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輝
(秦皇島晚報,河北 秦皇島 066000)
任何事物都有現(xiàn)象和本質之分,新聞事件也不例外。新聞事件發(fā)生后,除了表面的現(xiàn)象外,新聞的背后還有新聞。特別是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由于具有強大輿論引導力量的新聞媒體的參與,借助新聞報道,新聞事件的影響力會被放大,從而產生更大的輿論效應。當記者作為新聞事件中沒有直接利益關聯(lián)的第三者出現(xiàn)去了解事件的整個過程時,他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力會讓新聞事件中的主體的心境發(fā)生變化,從而會刻意或者無意地突出或者隱去部分信息,影響事件正常的發(fā)展軌跡。如果記者不進行深入挖掘,只采信從已經受到影響之后的事件主體那里獲取的表層信息,寫出的新聞作品就會忽略隱藏在背后更具有價值的新聞。
在2013年《秦皇島晚報》的一組“關注伸向野生鳥兒的黑手”連續(xù)報道中,正是由于記者的追問,才透過尋找消失的豆雁的表層信息,揭開了有關野生鳥兒的黑色產業(yè)鏈,讓在觀鳥圣地的秦皇島的地下長期存在的丑惡現(xiàn)象暴露在公眾面前,從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最終使這一黑色產業(yè)鏈得以搗毀,擦去觀鳥圣地金字招牌上的污垢,還野生鳥兒一片自由自在的樂土。在層層深入的不斷追問下,這組報道沒有止步于普通的突發(fā)事件或者表揚性質的報道,而是一層一層深入挖掘其中隱藏的新聞價值,成為一組鏗鏘有力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在秦皇島乃至全國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013年5月,《秦皇島晚報》的記者獲取了一條線索,三只帶著跟蹤器的豆雁從鄱陽湖起飛,一路往北遷徙。兩三天后,兩只豆雁的信號消失了,僅存的那只豆雁“黑豆”的信號一直北上,飛越多個省份,最后卻依然沒能逃脫厄運,信號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停留十多天后消失。
“黑豆”是生是死?研究人員十分焦急,唐山、秦皇島等地保護野生鳥類的志愿者紛紛加入到尋找的行列。依據當地村民提供的線索,研究人員找到了已經死亡的豆雁,它的一只小腿不見了,身上有重要科研價值的衛(wèi)星跟蹤器也已經被剪掉,不知去向。研究人員最終從村民那里找回了跟蹤器。豆雁找到了,雖然很遺憾未能挽救豆雁的生命,但是跟蹤器找到了,里面的珍貴數據得以找回,也算是彌補了一些缺憾。
由于采訪的重點是在尋找豆雁和追蹤器,既然都找到了,采訪也就快要結束了。可記者的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豆雁是怎么受傷的呢?在采訪的過程中,村民們對發(fā)現(xiàn)豆雁的過程一直都很回避,也不說豆雁是如何受傷致死的。記者不確定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但為了能追問出豆雁受傷的原因,在離開現(xiàn)場返回的時候,記者隨口問了一句:“這豆雁是咋傷的呢?”一位村民答道:“夾子夾的唄?!痹谟浾咔擅畹奶釂栂?,就這么簡單的幾個字,終于道出了豆雁受傷致死的原因。經過專家的分析,也確定豆雁是被專門捕鳥的夾子夾斷腿的。專家判斷,豆雁被夾斷腿的地方很可能就在秦皇島。
當天采訪結束后,發(fā)表《尋找消失的“黑豆”》的報道,還原了“黑豆”起飛到隕落的全過程,尋找之旅就此結束。
