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文
(西南財經(jīng)大學天府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關愛邊緣化學生群體,完善階梯式人才培養(yǎng)
——以西南財經(jīng)大學天府學院為例
羅 文
(西南財經(jīng)大學天府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如何改變邊緣化學生群體,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將學院提倡的賞識教育及全面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對于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班集體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且意義深遠。
關愛 邊緣化 階梯式人才培養(yǎng)
國家發(fā)展是靠人才,而人才發(fā)展則靠謀劃。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總則明確強調:高等學校要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中心,要將管理與加強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精英培養(yǎng)”而不是“義務制普通教育”,所以每年高考時期,才會有眾多學子涌向獨木橋,擠進心目中的“象牙塔”。
當然,在競爭中獲勝的,瞬間就是周圍親朋好友、老師同學所羨慕夸贊的“英雄”,這和古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金榜題名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是否所有成功邁進大學校門的學生都能在大學期間里順利發(fā)展,并且畢業(yè)就業(yè)時找到理想工作呢?
其實未必。
世界上并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位學生也都有其特有的個性。本文所要關注的是一些等待教育者與管理者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幫助他們成長的學生。
“邊緣化”指的是遠離大多數(shù)人群或偏離主流思想,慢慢被周圍人遺忘或忽視的現(xiàn)象,有時候等同于“另類”?!斑吘壔瘜W生”則是指在一個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下,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因為各類不同的原因,逐漸被排除在主體教育活動之外的教育對象。老師們基本上都喜歡學習成績好或者能力出眾的學生。一個最直接簡單的理由,優(yōu)秀學生更能證明教師的價值,而對于“邊緣化學生”,老師們常常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因為有時候花上很多功夫也不一定能見成效。
我校一直堅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一直提倡階梯式人才培養(yǎng)計劃,即每一個專業(yè)有三個培養(yǎng)計劃:應用型、復合型和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是針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設計的,比如每一位在天府學院經(jīng)過四年磨礪,順利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都擁有基本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這樣的培養(yǎng)類型最普遍,也最容易培養(yǎng)。而復合型人才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更嚴格,針對的學生層次更高端。
學校提出的階梯式人才培養(yǎng)計劃有效地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專業(yè)需求。但是,在大家都在積極關注這三類人才之外,還有另外一小部分人群卻被忽略了。在大學里,一位輔導員老師至少有200名學生需要管理,再加上其余行政工作的任務,所以要對每一位學生都監(jiān)管到位,幾乎是很難的事情。在這種時候,由于我們工作的疏忽,就會出現(xiàn)“邊緣化學生”,而邊緣學生相比較而言,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
他們或許也能正常畢業(yè),但是從進大學之初,或因為家庭環(huán)境,或因為本身性格原因導致自己的內向和自卑,大學幾年,他們從來沒有加入進班委、社團、團學、學研、黨建等組織,他們在公開場合說話就會臉紅心跳;他們或許在畢業(yè)時還不能拿到一紙文憑,因為考入大學并不是自己意愿,在父母的安排下,懵懵懂懂地念了大學,卻將大學當做他另外一個游戲場所……
