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年第34期《低磷脅迫對草莓幼苗根系生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作者吳妤等)報道,為探討低磷脅迫對不同品種草莓幼苗根系生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APA)的影響,作者選取4個草莓品種 (“紅顏”、“章姬”、“甜查理”、“童子一號”),采用水培的方法,設正常磷處理(KH2PO41×10-3mol/L)、低磷處理(KH2PO41×10-6mol/L)2 個處理,分別于處理后 0、7、14、21、28、35 天, 取樣對其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進行測定分析,并于處理后35天測定其根鮮重、主根長、側(cè)根數(shù)。
結(jié)果表明,草莓幼苗受低磷脅迫后,其主根長度受到了抑制,而同期測定的側(cè)根數(shù)、根鮮重、根冠比則顯著增加。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處理早期就有顯著提高,且隨著低磷脅迫的延續(xù),其活性持續(xù)升高;各項形態(tài)、生理指標顯示,供試4種草莓品種中,“甜查理”相對于其他供試草莓品種對低磷脅迫環(huán)境適應性較好。生產(chǎn)中可通過選擇、改良草莓的根系特性來提高草莓的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