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梅 陳科力
中藥鑒定學教學方法探討
劉義梅 陳科力*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武漢430065)
經(jīng)過對中藥鑒定學的學科特征和教學改革的研究探索,在中藥鑒定學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特點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中藥鑒定學教學效果。
中藥鑒定學;教學方法;直觀教學;實踐
中藥鑒定學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鑒定中藥真?zhèn)蝺?yōu)劣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進行本草考證、整理中藥品種和制定中藥質量標準的理論和方法,發(fā)掘祖國藥學遺產(chǎn)、澄清中藥品種的混亂狀況,尋找和擴大新藥源。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應用學科,由古代本草學和現(xiàn)代生藥學發(fā)展而來。后者運用一些基礎學科的方法和理論,比較密切的學科有:《藥用植物學》、《植物化學》、《分析化學》、《中藥藥理學》以及《動物學》、《礦物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一方面,中藥鑒定學奠定于大量生藥學研究基礎之上,它的大部分理論和方法如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常規(guī)理化鑒定等已經(jīng)基本成熟。另一方面,由于中藥涉及面廣,包括動物、植物、礦物三方面,而各生物群體和天然物群體種類繁多,一些不同品種之間有的相似性很高,這給一些藥材有效的定性、定量工作又帶來極大困難,造成鑒定工作的很多薄弱點和空白點。因此,中藥鑒定學的內(nèi)容有待充實,它的理論和方法,還有待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而任何其他學科新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運用,都將豐富中藥鑒定學的內(nèi)容。
中藥鑒定學雖然運用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但它的側重點不同,它重在藥材的個性研究,學習具體的方法,目的是鑒定具體的藥材品種和質量。例如在形態(tài)組織學研究中,植物學通過對具體植物的分析,抽出科、屬的共同特征,重在了解不同種類在分類群中的位置和所屬范疇,重視總結植物各部位的共同基本組織構造。鑒定學則應用植物學的理論去分析不同種的獨特形態(tài)和構造,它也應用科屬特征,目的是與不同科屬的品種區(qū)別開。在成分和含量研究中,植物化學運用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分離分析未知成分;分析化學重視方法學的系統(tǒng)研究。鑒定學則運用基本分析方法對已知各種類型的具體成分進行定性定量,重在具體藥材具體成分的分離、分析方法。
中藥鑒定學有明確的研究對象——中藥材。為了鑒定藥材,必須感知它、通過實踐深刻地認識它,通過比較研究嚴格地區(qū)分它們與其類似品。這是認識藥材的規(guī)律,也是中藥鑒定學教學的基本特點,以此引導學生掌握一定基數(shù)藥材的鑒別方法。
1.1重視在實踐中學習中藥鑒定學是一門應用技術學科、具有鮮明的實踐性。通過實踐,掌握和深化理論教學內(nèi)容;通過實踐,培養(yǎng)基本實踐技能、以此作為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基礎。由于實踐技能的獲得常需要經(jīng)過指導并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訓練,而中藥鑒定學科本身并沒有多少深奧的理論,因此,基本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較之理論學習更為重要。
實踐包括實驗研究和考察活動兩部分。其中實驗研究指基礎實驗、小型總結性、探索性自選實驗以及綜合畢業(yè)實習?;A實驗是實踐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基礎實踐技能主要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由于顯微鑒定是生藥鑒定的常規(guī)手段,顯微鑒定的基本功必須嚴格要求。這些基本功是:①熟練地使用與維護顯微鏡的能力;②應用各種常規(guī)制片方法的較好制片技能;③根據(jù)圖形和文字準確鑒別顯微結構、辨別粉末顯微特征的能力;④繪制組織、粉末顯微圖形的能力。有了良好的基本功,并注意不斷提高,后面的學習就會得心應手。
考察活動是廣泛的實踐基礎活動,包括野外植物標本的采集,生態(tài)和資源的調查,以及藥材商品狀況的了解等等。原植物鑒定是四大鑒定方法之一。通過原植物調查和標本采集、可以為整理品種、澄清混亂、進行新的生藥學研究打下基礎。通過商品調查,可以實地進行藥材檢驗,了解中藥材品種混亂的現(xiàn)狀,增強學習責任感。在中藥鑒定學的學習中,均應充分利用條件進行各種考察活動、以深化教學的特點。
