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紅兵
【摘要】就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來說,是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如何利用好提問教學引起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興趣,成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們熱議的話題。本文主要從小學階段學生以及語文課程的具體特點出發(fā),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提出了詳盡的建議和意見,希望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就提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來說,不僅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從小學生具體發(fā)展階段以及認知能力的具體層次出發(fā),提高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展開了詳盡的論述,以供參考。
一、啟發(fā)性的有效融入
提問是一門學問,如果運用恰當,它將是課堂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的關鍵;但是如果運用不得當?shù)脑?,極有可能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情況,引起學生的不良情緒。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進行來說,要想充分發(fā)揮提問的積極作用,教師首先應注意的是啟發(fā)性的有效融入。所謂啟發(fā)性,指的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容,從學生認知需求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將其融入到提問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回答興趣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熱情。
在啟發(fā)性提問中,通常會包含答案在其中,提問的方式,主要是為了保持學生與教師教學思路的一致性。比如就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中“秋姑娘的信”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教學來說,文章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呈現(xiàn)出秋天美的狀態(tài),為學生營造出一幅生動的秋天的景致。在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會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但是依然會有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利用好啟發(fā)性提問,可以及時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學生開小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話,可以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準備一些具有童話風格的圖片,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秋姑娘路過夏姑姑家,染了一頭金黃的頭發(fā),你們覺得漂亮嗎?”這時,多數(shù)同學都會對教師的提問進行回答,正在開小差的同學也會被這樣的氛圍感染,進而重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問題難易程度的合理的設置
就小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進行而言,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啟發(fā)性的融入之外,還應照顧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具體知識層次,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設置,爭取充分發(fā)揮提問教學的積極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層次依然處于基本水平,并且在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方面都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
問題的設置,總的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來提高學生學習成就感的,而另外一類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教學和挖掘,完成基礎教學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提升和訓練的任務。就這兩種問題的設置來說,教師首先需要對整個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能力構成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不同層次問題的設置;在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也應根據(jù)課程教學的進度對設置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有效調整。
就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人有兩個寶》這篇文章教學的開展來說,教師可以在導課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提問,比如教師可以就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場景進行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最離不開的器官是什么???”“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挖掘寶藏,而且這個寶藏就在你們身上,你們能先猜猜嗎?”通過這些簡單的提問,可以積極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進而引起學生對課堂參與程度的積極性,為接下來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和條件。
在課程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如果基礎教學任務已經完成了,教師應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一定難度問題的設置。這類題目可以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也可以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發(fā)散。同樣拿“人有兩個寶”一章內容為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學生們可以漸漸了解到雙手和大腦的重要作用,當教學活動進行到這一階段時,教師可以針對其他人體器官進行有效的延伸。比如除了雙手和大腦之外,教師還可以就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提問,并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系列器官的重要作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設置而言,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盡量站在學生的位置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設置,并且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對問題設置的功能性進行調整,提高提問的針對性和功能性;除此之外,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為學生自由思維的開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力和發(fā)現(xiàn)力;最后,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與默契,因此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去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從而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情感基礎,為今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積極的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2]閆晶晶.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3]魏筱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4]魏琳.小學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