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月婷
(1.廣東財經(jīng)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廣州510320;2.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蘇州215000)
在口語交際中,話語標記語出現(xiàn)頻率很高,已經(jīng)名列為十大口頭交際語之一〔1〕。1987 年Schiffrin 出版了Discourse Markers,自此,話語標記語受到了國內外語言學界的廣泛關注,大量與話語標記語相關的研究成果問世。但是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話語標記語有著不同的稱呼,如連接詞(conjunctions )、 話 語 聯(lián) 系 語 (discourse connectives)、邏輯聯(lián)系語(logical connectors)、話語操作語(discourse operators)、話語小品詞(discourse particles)、語用表達式(pragmatic expressions)、語用標記語(pragmatic markers)等〔2〕。無論話語標記語被賦予什么樣的名稱,國內外學者們都認為話語標記語具有如下特征:從詞形而言,話語標記語可以是小句、短語或者詞匯。從句中位置來說,話語標記語可以放在句首或者句中,起到連接兩個句子的作用;有時話語標記語也可以用作插入語。從詞性方面來說,話語標記語可以是嘆詞,如hello、oh、吧、哦;副詞,如actually、unfortunately、幸虧、只好;連詞,如and、therefore、再說、不過;一些小句,如as you know、I mean、令人遺憾的是、也就是說,等等。從功能來看,話語標記語主要功能并非傳達概念義,而是語用義,表明說話人情感和態(tài)度。簡而言之,研究者們一致認為,話語標記語在話語交流中是語用的、動態(tài)的。所謂語用,是指話語標記語主要使用在口語中,傳達的不是真值意義,而是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義,如果去掉,不會改變話語的命題含義。如,“他只好回來了”中的“只好”如果去掉的話,話語的命題意義“他回來了”沒有任何改變?!澳悴环料刃菹滋臁敝械摹安环痢泵鞔_地表明了說話人的委婉建議,如果去掉的話,少了說話人的態(tài)度表達,但命題意義也沒有絲毫的改變。所謂動態(tài),是指話語標記語體現(xiàn)了說話人的元語用意識(metapragmatic awareness)。Verschueren 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提出,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做出語言選擇的過程,人們在大腦中不斷地考慮交際語境和交際目的,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實現(xiàn)交際目的,這個過程非常之快,以至于一般人意識不到,因此,這個選擇的過程在意識的范疇內進行。這種在意識范疇內進行的語言選擇,順應交際的這種自我意識被Verschueren 稱為元語用意識。Verschueren 同時認為,元語用意識無處不在,在語言結構的表征層面上都基本上可以見到這種意識的“語言痕跡”(Linguistic Traces),而話語標記語正是說話人所留下的這種“語言痕跡”,是元語用意識的標識語(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3〕。如“I am afraid”所傳達的是一種遺憾的心情,多用來表示回絕對方或帶來不好的消息;“I mean”表示錯誤的修正或信息補充;“幸虧”表示一種欣慰的心情;“只好”表示無可奈何的心情;“再說”表示信息的累加,等等??梢姡捳Z標記語在口語交流中起到“路標”的作用,在表達情感、態(tài)度意義的同時,也可根據(jù)對方使用的話語標記語來洞察、揣摩對方的情感、態(tài)度義。
如上所述,二語學習者倘能學會使用并識別話語標記語的語用意義,則可以更好地進行交流。因話語標記語在口語交流中具有傳達語用的功能,所以話語標記語之語用信息應是學習詞典收錄的信息之一,能夠幫助詞典用戶形成語用意識,達成交際目的。
學習詞典(learner's dictionary)也稱為教學型詞典(pedagogical dictionary),使用對象主要限于學習非母語語言的學習者〔4〕。語用信息(pragmatic information)與詞匯的命題義無關,主要是指詞匯所傳達的情感義或態(tài)度義。學者們對學習詞典中應該呈現(xiàn)語用信息這一點早有共識。據(jù)相關文獻資料可知,日本學者東信行是學習詞典和語用信息研究的先行者。1981 年,東信行在《詞典與語用論》中提出語用信息對于學習英語的日本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應將其收入詞典之中〔5〕。1987 年,Leech 和Thomas 博士在《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第二版)中發(fā)表《語用學和詞典》(Pragmatics and the Dictionary)一文,強調語用信息是學習詞典中必收要素。