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為民 吳龍傳 徐新華
(淮安市中醫(yī)院,江蘇淮安223001)
近年來,筆者在臨床中應用柴胡疏肝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焦慮抑郁障礙患者60例,并與采用黛力新治療者進行對照研究,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肺病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齡70.2歲;平均病程12.5年;COPD分級中度13例,重度17例。對照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齡70.8歲;平均病程12.6年;COPD分級中度14例,重度16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COPD診斷標準 參照文獻[1]制定。根據(jù)吸煙等發(fā)病危險因素、臨床癥狀、體征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分析確定。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是COPD診斷的必備條件,吸入支氣管舒張藥后FEV1/FVC<70%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少數(shù)患者并無咳嗽、咳痰、明顯氣促等癥狀,僅在肺功能檢查時發(fā)現(xiàn)FEV1/FVC<70%,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診斷為COPD。
1.2.2 焦慮抑郁障礙診斷標準 參照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HAD)情緒測定表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評估[2],如HAD總分0~7分代表正常,總分8~10分表示輕度焦慮/抑郁,總分11~14分表示中度焦慮/抑郁,總分15~21分表示重度焦慮/抑郁,根據(jù)評分標準評估患者是否合并焦慮/抑郁障礙。
1.3 排除標準 (1)經(jīng)血氣分析檢查,合并呼吸衰竭者;(2)有家族性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并確診患有精神性疾?。唬?)合并其他各系統(tǒng)疾?。盒哪X血管、腫瘤、內(nèi)分泌、腎臟、血液等慢性疾?。唬?)最近3個月內(nèi)有明顯生活不良事件;(5)入組前1月內(nèi)使用激素者;(6)治療藥物過敏或禁忌者;(7)因各種原因不能交流及拒絕配合調(diào)查的患者。
2.1 基礎(chǔ)治療 所有病例均予常規(guī)抗感染、化痰、解痙平喘擴張氣道等基礎(chǔ)治療方案。
2.2 對照組 予黛力新[產(chǎn)地為丹麥,每片含二鹽酸氟哌噻噸 (以氟哌噻噸計)0.5mg、鹽酸美利曲辛(以美利曲辛計)10mg]口服,早、中各1片。
2.3 治療組 予柴胡疏肝散口服。方藥組成:柴胡10g,陳皮 6g,川芎 9g,香附 9g,枳殼 6g,芍藥 10g,炙甘草3g。每日1劑,水煎取300mL,早晚分次溫服。
2組均以治療14d為1個療程,療程結(jié)束后進行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1)抑郁焦慮評分:2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后各評估1次。(2)肺功能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后分別測定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及其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HAD)情緒測定表評估[2]。治愈:治療后HAD評分減少>75%;有效:25%<治療后HAD評分減少≤75;無效:治療后HAD評分減少≤25%。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3.4 治療結(jié)果
3.4.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30例中,治愈8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0%;對照組30例中,治愈4例,有效2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2組總有效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相當,均具有較好的療效。
3.4.2 2組肺功能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x±s)
3.4.3 不良反應 對照組30例中,12例出現(xiàn)乏力、惡心、嘔吐、頭暈、嗜睡、視物模糊、煩躁不安、睡眠障礙、便秘、肌肉震顫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0.0%;治療組30例中,3例出現(xiàn)口干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因其高發(fā)病率、致死率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心理因素與軀體疾病的相互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由于COPD為慢性進展性疾病,患者活動受限,生活質(zhì)量下降,致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狀態(tài)。而抑郁和焦慮障礙又對COPD病情具有很重要的負面影響,抑郁使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進食與營養(yǎng)補充主動性降低,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惡化;焦慮障礙使COPD患者氧耗量增加,運動耐力下降,加重呼吸困難的主觀感受,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控制COPD患者的情感障礙是必要的。目前西醫(yī)對COPD合并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藥物治療,主要參考的是抑郁癥、焦慮癥的治療,且多以黛力新為主,并取得了確切療效[3]。但因西藥副作用大,易產(chǎn)生依賴性,價格相對較高,以及患者對西藥的依從性差,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中醫(yī)學認為抑郁焦慮障礙屬“郁證”范疇。緣于肝氣郁結(jié),逐漸引起肝氣失和,故總的治則為理氣開郁、調(diào)暢氣機、怡情易性。柴胡疏肝散中柴胡疏肝行氣解郁;香附、川芎既助柴胡以解肝郁,又增行氣活血止痛之效;陳皮、枳殼理氣行滯和中;芍藥、甘草緩急止痛。諸藥相互為用可改善抑郁和焦慮癥狀,緩解焦慮/抑郁情緒,達到抗焦慮/抑郁目的,進而使患者建立起了信心,緩沖了疾病和各種應激對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這無疑將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益處。
本臨床研究結(jié)果表明,柴胡疏肝散與黛力新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焦慮抑郁障礙均具有較好的療效,而柴胡疏肝散不良反應較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柳濤,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介紹.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2,1(1):1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91
[3] Hynninen MJ,Bjerke N,Pallesen S,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PD.Respir Med,2010,104(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