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兵 龔 慶 劉立東 崔鎮(zhèn)海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21)
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尹宏兵 龔 慶 劉立東 崔鎮(zhèn)海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21)
目的探討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的臨床療效,便于指導臨床治療。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2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1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方法進行調理,觀察組采用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對其臨床療效進行比較觀察。結果觀察組顯效45例(73.8%),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顯效30例(49.1%),總有效率為73.8%。觀察組骨折愈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處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采取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可加快患者骨折處的愈合速度及程度,且用藥簡便及對患者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具有使用價值。
中醫(yī)辨證;骨折;臨床療效分析
骨折屬于骨科中最常見的病癥,對骨折患者施行合理的治療方法可加快患者骨折處的愈合速度及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對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2例患者分別采取了中醫(yī)及西醫(yī)療法進行調理,結果表明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收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骨折患者,其中肱骨干骨折患者46例,尺、橈骨骨折患者35例,脛骨骨折患者2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18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1例,61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24例,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36.7 ±6.7)歲;觀察組61例中,男35例,女26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5.4±6.9)歲。兩組患者在體質量、年齡、性別、骨折部位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基本治療(觀察組及對照組):對骨折患者采用各種內固定、外固定支具、骨牽引、石膏或夾板等方法。將其骨折暴露,保留已經連結的骨痂,及時清除硬化的骨處及增生處的瘢痕,將髓腔疏通,骨折復位,加壓用鋼板將其固定,保證固定物合適,可將不合適固定物更換,可用髂骨處的松質骨填充于骨折的缺損部位[1]。
1.2.2 中醫(yī)辨證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①肝腎兩虛,氣血不足,淤血阻滯者。臨床癥狀:頭暈目眩,臉色蒼白,舌白胖,苔白或薄,脈弦及細,腰膝酸軟等。治法:活血化瘀,補氣養(yǎng)血,補足肝腎。藥物:壯骨強筋丸。藥方:熟地120 g、丹參120 g、骨碎補120 g、杜仲60 g、木瓜60 g、續(xù)斷120 g、當歸30 g、西藏紅花30 g、自然銅120 g、血蝎60 g、牛膝30 g、乳香60 g、土鱉蟲60 g、人參60 g、麝香5 g。臨床用法:研細上述藥材,加水蜜調成丸子狀,重量3 g每丸,每日3次,每次3丸,1個療程為1個月,直至骨折處愈合為止[2]。②淤血阻滯,腎陽虛者。臨床癥狀:痰多,頭暈目眩,納谷衰少,臉色蒼白,夜間尿液清長舌胖及舌苔薄白,脈為弦脈。藥物:補腎健骨湯。藥方:巴戟天100 g、炒土鱉50 g、桂枝50 g、鹿角膠100 g、骨碎補250 g、澤蘭50 g。用法:研細上述藥物,用水煎服,每日1劑次,每次1劑。滿月后可研細藥材,用水蜜將其調和成丸狀,重量3 g,每日2次,每次3丸,1個療程為1個月,直至骨折處愈合為止[3]。③淤血阻滯,腎陰虛者。臨床癥狀:頭暈目花,臉色蒼白,苔白舌紅,腰膝酸軟,脈搏微細。治法:活血補腎。藥方:骨碎補100 g、續(xù)斷100 g、山茱萸300 g、肉蓯蓉100 g、川芎50 g、早蓮草50 g、生熟地100 g、黃柏50 g、牛膝100 g、劉寄奴100 g。用法:研細上述藥材,用水煎服,每日1次,1次1劑,滿月后研細藥物,用水蜜調成丸狀,重量3 g,每日2次,每次3丸,1個療程為1個月,直至骨折處愈合為止。
1.2.3 西醫(yī)療法(對照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脈沖電磁場對骨折不連接處進行治療。治療設備:線圈及脈沖發(fā)生器。方法:將線圈固定在骨折部位上下或左右兩端,以X線為依據,重合線圈中心與骨不連接處。保持線圈間的平行。接通電源,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患者每天進行12 h的脈沖電磁場治療,經X線檢查表明骨折處愈合停止治療,并進行負重等方式的鍛煉[4]。
