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申 姜
我的偶像“金巨俠”
文 _ 申 姜
小時候,我是個極其無趣的人,沒有運動細胞,玩不明白撲克、跳棋,小伙伴們無師自通的各種電子游戲我也一直保持著“死得最快”的紀錄。那時,我簡直不知道閑著還能干嗎,只好看書。
我偷偷把家里的藏書篩選了一遍之后,就游蕩到了舅舅家,以交流感情為名沖他家書架下手。有一天,我從舅舅的書架深處掏出一本書,書皮兒是幅水墨畫,普通且陳舊,名字一看就是武俠類的。我毫不在意地往書包里一塞,想隨便看兩頁再做作業(yè)。結(jié)果那天我看了4個小時也沒放手,被下班回家的媽媽逮了個正著。這本書是《射雕英雄傳》。
多少年后,有句評價金庸筆下人氣男主角楊過的話風(fēng)靡大江南北,那就是“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對于金庸迷來說,“一見金庸誤終身”才是最精準的形容。
那時候我迷金庸迷到什么程度呢?看看我干過的事兒就知道了。
我研究過黃蓉難為瑛姑的數(shù)學(xué)題;找愛下棋的大爺們還原過珍瓏棋局;狂攢壓歲錢,夢想有朝一日能去朝拜江湖的泰山北斗—少林寺和武當山;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給同路騎車回家的同學(xué)們講完了《笑傲江湖》和《碧血劍》,本來還想開講《鹿鼎記》,可惜趕上高中畢業(yè)沒來得及;我買了帶鎖的日記本,寫滿了自己編的武俠小說;現(xiàn)在所有的郵箱、論壇登錄名都是金庸小說里的人物;我發(fā)現(xiàn)一個老師酷愛金庸,就默默將其引為知己,努力成為他最喜歡的學(xué)生;若有人說“金庸不是武俠小說作者里寫得最好的”,我就立刻跟他割席斷交;我心目中最帥男主角前三名依次是喬峰、郭靖、令狐沖,最美女主角前三是黃蓉、黃蓉以及黃蓉,但凡有異議的,要么被我說服,要么被我打服。
于是我看金庸的那幾年,腎上腺素分泌旺盛,正義感上升,我開始思考命運無常以及英雄崇拜的意義。我時而展露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氣,時而變成“問世間情為何物”的小文青,還動不動擼起袖子想跟那幫只看電視劇不看原著的家伙們打一架,精神世界的小日子過得無比精彩熱鬧。
其實對于年輕人來說,如果沒崇拜過誰,那么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這份崇拜是曾用自己的“心頭血”供奉和澆灌的,迷途不知返,沒有理性啥事兒。而且金老爺子筆下的江湖,是一幅纖毫畢現(xiàn)、圓熟細致的人世群像圖,寫透了書內(nèi)人的紅塵苦,也令書外人看得如癡如狂,不知今昔是何年。
年輕時,我幻想成為神雕大俠楊過,癡心一片苦等龍兒16年,或是成為威風(fēng)凜凜的丐幫幫主喬峰,單槍匹馬怒闖聚賢莊。再大些,我看到了為“令狐大哥要吃西瓜”犯戒律的儀琳,在漆黑海面上癡望心上人的小昭,以及為徒弟取名為“風(fēng)陵”以紀念第一次在風(fēng)陵渡口結(jié)識楊過的郭襄。為情所困的我們,永遠做不了主角的我們,被那一點點惦念折騰得筋疲力盡的我們,都能在書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何其可憐可憫?再后來,看到張三豐大慟,武當派雖威震江湖,奈何自己百歲高齡,仍保不住徒弟身后的一點兒血脈;師父逝世,韋小寶想到“自己終究是個沒有父親的野孩子”而號啕大哭;黃蓉想起了華箏之事,對郭靖說:“前途既已注定了是憂患傷心,不論怎生走法,終究避不了、躲不開,便如長嶺遇雨一般。”許多不經(jīng)歲月沉淀不足以領(lǐng)悟的感情,在少年意氣和青澀的愛戀漸行漸遠后,緩慢地發(fā)芽。
這就是文字的神奇魅力吧?它們有了作者賦予的生命和情感,引我笑,引我哭。雖然與作者從未謀面,但在很多時刻,我們是心意相通的。
圖/劉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