自《語用學和詞典》發(fā)表以后,學習詞典中語用信息的收錄和展現(xiàn)成為了詞典實踐領域的一個研究課題。國內一些學者如黃建華和陳楚祥〔6〕、胡開寶和張柏然〔7〕、楊文秀和張柏然〔8〕、冉永平〔9〕等都強調了語用信息是學習詞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認為語用信息和學習詞典編纂結合非常重要。詞典編纂實踐中,代表當今英語學習詞典最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詞典都將語用信息列為了詞典必收信息之一。宏觀上看,《柯林斯合作英語學習詞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在前頁材料里、《麥克米倫高階英語學習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朗文當代英語學習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在“學習專頁”里都設置了“語用學”(pragmatics)專欄文章,向詞典用戶詳細介紹“何謂語用信息,該詞典中包含哪些語用信息”。微觀上來看,除了釋義、例證這兩種基本的微觀方式外,人們對標簽、引導詞、注釋、參見、用法說明等微觀方法的使用頻率也非常之高。以語料庫為編纂基礎的《柯林斯合作英語學習詞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在研究大量語料的基礎上,將語用信息細化為了七類:“贊成、反對、強調、情感、套話、禮貌用語、模糊語言”。《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這本詞典值得一提的是,(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在標識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在其學習專頁“語言意識”(language awareness)中專設“口語標記語”(spoken discourse)專欄。該專欄文章由英國利物浦大學著名語言學家Hoey 撰寫。文章開宗明義:“即使你的英文很好,掌握豐富的詞匯,在口語交流中也有可能被一些小詞絆倒。英語中的這些小詞將幫助你理解別人正在說什么。如果你使用了這些詞,會使得你的交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在口語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詞就是口語標記語。”接著他以oh、well、like、Uh and Um 及OK 為例,詳細闡釋了這些詞的語用意義。在文章結尾處Hoey 總結到:“如果你能在口語交流中認識這些詞,你就能更加體會別人的意圖,如果你能正確使用這些詞,你的英語會聽起來更加地道,并且讓你的交流更加順暢?!蔽⒂^處,該詞典對話語標記語的處理也彰顯出對語用信息的重視,一個看似簡單的“hello”,《麥克米倫高階英語學習詞典》就將其分成了三個義項來闡釋。
本文中的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服務對象是母語非漢語的詞典用戶,屬于外向型學習詞典,故稱之為對外漢語學習詞典。筆者選取了10 個日常交際中最常用的、富含豐富語用信息的話語標記語來分析,同時這10 個漢語話語標記語也是《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收錄的甲、乙、丙、丁四級詞匯,是學漢語者必須要掌握的詞匯。其中甲級詞匯2 個:“只好”和“原來”;乙級詞匯4 個:“恐怕”、“據(jù)說”、“不過”和“看來”;丙級詞匯3 個:“幸虧”、“其實”和“再說”;丁級1 個:“不妨”。本文選取的五本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是:《商務館學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為《商務館》);《當代漢語學習詞典》(以下簡稱為《當代漢語》);《漢語8000 詞典》(以下簡稱為《8000 詞》);《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以下簡稱為《常用詞》)及《漢語水平考試詞典》(以下簡稱(漢語水平)。
本文對五本對外漢語學習詞典中就上述提到的10 個常見的話語標記語進行調查,調查從語用信息收錄和語用信息展現(xiàn)兩方面進行。語用信息收錄主要是調查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是否收錄了所調查的話語標記語、是否收錄了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語言信息展現(xiàn)形式主要是調查對外漢語學習詞典使用了何種宏觀和微觀手段來展現(xiàn)話語標記語語言信息。
從調查結果來看,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就收錄內容而言,主要問題是:詞目詞缺失、概念義和語用義混淆及語用信息量不足;就展現(xiàn)形式而言,主要問題是語用信息表現(xiàn)形式單一。
