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峰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
關鍵詞:思想品德;初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35-01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屬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較強的科目。其采用的是開卷的測試形式,反而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教學上就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對教材知識的講授,而應注重學生品德的提高、綜合能力的提高。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xiàn)象。要改變這一種狀況,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成效,則既要牢固掌握知識,又要達到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提高,必須要端正教學思想,從實際出發(fā),大膽創(chuàng)新。
一、注重學情分析、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就是一切從本地區(qū)、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分類別地開展教學工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筆者在《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學時,先進行學情分析: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框題的內容。此前,學生經(jīng)過上冊知識的學習,已經(jīng)能感受到自身的變化和成長;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2、七年級學生懂得開始關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強烈;他們更看重于自己的優(yōu)點,認為一些缺點無關緊要;所以有意地去回避缺點。3、處于七年級的學生都知道與他人比較。受其年齡、社會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在比較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部分學業(yè)成績較落后的學生:(1)總把自己與比自己強的人比較,比較之下就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會產(chǎn)生嫉妒等消極心理;(2)喜歡把自己與較弱的人比較,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會產(chǎn)生優(yōu)越感,會滿足于當前的成功。以上兩種情況都是陷入了自尊的誤區(qū)。4、部分學業(yè)成績較好,思想較為成熟,積極上進的學生,懂得把自己與較強或相近的人比較,從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與他人的差距;取長補短,從中享受自尊的快樂。
通過認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據(jù)本年級學生實際情況,主要對兩種類型學生提出有所區(qū)別的要求:1、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求其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適當深化,把知識轉變?yōu)槟芰陀X悟,并加強綜合訓練,以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2、學習成績一般和較差的學生,往往對開卷科目更有興趣,希望從中找到自尊,所以對這一部分學生則適當降低要求,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的學習,強調從基本概念、觀點入手,加強基本訓練,力求學一點,掌握并鞏固一點。同時,適當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組織學生學習時事、討論課,布置一些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社會調查活動,并結合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分析,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收到了實效;學生對材料分析題的解答能力提高較快,答題的準確率也較高。
二、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盡量多采用情境式、體驗式、角色扮演、討論法、比較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備課時,我們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上課時,讓學生既動腦、又動口;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觀點;同時,積極參加討論;本著交流、學習的目的,充分發(fā)揮師生的雙邊活動的作用。
三、要以大綱和教材為準。
現(xiàn)實中存在有一些現(xiàn)象,會誤導學生。所以講課時,我們應準確地把握本課在全書中的地位,以及重點、難點,盡量避免違反科學性的錯誤。特別是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更要做到準確、明了、簡潔。要努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握知識的科學性,區(qū)分現(xiàn)實與知識的差距。
四、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對學生負責。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思想品德課的課程追求目標是“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边@就意味著思想品德課是培養(yǎng)人的,要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先從人這個生命個體出發(fā)。教學中著眼于大多數(shù)和大面積的提高,積極轉化和輔導后進生,決不讓一個學生落伍。既要培養(yǎng)優(yōu)等生更要注意中等生的突破,最重要的要去積極轉化和輔導后進生,努力做到全面開花,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對后進生要熱心、耐心,更要有愛心。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教師應首先端正教育思想,認識到后進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在教學中,更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優(yōu)點,并及時表揚,樹立典型,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尊重,找到充分的自重。端正學習態(tài)度后,上課時給予督促、幫助,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對他們學習上的每一個進步,都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后進生,決不是歧視他們,而是偏愛后進生,重視后進生,關心愛護他們,切忌一味指責。用愛心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方面應努力抓好課堂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重視輔導和轉化后進生,后進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則體現(xiàn)在及格率和平均分的提高,也就意味著你的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更意味著全體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