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行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及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學有所用”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教研工作中,老師們越來越意識到語言運用的重要性,從而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以求得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nèi)詴l(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還是擺脫不了“啞巴英語”,讀得懂,說不出,寫得出,說不好。每當需要用英語進行交流時,即使要用的是課本上剛剛學過的對話,也說不出來。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缺乏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不敢和同學用英語對話,不愿多說,怕說錯被別人恥笑。這些都是影響學生開口說英語的障礙。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科學安排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表現(xiàn)欲,沖破學生的“開口關”,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推進英語口語教學。
影響學生用英語自由表達的因素有很多,如學生沒有表達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在嘗試表達時自信心不足,怕出錯;學生在嘗試表達時總會受到老師對語法點的提示和限制等。我們要積極尋找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自由表達的策略。
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步步設疑,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表達熱情。如在學習“購買衣物”這一內(nèi)容時,老師可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擴展,讓學生結合生活談談在買東西時要關注物品的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就價錢、尺碼、顏色、舒適度等展開討論,這樣就很自然地達到了引導學生運用語言和自由表達的目的。
現(xiàn)場看圖說話,注重表達能力。可采取看圖說話,讓學生自己說,教師多鼓勵、多表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當教師用完整、連貫的句子進行示范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得法于課外。一次我拿了一只可愛的小狗玩具讓學生看狗說話,在學生們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再讓他們概括、總結,把精彩的句子綜合起來。最后,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口頭作文,題目各種各樣,如“The nice dog.”“My friend.”“Do you like him?”很是精彩。
允許學生有犯錯的空間。在英語教學中,較為忌諱的做法是將“學語言”變?yōu)椤罢Z言學”,即過度關注句子結構和語法現(xiàn)象。這將嚴重抑制語言學習者表達的積極性和熱情,出現(xiàn)“亦步亦趨”的學習情況。學習《Hes my father》這一課時,在學完有關家庭成員的稱呼后,為了更好地鞏固新知,我設計了一個課堂活動,就是讓學生拿著照片介紹文中的家庭成員。我先示范扮演文中的Ann,指著照片中father說:“Thats my father.”指著mother說:“Thats my mother.”然后我叫一名學生繼續(xù)介紹,要求他把單詞放到句子中進行表達。他指著Ken(家庭中的兒子son),脫口而出“Thats my son.”我當時一驚,還以為其他學生會哄堂大笑,沒想到他們還是表情嚴肅地在認真聽著,原來他們不知道剛才那句話的含義。學生的一個錯誤,無意中給我提了一個醒:“詞不離句”的教學方式只是我們老師覺得很好用,如果學生不理解所學知識,他是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的。
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溝通和交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應僅限于課文和功能句型的關注和落實,還更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創(chuàng)設恰當合理的語言氛圍,積極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自由環(huán)境,讓他們真正地“開口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