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麗雅
非手術治療慢性胃扭轉及X線診斷
穆麗雅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扭轉的X線診斷以及非手術治療效果。方法15例使用非手術方式進行慢性胃扭轉治療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對患者的氣鋇雙重造影診斷進行探討分析, 對非手術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結果15例均為器官軸型, X線表現(xiàn)為胃大、小彎換位, 黏膜折疊、聚集, 呈“大蝦狀”。5例服大量稀釋鋇劑透視下復位成功。結論氣鋇雙重造影可以對慢性胃扭轉患者進行良好的診斷, 通過口服稀釋鋇劑就能夠進行透視復位。
慢性胃扭轉;X線;非手術治療
臨床中偶有發(fā)生慢性胃扭轉的患者, 發(fā)病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 胃的解剖部位是大彎在下, 小彎在上,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其位置顛倒, 就是胃扭轉。作者對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15例胃扭轉患者進行了回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此次研究的15例患者:男11例, 女4例, 最小年齡22歲, 最大年齡63歲, 患者病程3個月~5年, 臨床中患者的表現(xiàn)多為腹脹、噯氣等, 發(fā)作比較頻繁, 有1例患者屬于無明顯消化道癥狀, 對這些患者采取了鋇餐檢查。
15例均為器官軸型, X線表現(xiàn)為胃大、小彎換位, 黏膜折疊、聚集, 呈“大蝦狀”。5例服大量稀釋鋇劑透視下復位成功。
3. 1臨床病理 胃扭轉是胃的固定位置改變或者是附近器官引起的胃位移, 導致了胃部部分或者完全的扭轉引起的疾?。?]。胃扭轉和附近的韌帶先天發(fā)育異常有關系, 比如說肝胃韌帶太松或太長, 也有因為潰瘍、腫瘤等的牽拉引起的, 沒有誘因存在[1]。扭轉范圍在180°以上就會有梗阻、絞窄的癥狀, 患者表現(xiàn)為急腹癥則是急性扭轉所致;扭轉在180°以內屬于慢性扭轉, 癥狀不明顯或無癥狀, 一般餐后有腹脹、噯氣、惡心感覺, 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的癥狀[2]。此次所探討的是慢性胃扭轉, 患者均是沒有超過180°, 所以臨床癥狀也是噯氣、腹脹、慢性胃炎等癥狀頻繁的出現(xiàn)。
3. 2胃扭轉的X線分型及鋇餐表現(xiàn) X線上分器官軸型、網膜軸型和混合型。器官軸型:慢性胃扭轉常見類型為器官軸型扭轉, 即胃沿胃本身長軸翻轉, X線表現(xiàn)為胃大彎上翻, 構成胃頂緣, 胃小彎向下呈凹面向下的弧形, 整個胃失去正常形態(tài)而呈斜置的“大蝦狀”;可見2個胃泡, 球部位于幽門的右下方。網膜軸型:即胃竇、體沿網膜軸向前或后方翻轉, 使胃竇翻至左上方;幽門及十二指腸球部向右下傾斜, 整個胃呈“蜷曲狀”, 斜位見胃體, 竇環(huán)繞處的中央為一圓形透光區(qū), 胃黏膜呈十字交叉, 胃內見2個液平?;旌闲?扭轉兼上述兩種不同程度的扭轉, 臨床少見。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15例器官軸型病例, 其余兩類并沒有出現(xiàn), 這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此次所探討的患者都是扭轉范圍在180°之內的, 因此患者表現(xiàn)的癥狀和病情都不是很嚴重, 通常都是以器官軸型為主。
3. 3鑒別診斷 胃潰瘍:臨床中胃潰瘍與慢性胃扭轉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患者臨床主要癥狀是腹部不適、噯氣等。氣鋇相顯示患者的黏膜有聚集的情況, 呈現(xiàn)出放射狀的樣子,中央鋇比較濃, 胃扭轉所表現(xiàn)的胃黏膜聚集主要是因為黏膜的扭曲、旋轉、堆疊導致的, 所以胃部的形態(tài)變?yōu)榫砬臉幼樱?]。
3. 4治療 臨床中對于慢性胃扭轉患者要采取積極的治療,但是有些患者則無法自行復位, 要使用手術治療, 多數(shù)的患者經透視進行胃鏡下復位治療就可以了[3,4]。透視下復位:叮囑患者服用被大量稀釋的鋇劑, 通過調整體位以及推拿,配合腹部呼吸來進行復位調整[3]。胃鏡下復位:通過胃鏡來對胃部情況進行監(jiān)視, 進行前推、回旋來讓其復位[4]。
綜上所述, 氣鋇雙重造影能夠讓患者的慢性胃扭轉得到很好的治療, 臨床診斷非常準確, 使用稀釋鋇劑來結合體位調整和推拿、腹部呼吸進行復位, 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
[1] 吳恩惠.醫(yī)學影像診斷學.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621-622.
[2] 榮獨山. X線診斷學. 上??茖W技術出版社, 1997: 1023-1024.
[3] 陳星榮, 沈天真.胃扭轉的X線診斷.中華放射學雜志, 1984, 4(18): 253.
[4] 謝利民, 范杰慧, 謝碧清.慢性胃扭轉內鏡診斷與治療.湖南醫(yī)學, 1997, 1(14):27.
2014-07-30]
150076 黑龍江省醫(yī)院南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