1.2重視直觀教學直觀教學主要是應用直觀教具如實物標本、模型、各種圖片等進行教學。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具顯示和再現(xiàn)藥材的形象,對于識別和鑒定藥材具有重要意義。在藥材性狀鑒定學習中,通過直接對藥材標本進行觀察、摸、嘗、聞、敲打、折斷等,才容易了解并記住藥材的各種性狀特征。有些性狀特征,如特異氣味和獨特的形狀,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沒有標本對照學習不易掌握。在顯微鑒定中,顯微組織圖和顯微粉末圖經(jīng)過了再創(chuàng)造,比實際觀察到的結構和特征更加鮮明和清楚,更便于學習和復習,是教學不可缺少的工具。
直觀標本的選擇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標本應選用特征典型有代表性的藥材,以免一些藥材的不帶普通性的特征引起錯覺。藥材圖、顯微特征圖應選用最能表現(xiàn)鑒別特征的造型,以使理論的闡述對實際有指導意義。標本太小時,選用掛圖和投影片效果會更好。電視錄像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是教學單位極愛選用的直觀教具,但它常常沒能把較多時間給與鑒定內(nèi)容的重點。有時,太多運用直觀教具也顯得累贅,如重復性的顯微結構圖反復出現(xiàn)常使人厭倦。這時憑空講解,以喚起學生的思維形象——表象,也是一種思維與記憶訓練。
語言沒有形象直觀,形象也沒有語言深刻。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加強直觀教學的效果。很多藥材,初看也平淡無奇,經(jīng)過語言的提煉與渲染便熠熠生輝了。很多經(jīng)驗鑒別術語如懷中抱月、金井玉欄、膠口鏡面、天溝地崗等對藥材性狀的形容就是如此。在鑒定教學中,特別重視這些語言的學習。在顯微鑒定中,也注意充分選用一些恰當?shù)谋扔魅纭榜R蹄形”“貝殼狀”“啞鈴形”等來加深印象,以加強教學效果。
1.3重視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在中藥鑒定的實踐和教學中,頻繁地運用了比較法。藥材與藥材之間,藥材與偽品之間,形狀和其他性狀特征相似的不少。這是因為植物的根、皮、葉等各類藥用部位,其外形不過幾種類型,而植物的種類卻千千萬萬,外形上相似的同一類型的藥材(例如圓柱狀的根類藥材)就很多。一些親緣關系近的植物,其藥用部位的外形和其它性狀特征常很相似,在性狀上就更難區(qū)別,這種情況成為中藥材品種混亂的原因之一。在性狀鑒別中,應準確的把外形和其它性狀特征相似的藥材與其類同品區(qū)分開,只有通過比較的方法,在比較中進行區(qū)別,在比較中深刻的認識藥材獨特的性狀特征。
在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中,也必須進行比較分析,對類似的特征結構和理化現(xiàn)象找出差異,才能進行鑒定。植物的組織結構只有幾種基本類型,而藥材和其類似品種類繁多,其組織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經(jīng)過比較才能發(fā)現(xiàn)和掌握。例如根和根莖中藥有數(shù)百種,大部分是單子葉和雙子葉的基本結構,不比較,找出其區(qū)別點,就沒有鑒定價值。顯微特征差異更是需要比較。同是簇晶,大黃的簇晶和人參的簇晶有何不同?都有腺毛和花粉粒,金銀花和洋金花有何區(qū)別?有區(qū)別才能去鑒別藥材。理化現(xiàn)象也需要比較,才能了解它們在中藥鑒定上的實際意義。如用熒光把懷牛膝和川牛膝區(qū)別開,通過桂皮酸的檢查,了解安息香的不同來源等等。總之,在鑒定教學中,需要反復進行比較來了解教學內(nèi)容。
2.1充分明確理論課教學的重點教學必須突出重點。中藥鑒定學的內(nèi)容多而雜,學生學習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內(nèi)容,鑒定工作實際更要求首先把握住重點鑒別特征。例如:黃連粉末的顯微特征很多,但石細胞、中柱鞘纖維和鱗葉細胞是較重要的特征,其中鱗葉細胞是較明確的標識物。如果要求掌握全部粉末的顯微特征,很可能反而遺漏了它的較重要的特征。只有抓住重點,才能把握住基本內(nèi)容,才有益于工作實際。在中成藥的檢測中,丸散中有無黃連,就主要看有無上述重要特征。學習中藥鑒定學的困難,并不在它的理論如何深奧,而是它的內(nèi)容多而雜,難以記憶,難以抓住要害。因此,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建筑基礎知識基本框架,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究竟什么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重點內(nèi)容應當符合學習過程和鑒定工作實際的客觀需要,應當經(jīng)過精心選擇和實踐的檢驗。它既然是客觀的,就完全可以取得較廣范圍內(nèi)認識上的一致。我們認為可供選擇的重點內(nèi)容是:①使用頻度較高的常用中藥材、毒劇藥材、現(xiàn)代研究較多且較深入的藥材中的各項鑒定內(nèi)容;②混淆品、類同品較多的藥材的來源及其與混淆品、類同品最簡單明確的區(qū)別方法;③藥材帶鮮明個性的重點鑒別特征;④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其它研究內(nèi)容。
