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星晨
(湖北省武漢初級中學,湖北 武漢 430060)
現(xiàn)如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開始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先生引領學生朗聲誦讀”到現(xiàn)在“老師與學生相互探討”,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分工正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既然是討論式的教學,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得到加強,否則整個課堂將會失衡,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課堂呢?必須著一“效”字?!靶А币皇侵附處熤笇W生學習的高效率;二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課堂改革帶動教育改革所發(fā)生的高效能。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滿足終身的發(fā)展需要。那么具體如何來操作呢?
以小說課文為例,選入教材的小說往往都極具代表性,有著出色的廣度與深度。但受限于時代背景,這些課文常常讓學生感到頭疼,學習起來沒有激情。孫犁先生的《蘆花蕩》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了。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們會經(jīng)常迷失在老先生平淡寧靜的文字之中從而把握不到文章所要傳達的情感,如此一來,課堂的效率將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構建高效課堂,身為老師,我想應該做到下述兩點。其一是備課求實,其二則是課堂求活。
作為一名教師,走上講臺之前應該充分地吃透教材,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好好去揣摩作者的感情和寫作目的,那又該如何去要求學生們呢?此外,在吃透教材的同時,還需要我們教師去搜集相關的課外素材。由于教材主要是面向?qū)W生,其內(nèi)容過于單一,功能略顯單調(diào),因而我們老師若是僅僅依賴教材,照本宣科,豈不是讓學生們更加感到無聊和平庸?所以說,科學重組教學內(nèi)容,大膽的改造教材,同時將課外資料與教材有機結合,使得二者能夠相互比對,相互參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
來到課堂,如何讓學生們與自己互動起來,如何讓學生們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都要靠我們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通過好的導語和過渡句,教師應該激發(fā)出學生們對于小說學習的勁頭,讓他們按照小說的特點去分析全文,找到事件,找到人物。此時,若是還按照一般的模式直接帶著學生們開始分析人物的特點,那么整個課堂的氣氛將會趨于壓抑。高效課堂應該有著高的效益。如果只是我們教師帶著學生們?nèi)ヒ稽c點分析文章的角角落落,那學生就成了填鴨式的學習,達不到我們教育改革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因此,教師應該去引導學生自主尋找人物的特點,去分析文章的詞句,去把握詞句中蘊含的感情色彩。點點滴滴聚集在一起,概括總結之后就能夠凝練出學生們自己對于人物的看法。最后,通過各位學生們的發(fā)言以及我們教師的補充,讓整個人物形象豐滿起來。這才是搞活了課堂,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益。
提高課堂效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莫過于引起學生足夠的好奇和興趣了,皮亞杰就提出,兒童獲得知識并不是靠被動地吸收信息,他不斷強調(diào)兒童的好奇心,正是這份好奇推動他們?nèi)ゲ粩嗵剿?。小說相較與其他文體則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蘆花蕩》這篇課文,孫犁先生用他慣有的樸實筆觸描繪了一個老英雄的高大形象。可是這個老英雄與其他小說中的英雄有著非常鮮明的區(qū)別,這就是一個切入點。學生們正是神往英雄的年紀,他們心中肯定有著自己對英雄形象的幻想。有的人喜歡像關云長這樣忠貞義膽的英雄,有的人喜歡像諸葛孔明這樣從容不迫的英雄,有人喜歡像林則徐那樣為自己國家殫精竭慮的英雄,甚至有孩子會崇拜那些動漫電影里英雄形象。如何讓孩子們對這篇距離他們有些遙遠的小說充滿興趣呢?
