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俏到
女人至寶,其一為鞋。如今的女人只要家境尚可,誰沒有幾雙買回家就不曾穿過幾回的寶貝鞋子?連我兒子都知道,媽媽一上網(wǎng),多半在看鞋。
后來我想,鞋子也許注定就是女人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吧。春秋時代,魯莊公親自到齊國迎娶美女,去時所帶的聘禮里就包括鞋子兩雙。鞋事體大,自古而今,哪有例外。
漢代劉向《說苑》里,解密了春秋時代婚姻嫁娶的聘禮規(guī)模,說“諸侯以屨二兩加琮,大夫、庶人以屨二兩加束脩二”。諸侯娶老婆,要準(zhǔn)備鞋子兩雙,外加貴重的玉琮;其他一般人娶老婆,要準(zhǔn)備鞋子兩雙,外加干肉兩份。這不能不讓我們感嘆,春秋時代的丈母娘真是低調(diào)厚道,以及鞋子對女人的重要性。
古代男女為啥把鞋看得這么重?因為“鞋”“諧”同音。唐代傳奇《霍小玉傳》里說,小玉被拋棄后,夢到自己為舊情人脫鞋?!靶咧C也”,“脫者解也”,因此斷定舊情人必定一去不返。白居易的詩中說:“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xiāng)履。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边@詩的題目叫《感情》,講的是男人因為一雙舊鞋而懷念從前的鄰家小妹。
最好玩的是《霓裳續(xù)譜》里收錄的清代以前的俗曲唱詞,有一段如此唱道:“紅繡鞋兒三寸大,天大的人情送與冤家……你可秘密的收藏,瞞著你家的她。”不但把自己的繡鞋當(dāng)作訂情之物送他,還叫他做好保密工作,防止被他老婆發(fā)現(xiàn)。這真是“沒有拆不散的家庭,只有不努力的小三”啊。這段唱詞還有段“續(xù)曲”,說自己將要被迫出嫁,隨后唱道:“要相逢除非約定在荼靡架,我與你那時同解香羅帕。”解開香羅帕干啥?反正總不會是為了研究紡織技術(shù)吧。
元人寫道:“分鳳鞋,剖鸞釵。薄情自來年少客,義斷恩乖。”好好的一雙鞋要人為分開,有故事的男女都懂得其中的含義。《聊齋》里有首曲子:“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闭f的是男人出差未歸,女人拿了一只鞋出來卜卦,鞋面朝上說明他將回,否則就說明還回不來。也有拿兩只鞋卜卦的。明人李開先說:“不來時跟兒對著跟兒,來時節(jié)頭兒抱著頭兒;丁字兒滿懷,八字兒分開?!边@個卜卦解卦的方法簡易可行,有興趣的美女們可以試試,但貧道不保證應(yīng)驗與否——貧道只關(guān)心自家女人能不能盡量少添幾雙不穿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