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老女人穿了紅色的舊款毛衣,她把毛衣當(dāng)成外套來穿。她伸手攔住我,輕聲說:“給我一塊錢,我要坐車去看女兒?!彼哪抗鉁啙幔\懇中帶著幾分凄惶,一道道豎起的皺紋擠滿嘴唇。她該是迷路了吧?或者丟了錢包。我問她能找到女兒嗎?她點頭說能。
找出十塊錢給她,她卻不接。她袖起手,為難地說:“我只要一塊錢?!蔽腋嬖V她,自己身上沒帶一塊的零錢。她馬上提醒我說:“你可以買包煙?!彼渝X的樣子很怪異。一只手本來向上攤著,可是在接錢的瞬間突然翻轉(zhuǎn),手心朝下,兩指如鉗。來不及多想,我等候的班車已經(jīng)駛過來。
幾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見她。那時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氣悶熱,可是她仍然穿著厚厚的紅色毛衣,見了我,湊上前來,試探著說:“給我一塊錢,我要坐車去看女兒?!痹瓉硭且粋€騙子。這毫無疑問。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謹?shù)?,她已?jīng)不認識我了。那天我沒有理她,可是她還是從旁邊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塊錢。
一個月以后,在街心花園,我又一次見到她。她湊上來,盯著我的腳,說:“給我一塊錢……”
“您是要坐車去看女兒吧?”我的話中帶著譏誚。
她訥訥地笑著,說:“給我一塊錢……”她的紅毛衣已經(jīng)很臟很舊,胸口和兩肘的位置磨得發(fā)亮,光可鑒人。
“那么,你女兒在哪里?我送你去?!蔽蚁蛩l(fā)起挑釁。
“不用,不用麻煩。”她緊張起來,“她在白石嶺,很遠呢……”
的確很遠。從這里去白石嶺,需要大半天時間和12塊錢。我厭惡地轉(zhuǎn)過頭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終于極不情愿地離開。她轉(zhuǎn)身的動作很慢,先是腳,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頭,最后才是目光。她讓我心生憐憫。盡管她是騙子,可她畢竟是一位老人。
與朋友談起此事,朋友大聲說:“她??!”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問。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時間,不想知道她都不行?!?/p>
“她很有名嗎?”
“是的,很有名……你注意到她接錢的時候永遠手心朝下嗎?這表示那一塊錢不是乞討來的,更不是你施舍的……她的確是去看她的女兒。那時她女兒還小,每天拽著她的衣角,在大街上轉(zhuǎn)……不過她女兒會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錢。別看那女娃小,機靈呢,懂得也多。她告訴母親,接錢時,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記得???這么多年的習(xí)慣,不好改的……后來她女兒長大了些,就死活不讓母親去乞討??墒遣蝗テ蛴懜墒裁茨兀克齻凁B(yǎng)不活自己的。后來她女兒終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嶺的采石場上班,砸亂石,也放炮。本以為上了班,母女倆再也不用沿街乞討了……”
“她女兒還在那里工作嗎?”
“死了,上班沒幾天就死了?!迸笥崖戎?,“啞炮,隔一個晚上沒響。早晨她去看,竟轟的一聲,地動山搖。本來她頭天要去看女兒的,可是為了省一塊錢……那時一塊錢能打個來回。剩下她一個人了,腦子又受了刺激……想女兒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嶺。每隔幾天,上街跟路人要一塊錢。她只要一塊錢, 她腦子里只裝著一塊錢……可是很奇怪,她竟記住了女兒的話,手心永遠朝下。她認為自己不是乞丐吧?可是,她仍然在乞討……”
她仍然在乞討。永遠只要一塊錢,然后去看她永遠沉默的女兒。那么,她是一個誠實的乞丐吧?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
1. 閱讀文章,梳理“我”對這老女人態(tài)度的變化: →無視→ → →厭惡→
2. 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3.“她認為自己不是乞丐吧?可是,她仍然在乞討”,這句話表意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
4. 文中的老女人是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至少寫出三個特點。
5. 朋友的介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