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然 李 威 杜珍武 賈玉璽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33)
糖尿病(DM)是中老年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既往研究表明DM患者合并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發(fā)病率高達46%〔1〕,為進一步探討DM與陰道炎的相關(guān)性,本研究對中老年女性患者陰道分泌物進行常規(guī)涂片及培養(yǎng),并就其臨床意義進行對比分析。
1.1研究對象 352例陰道炎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其中DM組189例,20~40歲86例(青年組),40歲以上103例(中老年組);對照組163例,年齡21~82歲。 DM患者的診斷均符合2005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的DM診斷標準〔2〕。年齡21~ 66〔平均(42.5±20.9)〕歲,DM史0.6~27年,空腹血糖濃度為8.1~19.7 mmol/L,平均11.7 mmol/L。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應(yīng)用抗生素、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者、免疫抑制、月經(jīng)期、腫瘤患者皆不在本研究范圍之內(nèi)。全部受檢者均接受陰道炎癥狀標準問卷的調(diào)查。
1.2主要試劑與儀器 T-M淋球菌選擇性培養(yǎng)基(珠海經(jīng)濟特區(qū)海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沙堡弱培養(yǎng)基(北京鼎國生物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科瑪嘉顯色培養(yǎng)基(CHROMagar Candida) (鄭州博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醫(yī)用凈化工作臺(蘇州長橋凈化設(shè)備廠);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新苗醫(y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1.3培養(yǎng)基制作 沙堡弱培養(yǎng)基與科瑪嘉顯色培養(yǎng)基(CHROMagar Candida)的制備按各自說明書配制。
1.4標本采集 受試者標本采集前24 h,禁止性交、盆浴、陰道檢查及局部用藥。采用一次性窺陰器擴張陰道后,用無菌棉拭子插入宮頸口內(nèi)1.5 cm,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兩周并停留10~30 s,采集宮頸外口分泌物分別用于檢測念珠菌、線索細胞、滴蟲、淋球菌、衣原體及支原體。
1.5病原體檢測方法
1.5.1衣原體、支原體、線索細胞、滴蟲檢測 采用沙眼衣原體抗原檢測試劑盒(南京黎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檢測衣原體。采用支原體培養(yǎng)基(珠海麗珠有限公司)按操作規(guī)程檢測支原體。37℃恒溫箱培養(yǎng)24~48 h,Uu培養(yǎng)基由黃變紅清亮無混濁為陽性,Mh培養(yǎng)基由黃變橙紅色清亮無混濁為陽性。線索細胞、滴蟲采用直接涂片鏡檢。
1.5.2念珠菌、淋球菌檢測 根據(jù)實驗室診斷生殖器念珠菌檢驗程序,將采集的陰道拭子接種于沙堡弱培養(yǎng)基,于37℃培養(yǎng)。每隔24 h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念珠菌菌落呈白色奶酪狀,軟而光滑且有光澤,若7 d時仍無菌落生長,定為陰性;淋球菌檢測是將采集標本接種于淋球菌培養(yǎng)基,置于37℃、5%二氧化碳孵箱內(nèi),經(jīng)24~48 h的培養(yǎng)后,可形成圓形、凸起、濕潤、光滑、半透明灰白色菌落,邊緣呈花瓣狀,直徑為0.5~1.0 mm。若72 h時仍無菌落生長,定為陰性。
1.5.3念珠菌菌種鑒定 挑取可疑菌落用劃線法接種于科瑪嘉念珠菌顯色培養(yǎng)基平板上,37℃恒溫培養(yǎng)24~48 h。在顯色培養(yǎng)基上菌落顯示綠色、翠綠色、圓形,直徑<2 mm,表面及周圍光滑的為白念珠菌;藍灰色、鐵藍色、圓形,直徑<2 mm,表面及周圍光滑的為熱帶念珠菌;紫紅色或深粉紅色、近似圓形,直徑<4 mm,周圍有微絨毛,表面較光滑的為克柔念珠菌;菌落全部為紫色、圓形,直徑<2 mm,表面及周圍光滑的為光滑念珠菌;菌落呈白色,為其他念珠菌〔3〕。