結合我校的管理情況來說,如果學生在每學期期末學分已經(jīng)欠下22學分以上,可能就會面臨強制性降級的問題。在大三結束時還是這樣的情況,這部分學生沒有資格去成都校區(qū)繼續(xù)讀大四。自然的結果,一方面他們屬于留級學生,插班到下一屆重讀,同學關系較難融入,另一方面他們覺得愧對父母,進而自暴自棄。其實學院一直在極力提倡老師賞識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生的閃光點都要給予肯定,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們對學校里常規(guī)的“邊緣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類是親情失落。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學生從小就屬于“留守兒童”,除了過年時能和父母團聚外,其余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幾乎沒有。長期和家里的老人單獨生活在一起,這些學生較容易有性格缺陷,繼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二類是學業(yè)失信。學院比較重視英語課程,大多數(shù)專業(yè)科目都會實行雙語教學。但是一部分學生由于英語問題常常出現(xiàn)學習吃力,男生表現(xiàn)尤其明顯。40%的男生學習成績都屬于中等偏下,每年領取獎學金的人數(shù)在班級的比率微乎其微。
三類是生活失助。一些貧困學生面臨寢室或班級高消費的群體,特別是有時候被邀請一起外出聚餐的時候,往往很糾結。不去,會脫離該圈子,影響人際交往;去了,會讓自己陷入經(jīng)濟危機。
蔡某,女,2011級學生,性格偏內向。在她剛進大學時,還是信心滿滿,對什么都想試一試。班干部競選、學生會招聘,可以說大凡有需要人才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但她一旦站上面試的舞臺,需要自我展示時,說話便顯得有些語無倫次,結結巴巴。所以,繞了一圈,最后也不能進入任何一個學生組織。面試的失敗嚴重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就這樣,她自己在班級越來越不突出,活動也不愛參與,慢慢地被大家所遺忘。
其實,在大學里被邊緣化的學生不是少數(shù),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重視。如果他們長期被邊緣化,出現(xiàn)人際障礙,他們就會產(chǎn)生偏激思想,對社會懷有怨恨。
當然,被邊緣化的學生不一定都是內向學生,其原因多種多樣。
(一)網(wǎng)癮問題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蓬勃發(fā)展,網(wǎng)絡已滲透到每一個人生活的每一處角落。在學校,學生人手一臺電腦。學院主管教學的黃校長說: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導致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的變化,教育隨之發(fā)生重大變革。在網(wǎng)絡互聯(lián)的空間里,每一個人都是其他人的老師,也同時是別人的學生。這就是學習共同體。對學生的晚查寢,輔導員可以使用先進的“天府校訊通”點到神器,就清楚地知道學生在學校的哪一處地方;對于學生的專業(yè)課程,已經(jīng)使用慕課云端教學了??梢哉f,學生的生活、學習,80%都和網(wǎng)絡扯上了關系。
但是,這些高科技正在產(chǎn)生相反的作用。傳統(tǒng)教育是教師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可當網(wǎng)絡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教育過程時,缺少自控力的學生沉迷于網(wǎng)上世界,開始逃離課堂,脫離班級,疏離自我。
(二)學業(yè)問題
學習成績,雖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意義,卻是一名合格大學生最起碼的要求。學生中還是流行一句話:未逃過課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生逃課現(xiàn)象很普遍,但一般的學生只是偶爾有選擇性地逃課。在我們學校,因為管理嚴格,考試作弊、曠課逃課等不僅嚴重影響學習成績,而且影響學生能否正常畢業(yè)等前途問題。即使這樣,也會有個別學生因長期逃課,學分所欠已達到100分,最后畢不了業(yè)。
對于逃課的討論,我們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各抽取100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抽樣調查。問題包括:在大學期間是否逃課?逃課的時間一般用來做什么?你認為產(chǎn)生逃課行為的原因是?你經(jīng)常逃的課程會有哪些?你所在的班級對逃課是否有相關條文約束?你認為大學生逃課是否會影響其專業(yè)知識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對經(jīng)常曠課的同學的看法?你認為怎樣才可以使大家減少逃課?
從最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學生進校的時間越長,逃課的比率就越高。但當大一的學生熟悉了學校的各種環(huán)境以后,會變得懶散,或者逃課上網(wǎng),或者在寢室睡懶覺,或者進城逛街。學生逃課大多是由于學不懂、不想學或者癡迷于打游戲造成的。
但是,最終分析,學生逃課大都是由于任課老師太過于放縱,沒有親自關心該生為什么逃課,沒有讓學生明白逃課后的嚴重后果,沒有對他們的逃課進行正確的引導,才會造成越來越多的人跟風逃課。
(三)違規(guī)違紀問題
很多學生經(jīng)過了如煉獄般的高中,進入大學相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時,就開始變得行為懶散,自由散漫。數(shù)據(jù)顯示,我校從2006年成為獨立學院以來,因為違反校規(guī)校紀而被開除學籍或者留校察看的學生達171人次。被開除學籍的學生有23人,大多數(shù)原因都是觸碰了學校的三條高壓線:盜竊、考試作弊、打架。當然,對于他們而言,是平時放縱自己行為的后果,應該為自己的沖動買單。另外還有85名學生因為違紀而受到處分,大部分都是由于晚歸寢和使用了違章電器獲得的處分。
