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是否需要服藥要看高血脂的程度和種類
目前全國高血脂病人3.05億,患病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高血壓。成年人中每一百人就有30人有血脂增高的問題。血脂高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脂患者到底用不用服藥治療?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頊志敏為您提示:血脂增高主要分為膽固醇增高和甘油三酯增高。如果是甘油三酯小幅增高,可以采取健康飲食、增加運動等方式調(diào)節(jié)血脂,不必要服藥。但如果是大幅增高,或者是膽固醇增高,則必須服藥。
血脂增高分兩類
分別以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為主
目前在我國,高血脂患者是個數(shù)量很大的群體,已經(jīng)達到了3.05億,比高血壓患者還要多。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錯覺:肥胖的人較容易高血脂,而瘦子相對而言就安全一些。其實不盡然。的確,肥胖人群中的高血脂很多,但是瘦人中也有人患有高血脂病。
高血脂對于心腦血管的損害很嚴重。有一名65歲的老年人,得了典型的冠心病、心絞痛,醫(yī)院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膽固醇非常高,總膽固醇達到了8左右了,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壞膽固醇”在5左右。醫(yī)院由此判斷:該患者屬于由高膽固醇引起動脈硬化,繼而導致冠心病、心絞痛。
高血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膽固醇增高為主的,另一類是甘油三酯增高為主的。前者危險性大,后者危險性小。高血脂患者中的瘦人往往是以膽固醇增高為主的,而其中的胖人則大部分是甘油三酯為主的,當然,如果甘油三酯增高過多也是很危險的。
也就是說,在高血脂帶來的危險因素中,有“老大”和“老二”,“老大”是膽固醇,“老二”是甘油三酯。
“高危人群”更要小心
7類人每年至少測一到兩次血脂
和所有疾病一樣,高血脂癥的患病幾率在不同人群中是不一樣的。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更危險,更要重視血脂的監(jiān)測呢?
高血脂癥高危人群包括7種:一是有冠心病、或者腦或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二是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吸煙者;三是有動脈粥樣硬化家族史的人;四是有任何種類的黃色素瘤者;五是家族性血脂異常家系成員;六是40歲以上的男性;七是絕經(jīng)后的女性。
屬于這7點中的任意一點的人,都一定要注意。比如第一類高危人群,應該每年至少測一次血脂,如果吃降脂藥的,每年至少測兩次。如果幾年不測血脂,一旦膽固醇高得不可收拾了,就會貽誤治療時機。第二類高危人群,屬于“雪上加霜”類型。好幾種危險因素湊在一起,非常易得動脈粥樣硬化病,所以一定要密切監(jiān)測血脂;第三類高危人群是有家族史的,什么叫有家族史?指的是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兒女、兄妹。如果一個家族中有兩個或以上的人有高血脂或高血壓病的就更要小心了,這就是說有家族遺傳的傾向了,因此就更要重視。
高危因素中還包括年齡因素。按照國際慣例,高血脂的“危險年齡”是指男性45歲、女性55歲。但是,中國男士的高血脂的“危險年齡”更低,是40歲。女性是55歲以后,也就是絕經(jīng)期。處于“危險年齡”的這些人要早期查血脂,每年至少查一次,這樣就不會“漏網(wǎng)”了,否則,兩三年查一次就很容易“漏網(wǎng)”了,那樣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動脈硬化了。
高血脂該不該用藥?
要看高血脂的程度和種類
高血脂患者是否需要用藥,要看高血脂的程度和種類。
甘油三酯1.7以下是完全正常,如果加一倍為3.4,就是輕度增高了,如果再加一倍到了51就是比較嚴重的增高了,而在重度增高和輕度增高之間屬于中度增高。
如果是輕度增高,危害并不大,但如果患者既有糖尿病又有動脈硬化的病的情況下,甘油三酯增高就會雪上加霜了。而如果只有甘油三酯高,而且屬中輕度,就問題不大,用生活方式改善即可。所以中輕度的甘油三酯高不須吃藥,而須調(diào)節(jié)生活方式,“少吃多動,減肥苗條?!?/p>
有位病人是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甘油三酯3.8。醫(yī)生建議他不要吃藥,只需改善生活方式。病人按照“少吃多動,減肥苗條”的醫(yī)囑堅持了一段時間,體重也減了五公斤。后來一化驗血脂,甘油三酯竟奇跡般地減到了2.0,已經(jīng)很接近正常值了!
另外一個病例的病人是30多歲的一個女性。她的膽固醇很高,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壞膽固醇”達到了5!醫(yī)生給她開了藥,同時囑她改善生活方式。
以上兩個病例都是很典型的。血脂分兩個方面,一個是膽固醇,一個是甘油三酯。高血脂最重要的是膽固醇,如果甘油三酯輕度高,一般不要吃藥,改善一段時間的生活方式,一般很快就會明顯下降,幅度能達50%到80%。
但高膽固醇不行,光靠改善生活方式效果不好。應該說,降低甘油三酯,更多的依賴外源性的因素,比如飲食、鍛煉等;而降低膽固醇,則要依賴內(nèi)源性的因素,可以說,肝臟就是個合成膽固醇的大工廠。有些人的肝臟合成膽固醇的功能太強,所以膽固醇就容易升高。
所以說,兩種高血脂要降,目標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膽固醇高的病人,如果不用他汀類藥物降,是無論如何降不下去的。有的人說:我整天吃水煮白菜,可怎么血脂還高?這就是因為膽固醇太高、肝臟的功能太強的緣故,所以就要用降膽固醇的藥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功能。
這些病例怎么辦?
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要區(qū)別對待
高血脂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由于“危險系數(shù)”不同,應對的方式也不同。專家就此舉出兩個病例。
屬于低危人群的:一位女士40來歲,平常什么病也沒有,就是甘油三酯明顯增高,達到了7.16。按照常規(guī)這樣的病例應該吃藥。但是醫(yī)生與她溝通以后,她本人不甘心,想用改善生活方式的辦法試一試。于是醫(yī)生給她建議:先改善生活方式,過三五個月再查。如果達到正常水平了,或者降到3.4以下了,就不吃藥了。
另一個病例則屬于高危人群。她的“壞膽固醇”達4.0,并且她有冠心病。對于冠心病患者,這種“壞膽固醇”就是很糟糕的了,屬于重度增高。因此需要強化治療。也就是說一定要服藥了,同時輔以生活方式的改善,把兩個方面結(jié)合起來。專家認為,同樣是高血脂癥患者,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的“待遇”是不一樣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xiàn)了血脂異常問題,而且是膽固醇過高,就一定要聽從醫(yī)囑,必須服藥了。因為從生活習慣的角度來調(diào)理已經(jīng)沒有什么作用了,必須終生服藥。
據(jù)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節(jié)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