞然后兜售萬能膏藥。你如果想在我這聽到什么具體建議,注定要失望。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沒有人可以代勞。我只能在最抽象的層面廢幾句話。
巴菲特的很多概念,滾雪球、護城河、內部計分卡,等等,都是在說一件事,專注長期價值。所以在中國商業(yè)機會主義的時代,沒有人真正追隨他。
但機會主義者終將失去機會。用克勞塞維茨的話說:“如果不習慣于把戰(zhàn)爭看成一條一系列戰(zhàn)斗接成的鎖鏈,如果認為占領某些地點本身就有某種價值……就不會考慮這樣的占領以后是否會帶來更大的不利……只有最終的結局才能決定各次行動的得失?!眱晌粦?zhàn)略家總是不謀而合。就是在機會主義的時代,絕大部分人也以失敗告終,人們只看見投機成功者。
滾雪球需要的素養(yǎng)和抓機會完全不同。用克勞塞維茨的話說:“要想不斷地戰(zhàn)勝意外,必須具有兩種特性:一是在這種茫茫黑暗中仍然發(fā)現(xiàn)內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追隨這種微光前進的勇氣?!?/p>
當你已經確立戰(zhàn)略,應該輕裝上陣。戰(zhàn)略也意味著放棄。如果職業(yè)生涯剛開始,幾年后也將反復面臨這樣的抉擇。韋爾奇評價:“管理上總有一種傾向:對成本這個爛蘋果,每次只舍得削掉那么一點點,不可避免地,隨著市場形勢惡化,經理們不得不一次次回到原地再削一點點……”
同樣不謀而合,1988年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訪華期間,建議某地方官員:“如果想砍老鼠尾巴,不要慢慢地一截截地砍,一下砍掉?!惫賳T請教:“中國的老鼠不同,有很多根不同的尾巴糾纏在一起,先砍哪一根?”弗里德曼沒有回答。同行的張五常事后撰文稱:“我的答案是,把所有尾巴一起砍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