小陳,來自農村,英語極其糟糕,與倡導“雙語”教學的環(huán)境有點格格不入。他喜歡文學,經(jīng)常在圖書館一待就是半天,但是學校并沒有開設語文課,所有的考試里不考文學和寫作。他非常想通過努力學習拿到獎學金以此減輕父母的負擔??蛇@樣一個懂事孝順的孩子卻犯下了讓自己后悔一生的錯誤。他在周末趁其余同學參加晚簽到的時機,將隔壁寢室同學的門打開,拿走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這樣行為的結果是被學校開除。他的父母得知消息,從山村趕到學校時,基本上一夜之間頭發(fā)全白了,吃不下,睡不著,為了幫助兒子“挽留前途”,不顧自己顏面,向學校領導行下跪禮。每每看到這樣的場面,總是覺得心酸和痛心。對于班級和學校,或許只是少了一名學生;但對于一個家庭,失去的卻是一個未來的希望和讓父母起早貪黑的動力。在他們那個偏遠的農村,小陳能夠考上大學,曾吸引了多少親朋好友艷羨的目光,但是,僅僅才一個學期,他竟以“偷盜罪”被學校開除學籍。用他父母的話說,聽到兒子出這樣的事,死的心都有了。
國有國法,校有校紀,除了同情父母之外,別無他法。我們在每一位新生入校時,基本上會花上一周時間為學生開設《入學教育課程》,學生會系統(tǒng)地學習和考試《學生手冊》,熟知里面所有的校規(guī)校紀。但是,個別學生就是明知故犯,學校只能按規(guī)定進行處理。說這些話,并不是我們推卸教育責任,反而是想通過這一系列的事件發(fā)生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做得更細、更好,盡量減少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四)家庭貧困問題
在我們學校,有一些學生,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導致內心自卑,從而有退學的念頭。
周某是我?guī)У膶W生,起初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與其他同學有什么不同,反而覺得她比其他同學更有禮貌、更嚴格要求自己。察覺這個學生可能和其他同學不一樣是在正式上課一個月以后。在這段時間里面,該生家長打了兩次電話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很委婉地提出孩子的表面和內心可能不太一樣,希望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放下電話,我心里開始覺得不安。
于是,我找該生重新談話,除了了解她的學習外,還了解了一些她的生活習慣。慢慢地知道她其實不習慣現(xiàn)在的集體生活,覺得沒有安全感,就連晚上睡覺也要手里拿著手機才能睡著。我把自己了解的情況和家長進行了反饋,后來家長才告訴我一個事實,說孩子有退學念頭。因為她是單親家庭,而家又是農村的,上學的學費都是向親戚借來的。在我校讀書的大部分學生家中都比較富裕,身邊的學生可以一次花幾百塊買件衣服,而這些錢差不多是她一個月的生活費了。她為了不想看到別人歧視的眼光,很多花錢的時候都是打腫臉充胖子。當我知道是這個原因以后,我給她講述了學校的一些資助政策,還找了相關老師給她提供了一些勤工助學的崗位,幫助她慢慢地走出困境。
從此例可以看出,家庭貧困,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認識,確實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一定的自卑,繼而引發(fā)其他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此類學生,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引導,提高他們的自我生存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不讓他們走向邊緣化。
“絕不讓學生為了一紙文憑,傷痕累累地走出校園。”“讓老師正確認識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以強補弱,揚長避短?!边@兩句對莘莘學子的錚錚諾言,一直在踐行著我校對學生的責任。有句話: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不同質地的璞玉,關鍵在于教育者和管理者怎樣雕琢他們。
對于財經(jīng)人才而言,比起專業(yè)能力,畢業(yè)后用人公司更看重的是溝通能力、傾聽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一切也和我們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即極具特色的“1+2+3+4”(一個頭腦、兩個工具、三個習慣、四項品質)是相通的。所以,人才培養(yǎng)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即“計算機”和“英語”,更要著重從“三個習慣”和“四項品質”對大學生邊緣人群進行關注和指導,使更多的天府學子在面向工作崗位時適應社會需求。
當然,老師不只是教一個學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教育責任不僅僅屬于老師一人,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方能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夢想。
[1]李偉峰.一位邊緣化大學生的生存?zhèn)€案調查與質的研究.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四卷(2).
[2]楊登山,李相福,李相晉編著.大學生安全警示錄.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0.10.
[4]齊欣,趙田峰著.中國教育調查.九州出版社ISBN7-80195-234-0/G.333.
,李偉峰,鄭紅波.獨立學院邊緣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體育鍛煉干預研究.
1005-0256(2012)-000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