重點有了標準,就可以逐步明確和具體化,以便逐步過渡到對教學的統(tǒng)一要求,提高教學質量。
2.2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縱橫編織教材的內(nèi)容主要是縱向展開的,每一種藥材都分別按來源、形態(tài)、產(chǎn)地、性狀等各項內(nèi)容進行敘述。如果單純按這樣的順序反復講授是極枯燥、單調的。實際上藥材的某些特征,常常為其它藥材所共同具有,例如一種藥材的形態(tài)、顏色、結構、粉末特征、理化現(xiàn)象,常常與其它藥材類似,即具有共性。這些共性就是橫向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橫向的系統(tǒng)總結和縱橫編織講授,可以有眾多好處。
2.2.1便于形成記憶網(wǎng)絡單純縱向記憶,即一味一味藥記,是孤立的零碎的記憶。由于藥材有很多鑒別特征類似性強,容易引起混淆和錯位??v橫編織講授,反復比較總結,多次刺激大腦反應,容易形成記憶網(wǎng)絡。例如藥材橫切面的結構,如果一個一個記憶是很困難的。而把各種類似的結構編成組,一組一組類比記憶就比較容易了。有了系統(tǒng)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記憶的經(jīng)驗規(guī)律,如唇形科全草類中藥均有腺鱗、腺毛、非腺毛、直軸式氣孔;豆科藥材除黃芪和草木樨均含晶纖維等等。
2.2.2便于發(fā)現(xiàn)鑒別重點一種藥材有眾多鑒別特征,有些特征可能帶有顯著的個性,更便于鑒別,這就是鑒別重點。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橫向的系統(tǒng)比較,才能把握住鑒別重點。通過與其他藥材粉末的顯微特征比較,就可以發(fā)現(xiàn)馬蹄形石細胞、啞鈴形保衛(wèi)細胞、具網(wǎng)紋壁孔的薄壁細胞,分別是肉桂、麻黃、澤瀉較重要的顯微標識物。
2.2.3便于指導鑒定藥材的實際工作在鑒別未知藥材時,首先只能從對它的分析觀察開始,最方便得到的是它的性狀和顯微特征信息,如果有一個縱橫編織的信息網(wǎng)絡,就可以通過橫向搜索縮小范圍。
2.2.4便于預習和復習總結大范圍的橫向比較,是很好的思考復習提綱。講授前先期給出,便于自學和預習,后期給出,便于復習和總結。下面便是數(shù)列:
* 根和根莖類藥材橫切面有哪些類型?
* 哪些藥材含針晶、簇晶、方晶、砂晶?
* 含有各種類型生物堿和蒽醌、黃酮、皂苷等成分的藥材有哪些?
* 熒光分析在中藥鑒定中有哪些具體運用?
* 傘形科和姜科等果實種子類藥材的顯微結構各自有何規(guī)律?
2.3進行鑒定方法學的探討和教學鑒定學是較為成熟的學科,它總結了大量生藥學的研究成果,但某些藥材的鑒定手段也有很多薄弱點和空白點,需要應用生藥研究的基本方法去充實和填補這些內(nèi)容。因此,教學任務不單單是使學生學會依照程序鑒別藥材,還要進行生藥研究方法學的探討總結。方法學的教學,不僅要講解利用先進儀器的鑒定方法,也應重視常規(guī)的或較簡便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簡單明確的方法,較高級復雜的方法更為適用。在中藥研究中,有不少探索性的內(nèi)容和新方法,例如紅外分析用于血竭的定性定量,紫外從常規(guī)進行的定量分析到運用于大黃等藥材的定性分析,青蒿結合成分和藥理的現(xiàn)代研究進行的本草考證等等。不僅僅學習這些研究的結論,也重視進行這些研究所遵循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拓寬視野,便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根據(jù)中藥鑒定涉及到大量宏觀和微觀的形態(tài)學鑒別內(nèi)容的特點,制作圖片豐富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通過圖文并茂的形、聲、音、像等多媒體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及實踐能力。課件突出學習的重點,圍繞教學大綱有重點地組織教學內(nèi)容,用文字和圖片對應掌握的內(nèi)容進行重點講解;用黑體字和聲音對中藥性狀和顯微鑒別中的重點文字內(nèi)容予以特別指明;用動畫對圖片中的重點鑒別特征予以特別標明。課件解決學習中的難點。中藥與易混偽品的鑒別,顯微特征的辨別是學習中的難點。課件用圖片鮮明地表達中藥的形態(tài)特征,使用準確的語言提示重要鑒別點,并有偽品和混淆品相比較;課件中顯微特征是實拍的圖像,可以直接指導學生識別,便于學生學習掌握。在課件中,一些重要的鑒別特征,如大黃的“星點”、何首烏的“云錦花紋”、冬蟲夏草的“不孕頂端”、板藍根的“金井玉欄”等反映得準確生動,使人過目不忘,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57
:1672-2779(2014)-04-0091-03
張文娟 本文校對:張林碧
2013-10-21)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