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5年的歷史了,不少媒體都做過有關“開國第一宴”的報道,但仍有不少百姓對其知之甚少,使得它依然充滿神秘的色彩。今天的人們不禁會問:開國第一宴是由哪家飯店承辦的?它用餐的餐廳在哪里?誰是開國第一宴會的主廚?開國第一宴的菜譜是什么?等等。本文作者彭曉東因為工作關系,親身接觸到不少當事人,并查閱了大量珍貴的史料,從而翔實地揭開了“開國第一宴”神秘的面紗,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段“香味四溢”的有趣故事。請看——
“開國第一宴”揭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首都北京30多萬軍民集會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開國大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各民主黨派代表、各人民團體代表、解放軍代表、工、農、婦、文化、財經、私營工商資本家代表、少數民族代表、海外華僑代表和特邀代表共46個單位,合計662名代表。這些代表們在中華民族的關鍵時刻完成了時代和人民賦予他們的偉大歷史使命,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在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徽、國歌,并確定定都北平,將北平改為北京后,全體662名代表們接到毛澤東主席的盛邀,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地參加了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p>
開國大典儀式結束后,毛主席帶領著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董必武、沈鈞儒、張治中、程潛、傅作義、賽福鼎、陳明仁、郭沫若、許德珩、史良、黃炎培、茅盾、陳嘉庚、田漢、徐悲鴻、馬寅初、梁思成、魯迅夫人許廣平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662名全體代表,來到了和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舉世聞名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
“開國第一宴”是由哪家飯店承辦的?
在面世的書籍和報刊、雜志、電視新聞、影視劇中,對此有不同的說法與爭論,影響較大和傳播較廣的是“北京飯店”版本和“淮安勝利飯店”版本。
“淮安勝利飯店”說。這是我在2012年春節(jié)前后,在看中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時才第一次知道的。因為覺得新奇,便馬上拿起紙和筆,迅速地做了一下記錄。其中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是這樣介紹的:“據周恩來總理衛(wèi)士長成元功回憶,1949年9月30日,“淮安勝利飯店”的張文顯、孫寶仁兩位廚師,在中南海勤政殿做了6桌菜,是傳統(tǒng)的淮安地方風味。毛澤東主席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了宴會。熱菜有“白炮蝦仁”、“軟兜長魚”、“淮炒兩峰”、素菜是“炒蒲菜”等,其中的“白炮蝦仁”是用洪澤湖活的大青蝦現擠出蝦仁,馬上炒好上桌的。這批活的大青蝦和鱔魚等原料,是用大卡車由淮安跑了三天才運到北京的,等到了北京時一瞧,洪澤湖大青蝦死了很多,即使活的也都奄奄一息了。張文顯和孫寶仁都是淮安地方名廚,會做鱔魚菜,其中孫寶仁就會做108道冷、熱菜不重樣的鱔魚菜席面。電視節(jié)目播的時間很長,其中中央電視臺播音員還多次介紹,這一次在勤政殿的6桌菜,就是“開國第一宴”?!伴_國第一宴”,是由“淮安勝利飯店”的張文顯、孫寶仁兩位廚師做的?!伴_國第一宴”的舉辦時間、地點、承辦方、廚師的名字由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娓娓道來,介紹得很清楚,一時間,在國內家喻戶曉。
北京飯店說。據我所知,關于“開國第一宴”,第一次有史料可查的是1983年4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叫“北京飯店史聞”。其中書里有一段是這樣說的:“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的國慶宴會就是在北京飯店舉行的。宴會非常隆重,共六百多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黨和政府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這是北京飯店有史以來第一次承擔這樣重大的宴會任務,全店干部職工無不為此感到光榮和幸福,不少在舊社會受盡煎熬的老職工看到新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健步走進北京飯店,慈祥地向大家打招呼時,激動得熱淚盈眶”。由此可見,從1949年10月1日到1983年4月,人們在對這一次國宴的稱呼上,還不叫“開國第一宴”,而是叫“開國大典的國慶宴會”。我在北京飯店工作近40年,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開國第一宴”這個叫法,只是這幾年在媒體上才鋪天蓋地地叫了起來,我想這都是為了提高企業(yè)的知名度和商業(yè)利益,但是為了對歷史負責,我想有必要澄清歷史事實。我個人認為,“開國第一宴”這個專用名詞既然已經聞名于世,那么開國時間就應該以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開國大典時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一刻為準,而“開國第一宴”,也就應順其自然,以開國大典儀式結束后,毛澤東主席帶領著662名政治協商會議的各界代表,在北京飯店吃的那頓飯為準,這頓飯于理于情才稱得上是“開國第一宴”。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在1949年10月1日,國家法典上也將10月1日定為“國慶節(jié)”,而“淮安勝利飯店”在1949年9月30日在中南海勤政殿,張文顯、孫寶仁兩位廚師做的6桌菜,應該叫“開國前第一宴”比較妥當,又符合歷史事實。
“開國第一宴”的餐廳位置在哪里?
多年來從來也沒有人在影、視劇和各種文獻中指出它具體在什么地方,一些書籍和報刊也只是說,是在北京飯店舉辦的“開國第一宴”,但是都沒有指出是在北京飯店哪個餐廳里舉辦的。參觀過富麗堂皇的北京飯店國宴大廳的國內外很多人也都以為是在國宴大廳里舉辦的,這是個誤區(qū),其實金碧輝煌的國宴大廳是在1954年才建筑的。
當年參加國宴的662名政協代表和北京飯店的181名老職工,據查大多數人均已作古了。我和1949年10月1日曾負責國宴招待任務的北京飯店招待管理員鄭連福是住在一塊的多年鄰居,經常一起遛彎聊天,但關于662人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在哪個餐廳里吃的飯,他也沒提起過,我也沒有問過他。他只是說,由于北京飯店多年來由法國人經營,宴會的餐具多是吃西餐用的盤子、杯子和銀制的咖啡壺、銀制刀、叉等。1949年10月1日前,他們去哈德門外那一帶購置了大批中餐用盤、碗、筷子等,還買了一批茶壺、茶碗?!伴_國第一宴”沏茶用的是龍井茶和上好的“香片”,也就是今天的高級茉莉花茶。為照顧海外華僑代表的生活習慣,還用了一點咖啡和錫蘭紅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