1.6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1DM患者陰道分泌物檢測結(jié)果 189例DM患者檢出念珠菌84例(44.4%),線索細胞80例(42.3%),解脲支原體44例(23.3%),人型支原體38例(20.1%),衣原體17例(8.9%),淋球菌11例(5.8%),滴蟲10例(5.3%)。對照組檢出念珠菌55例(33.7%),線索細胞52例(31.9%),解脲支原體42例(25.7%),衣原體14例(8.6%),淋球菌9例(5.5%);滴蟲13例(7.9%)。同時合并上述2種感染45例,3種感染25例。念珠菌和線索細胞檢出率DM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不同年齡組DM患者陰道分泌物檢測結(jié)果 中老年組檢出念珠菌48例(46.6%),線索細胞47例(45.6%),解脲支原體18例(17.5%),人型支原體15例(14.6%),衣原體5例(4.9%),淋球菌3例(2.9%),滴蟲3例(2.9%)。青年組檢出念珠菌36例(41.9%),線索細胞33例(38.4%),解脲支原體26例(30.2%),人型支原體23例(26.7%),衣原體12例(13.9%),淋球菌8例(9.3%),滴蟲7例(8.1%)。兩組陰道分泌物各種病原體檢出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DM患者陰道念珠菌菌種構(gòu)成比 189例DM患者陰道念珠菌檢出84例,其中白念珠菌62例(73.8%),光滑念珠菌10例(11.9%),熱帶念珠菌9例(10.7%),克柔念珠菌1例(1.2%),其他2例(2.4%)。
陰道炎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是不同病因引起的陰道黏膜炎性疾病的總稱。臨床上常見的有細菌性、念珠菌性、滴蟲性陰道炎等,近年來,由支原體、衣原體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也日益受到重視。其高危因素有性傳播疾病、DM、免疫抑制劑、長期應(yīng)用抗生素、妊娠、避孕藥等。
中老年婦女的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黏膜萎縮變薄,局部免疫力下降,殺滅病原菌能力降低。DM患者陰道支原體、衣原體的感染率也較高,其中20~40歲的DM患者占有重要比例,40歲以上患者感染率明顯下降,并呈隨年齡增加而下降趨勢,這與吳曉玲〔4〕的報道一致,可能與性接觸傳播密切相關(guān)。有研究表明支、衣原體與細菌、念珠菌有協(xié)同致病作用,可能增加陰道炎的發(fā)病率〔5〕,因此對生殖道感染患者,應(yīng)同時檢測多種病原體,以免漏診。
本研究盡管與張力等〔6〕報道的有所差別,但仍以白念珠菌為主,但非白念珠菌致病比例有上升趨勢。
綜上,本研究通過對DM患者陰道病原體的檢測,提示高血糖在陰道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嚴格控制血糖,改善機體代謝紊亂,避免不潔性交,同時進行多項病原體檢測,對疾病的診斷及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4 參考文獻
1Goswami R,Dadhwal V,Tejaswi S,etal.Speciesspeific prevalence of vaginal candidiasis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relation to threir glycaemic status〔J〕. J Infect,2000;41(2):162-6.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Care,2005;28(1):S37-42.
3賈玉璽,姜日花,張 旗,等. 糖尿病患者陰道念珠菌定植狀況分析〔J〕. 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5(4):706-9.
4吳曉玲.承德市區(qū)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的調(diào)查〔J〕.中國誤診醫(yī)學雜志,2008;8(2):495-6.
5于 紅,王 蓓,金 輝,等.女性生殖道感染中多種病原體的交互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6;22(8):594-6.
6張 力,賀 帥.女性陰道念珠菌藥敏試驗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32(33):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