找到“黑豆”,應該說這一新聞事件也就有了結果,可以結束了??墒牵绻共接诖?,就埋沒了許多可以挖掘的東西。追問出豆雁殞命的真正原因后,記者開始了新的追問:豆雁真是在秦皇島被夾斷腿的嗎?為什么野外會有捕鳥的夾子?誰放的?捕到的鳥會怎么處理?野外捕鳥在當地很普遍嗎?對此,記者展開了詳細的調查,結果讓人觸目驚心。
在野外,記者發(fā)現(xiàn)了許多捕鳥用的網,一些還未殞命的鳥兒被困在網上奄奄一息,更多的鳥兒已經失去了生命。不僅如此,記者通過暗訪,發(fā)現(xiàn)了專門將野生鳥做成熟食菜肴的飯店。只要有人預訂,店家就可以通過隱秘的渠道買進野生鳥并做成菜肴提供給食客,吃野生鳥這種陋習在當地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在花鳥市場上,記者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野生鳥類被關在籠子里售賣。捕鳥、賣鳥、吃鳥已經成為一整條黑色產業(yè)鏈條,而受害者就是無辜的野生鳥,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這與秦皇島觀鳥圣地的美譽形成鮮明對比。記者通過數據對比發(fā)現(xiàn),由于捕售野生鳥現(xiàn)象的長期存在,秦皇島野生鳥兒的數量連年減少,觀鳥圣地的金字招牌在逐漸褪色,這引起了許多人的擔憂。
為了揭開捕售野生鳥的黑色利益鏈條,記者根據調查采訪的事實,刊發(fā)出了“關注伸向野生鳥兒的黑手”連續(xù)報道。正是由于記者的追問,才發(fā)現(xiàn)了單個新聞事件背后隱藏的黑幕。在層層深入的調查下,新聞報道的價值越來越厚重。
這只伸向野生鳥兒的黑手,成為豆雁殞命的必然因素。有著這只黑手的存在,脆弱的野生鳥兒如何能夠逃脫呢?又由誰來保護這些野生鳥兒呢?捕售野生鳥的黑色利益鏈條長期存在,難道就沒有人管嗎?追問出野生鳥殞命的深層原因,記者又開始了新的追問。
一系列暗訪的報道發(fā)出后,不僅是記者的心里充滿了憤慨,《秦皇島晚報》的讀者也對相關的管理部門提出了質疑。晚報在言論版刊發(fā)了讀者的評論《管理者,負起責任好嗎》,對捕鳥、吃鳥的丑惡現(xiàn)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撻,并指出了長期存在的監(jiān)管上的漏洞。負有監(jiān)管責任的相關部門長期不作為的行為,也是導致捕鳥、吃鳥等現(xiàn)象長期存在的原因。有關部門的管理者應該正確對待,吸取教訓,痛定思痛,查找差距,切實履行自己的監(jiān)管職責。
秦皇島市文明辦、《秦皇島晚報》聯(lián)合發(fā)出愛鳥護鳥倡議,做觀鳥圣地的守護者,讓秦皇島成為鳥兒的自由天堂。
在《秦皇島晚報》持續(xù)的關注下,森林公安部門開始大規(guī)模查處野外捕鳥的行為,收繳捕鳥用的網、夾子等工具。森林公安部門還聯(lián)合工商部門,對售賣野生鳥熟食的飯店進行了查處,并進行立案調查。同時,聯(lián)合執(zhí)法組突擊檢查了售賣野生鳥的鳥市,將查獲的野生鳥放生。有關部門將建立長效的監(jiān)管機制,徹底摧毀黑色產業(yè)鏈,打掉伸向野生鳥的黑手。在秦皇島市各界的努力下,秦皇島“觀鳥圣地”的金字招牌在逐漸地恢復。
《秦皇島晚報》這組連續(xù)報道可以看出,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當記者作為有輿論影響力的第三方出現(xiàn)在新聞現(xiàn)場時,新聞真實不會直接跳出來,而是需要記者去探究,去發(fā)掘,去核實。單一的新聞事件背后,往往隱藏著深層次的原因,這些新聞背后的新聞往往具有更大的價值。不停地追問,根據獲得的信息提出一個個問題,然后通過調查和采訪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只有鍥而不舍地追問,由表及里地對新聞事件進行步步深入地探析,才能揭示事件的真實面貌,挖掘新聞最真實、最厚重的價值,起到最大的輿論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