1.3 療效判斷標準[5]。依據《中醫(yī)傷科學》中有關骨折臨床愈合標準規(guī)定:①顯效:患者的疼痛癥狀消失,X線檢查表明骨折線愈合正常,不借助外力就可在平地上行走5 min,4周后骨折處不變形。②有效:疼痛減輕50%,X線檢查表明骨折線愈合情況基本達到臨床指標,骨折端沒有硬化現象發(fā)生。③無效:疼痛癥狀未減輕,X線檢查表明骨折線無好轉。有效率等于顯效例數與有效例數之和語總例數的比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對兩組數據結果進行比較,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觀察組61例患者采用中醫(yī)辨證進行調理,其中45例顯效,疼痛癥狀消失,X線顯示骨折線愈合良好;14例有效,疼痛減輕,X線顯示骨折線愈合達到臨床標準;2例無效,疼痛癥狀未減輕,X線顯示骨折線無明顯改善,有效59例,有效率為96.7%;對照組61例患者采用西醫(yī)療法進行調理,其中30例顯效,15例有效,16例無效,有效45例,有效率為73.8%。觀察組骨折愈合有效率(96.7%)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3.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骨折愈合的正常所需時間為4個月,經歷血腫炎癥的機化期、骨痂最初形成期及形成骨板塑形期3個階段,這三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在骨折愈合時期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體質量、年齡、骨折數、骨折類型及治療方法等等。臨床調理骨折,加快其愈合,即可用中醫(yī)辨證方法,又可用西醫(yī)療法。中醫(yī)辨證原理通常以補腎活血,通補經絡為主,代表藥物為補腎健骨湯劑壯骨強筋丸。而西醫(yī)療法通常采用脈沖電磁場法。
觀察組應用中醫(yī)辨證方法,分別選用壯骨強筋丸及補腎健骨湯進行調理。壯骨強筋丸對癥治療腎虛,氣血不足,淤血阻滯及肝腎兩虛者,患者常常表現為頭暈目眩,臉色蒼白,舌白胖,苔白或薄,脈弦及細,腰膝酸軟。根據臨床癥狀可總結其調理原理應為活血化瘀,補氣養(yǎng)血,補足肝腎為主。方劑中藥材功效為:熟地可瀉火祛煩,滋補腎陰,清熱涼血。丹參可安神補血,消癰止痛,涼血祛煩。骨碎補可強腎補骨、祛傷消痛,通絡血脈,止蹦續(xù)傷。杜仲可強筋健骨,補肝腎。當歸可補氣活血,調經祛痛。西藏紅花可化瘀止痛,通絡經脈,散瘀消腫。血蝎收斂生肌,止血散瘀,消炎止痛。牛膝可補肝腎,強健筋骨及活血通絡。土鱉蟲可除祛淤血,強健筋骨。人參可補元氣,加強脈絡。將藥物制成丸狀服用。補腎健骨湯藥方組成根據腎陽虛及腎陰虛而擬定,腎陽虛者臨床癥狀為痰多,頭暈目眩,納谷衰少,臉色蒼白,夜間尿液清唱舌胖及舌苔薄白,脈為弦脈。腎陰虛者臨床癥狀為頭暈目花,臉色蒼白,苔白舌紅,腰膝酸軟,脈搏微細。腎陽虛應以溫腎補血為主,腎陰虛者應以活血補腎為主。二者藥方共同之處在于都有澤蘭,骨碎補及炒土鱉,具有活血化瘀,祛傷止痛,補腎健骨,強健筋骨祛淤血等功效;藥方中不同點在于桂枝、鹿茸膠、黃柏及生熟地。其中桂枝可疏通經脈,助陽化氣之功效。鹿茸膠可補精血,溫腎之功效。黃柏可用于瀉火消毒陰虛火旺癥。生熟地可滋補腎陰,用于腎陰癥[6]。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療法,利用脈沖電磁場對骨折不連接處進行治療,患者每天進行12 h的脈沖電磁場治療,經X線檢查表明骨折處愈合停止治療,并進行負重等方式的鍛煉。對于脈沖電磁場原理的研究尚未完全了解,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其可導致細胞微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其電解作用可形成低氧張力的刺激,導致軟骨及成骨細胞分化,從而加快骨再生功能。另一種是對軟骨細胞的直接作用,激活環(huán)磷酸腺普系統(tǒng),促進細胞代謝,改善微循環(huán),加快對成骨細胞的刺激,促進骨重建[7]。
經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骨折愈合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用藥簡便,對患者不良反應小,骨折愈合好等優(yōu)點,因此,中醫(yī)辨證施善調理骨折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具有使用價值。
[1] 鮑諫.中醫(yī)辨證治療慢性咽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 2010,2(15):238.
[2] 俞光榮,梅炯.跟骨的解剖分部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1,19(4):299-301.
[3] 劉云鵬,劉沂.骨與關節(jié)損傷和疾病的診斷分類及功能評定標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239-240.
[4] 何學勝,吳勇成,劉漢平.48例四肢骨折患者中醫(yī)特色治療效果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11):78-80.
[5] 汪喆,彭昊,李章華,等.鹿瓜多肽注射液對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2 (82):196-206.
[6] 石永常,俞強.高齡股骨頸患者全身狀態(tài)評估及手術治療[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23(4):339-341.
[7] 章衛(wèi)華,孫小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21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1,22(5):284.
R683;R274.1
B
1671-8194(2014)36-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