我想在課堂的開端就應該制造出一個高潮,問問一孩子“何為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誰”,學生們或許不會給出簡潔明了的概括性詞句,但一定可以說出自己心中對于英雄的憧憬和描繪。如此一來,課堂氣氛成功從剛開課時的壓抑轉(zhuǎn)為了熱烈的討論,皮亞杰就認為“知識是通過兒童—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構建的”(魯?shù)婪颉ぶx弗著,王莉譯:《兒童心理學》,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頁),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當然也就能夠讓學生學起來輕松,不知不覺的讓課堂高效。
學生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開始模糊,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呈輻射狀展開,這個問題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簡單的導入,也會貫穿整堂課,讓學生有話說的導入,輕松的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正是我們課堂活躍的表現(xiàn)之一。
隨后,教師應該開始慢慢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引向課文?!捌胀ㄈ四懿荒艹蔀橛⑿??”發(fā)此一問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們?nèi)ニ伎?,英雄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從而進一步將學生們的情緒從剛開始的興奮熱烈轉(zhuǎn)向平靜理智,這樣一來,就可以慢慢引導他們進入孫犁先生筆下那一片蘆花蕩,去見見那位樸實無華的老英雄。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一堂課的靈魂,就一篇小說而言,無非是從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三大方面來展開探究,《蘆花蕩》情節(jié)較為簡單,在通讀全篇之后,學生們應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帶領學生梳理文章內(nèi)容的時候抓住核心人物,找到核心人物周遭所發(fā)生的事件即可。簡單地說有兩部分,老頭子護送兩個女孩進葦塘和老頭子為大棱報仇。
理清了文章的故事內(nèi)容,重頭戲應該放在分析人物的特點。這就必須對文章內(nèi)容的細致分析??梢栽O計為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認識老頭子,從他的外貌感受人物,抓住幾個關鍵詞如“干瘦”,“干黑”,“深陷”的眼睛,穿著“破舊短褲”等;第二,對話老頭子,主要分析老頭子言語上的特點,例如他連說的幾個“不怕”,小女孩洗臉,老頭說“不怕”,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在反復誦讀中品味這三個“不怕”,感受在敵人嚴密的封鎖線下,老頭子像沒事人一般,這么從容,這么自信,這么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第三,探秘老頭子,解讀老頭子的內(nèi)心想法;第四,觀察老頭子,主要從老頭子復仇的行動上進行分析。
把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擺出來,更多的時間便可以交給學生了,他們獨立勾畫相關詞句,相互交流討論。老頭子的自信、機智、樂觀,對孩子的愛和對敵人的恨等等英雄特征會逐步被學生分析出來。在洋溢著興趣的歡快氣氛和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僅學得輕松愉快,也提高了獨立學習、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能力。
例如,在品析完老頭子英雄特質(zhì)之后,可以再拋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英雄就是完美的人嗎”,在有效的提問指引下,學生們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老頭子的英雄形象并不完美,首當其沖便是老頭子欠謹慎。小女孩兒要在敵人的槍口下洗頭洗臉,連大菱都覺察到了危險連忙“輕聲吆喝”,但老頭子卻大大咧咧地鼓勵“不怕,洗一洗吧”。其次就是老頭子的孩子氣。孫犁先生的描述著實細致入微。在大菱掛花之后老頭子說了句“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我沒臉見人”,這看起來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話,實際上是一種發(fā)泄,一種帶著孩子氣的發(fā)泄。結尾處老頭子在敲打敵人的時候,還“向著葦塘望了一眼”,這表達了一種什么心態(tài)?得意、炫耀之心躍然紙上:看吧,我說到做到,我給大菱報了仇,看我有多厲害!這前前后后的言語和心理活動,將這個老頭子的孩子氣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樣一堂課,不但調(diào)動起學生充滿興趣,有說不完的話,讓課堂活躍,更在無形中教會學生從外貌、言語、心理、動作等方面來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同時,還讓學生明白“孰能無過”,有則改之的道理。學生完成了學習目標,學到了知識,學到了方法,也學到了道理,可謂活躍而又高效的課堂。
小說課文的教授,重點在于人物的性格分析。而要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就要先理清小說的主線,核心的事件以及相關的人物。學生們往往在冗長的行文中迷失了方向直接導致了課堂上學習效率的低下。如何去解決?如前文所說,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準備好與所講課文相關的一切知識,尤其是講課內(nèi)容之間的銜接內(nèi)容,比如導語和過渡句的設置。而后在課堂之上不應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定主線,多法配合拓思維”,靈活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們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能夠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和思考。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成功的。正所謂“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良好的引導將會鼓勵學生們敢于提出疑問,敢于嘗試解答疑問,敢于與老師進行學術交流,從而達到讓學生們從“學會”到“會學”的轉(zhuǎn)變目的。
構建高效課堂,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高超的導學能力,靈活的課堂管理,機智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把控……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日后需要錘煉和努力的地方。同時,如何帶領學生們克服惰性,從被動聽課變成主動講課,從默默學習到積極探討,這一大飛躍也需要教師們長時間的引導和培訓。再者,過于自由的課堂盡管展現(xiàn)了積極度,展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但僅有廣度沒有深度也是空有其表,沒有實際的效果。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日后需要注意和解決的。
高效課堂的構建如同小說人物一般,有著其光輝的一面也有著其昏暗的一面,好壞共存才是最最真實的英雄,才是最最貼近實際的教學方法。這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蝴蝶破繭,鳳凰涅槃一般,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也許每一步都很艱辛,但是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陸有銓.皮亞杰理論與道德教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魯?shù)婪颉ぶx弗.兒童心理學[M].王莉,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3]鄭遠祥,唐世貴.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