表1 為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內容收錄情況。
表1 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內容收錄情況
從表1 可見:(1)詞目詞缺失:詞目詞缺失是指該話語標記語沒有被所調查的詞典收錄?!懂敶鷿h語》沒有收錄“據(jù)說”、“再說”和“不妨”;《常用詞》中缺失“據(jù)說”詞條。其他三本詞典不存在這種現(xiàn)象。本文中所調查的10 個話語標記語均屬于《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修訂本)中甲、乙、丙、丁四級詞匯中的某一級詞匯,屬于漢語中的基本詞匯,是漢語學習者應該掌握的基本詞匯。如果學習詞典沒有將該詞匯收錄,實屬不該。
(2)概念義和語用信息混淆。概念義和語用義混淆是指釋義中只提供概念義,例證中提供語用信息。概念義是詞匯本身具有的意義,是能指和所指的關系;而語用信息是指詞匯本身所附加的情感義和態(tài)度義。
如“不妨”本身的概念義是“沒什么妨礙”,而它的語用信息則是“一種委婉的建議”。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妨”在口語中的使用,已經(jīng)失去了其概念義,使用的是其語用義,即“委婉地表達建議”。以下是除《當代漢語》之外的四部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對“不妨”的處理(《當代漢語》中“不妨”詞目詞缺失,故在此不談)。
“不妨”:“表示可以這樣做,沒什么妨礙”:不妨試試︱不妨看看︱不妨想一想︱不妨去一次︱不妨學學︱不妨找他一趟︱如果你有什么困難,不妨找領導談談︱這種工作你沒做過,不妨試試︱有時間的話,不妨多看看書︱不妨先跟他商量一下?!?000 詞》
“不妨”:“表示沒有什么關系,可以這樣做”:這是一種新藥,對治胃病有好處,你不妨試試/你不妨把這件事對大家講講,請大家出出主意/咱們不妨先買一點嘗嘗,好吃再買/你不妨多念幾遍,這些生詞就能記住了?!冻S迷~》
“不妨”:(副)可以;沒有什么妨礙。這個菜不太辣,你不妨嘗一嘗︱這件事你不妨當面跟她說︱這是一種新藥,效果不錯,你不妨試試︱這個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不妨再問問?!渡虅震^》
“不妨”:沒有妨礙,可以這樣做。有什么要求你不妨直接對他說。這份工作你不妨試試看?!稘h語水平》
以上四本詞典在釋義中都只給出了概念義“沒有妨礙,可以這么做?!币簿褪钦f無一將其語用義標識出來。通過這些釋義,漢語學習者實在是無法看出“不妨”是用來“提供建議”的。但是四本詞典所提供的例證卻全都是“提供建議”的相關用法。因此,可以確定,對外漢語詞典將概念義和語用義混淆了,或者說還沒有意識到話語標記語的語用義。
(3)語用信息量不足。語用信息量不足是指在釋義或例證中雖提供了語用信息,但是不充分,即語用信息量不足。這一問題在所調查的對外漢語學習詞典里主要體現(xiàn)為義項劃分簡單、語用意義單一。
“不過”作為話語標記語,表達說話人的態(tài)度義,其語用意義至少有三個:補充上文,如“雖然工作很忙,不過很開心”;轉折并加以修正,如“他是脾氣不好,不過人不壞”;強調,如“我們認識也不久,不過半年而已”。五本對外漢語學習詞典中對“不過”的處理如下。
“不過”:1.用在后半句的開頭,表示轉折,對前半句的意思做補充、修正:這種藥效果比較好,不過比較貴︱你買的這件衣服真不錯,不過顏色有點兒深︱今天天氣真不錯,不過有點兒冷︱這個房間不錯,不過電燈不夠亮吧?2. (副)僅僅(強調表較少,比較小):她參加工作的時候不過17 歲,很多事都不懂︱這么漂亮的衣服不過80 塊錢,買一件吧!︱去年我不過50 公斤,今年怎么這么胖了?︱我們不過談了一點兒工作方面的問題,別的都沒談。《商務館》
“不過”:他有女朋友,不過是剛剛認識的?!呐笥颜J識的時間很短。例:我去過紐約,不過只呆了兩天。︱這件衣服好是好,不過有點兒貴。︱他會吸煙,不過吸得很少。︱我有太太,不過現(xiàn)在沒和我住在一起?!懂敶鷿h語》
“不過”:連接分句,表示轉折,比“但是”輕,多用于口語。①用于后一分句,補充或修正上文的意思:這個字我學過,不過一時想不起來念什么了/我沒什么大病,不過是有點兒感冒。②補充、引出與上文相對立的意思:外面下大雪了,不過一點兒也不冷/他嘴很笨,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不過,文章寫得很漂亮。《常用詞》
“不過”:用在后一分句的開頭,表示轉折,對前一分句加以限制、修正。他性子一向很急,不過現(xiàn)在好多了︱試驗失敗了,不過他并不灰心︱病人精神不錯,不過胃口不大好?!?000 詞》
“不過”:用在后一分句開頭,表示轉折。她很想買那套衣服,不過錢不夠。這種藥效果很好,不過很難買?!稘h語水平》
可見,在“不過”的處理上,五部對外漢語詞典在釋義和例證中都提供了語用義,但是,義項劃分籠統(tǒng)、不精細,語用信息量不足?!渡虅震^》提供了“轉折和強調”兩個語用義;《常用詞》提供了“轉折和修正”兩個語用義;《8000 詞》提供了兩個“轉折和修正”;《當代漢語》和《漢語水平》則都只提供了一個語用義,即“轉折”。
“到底”、“再說”及“原來”都含有豐富的語用信息,但是受調查詞典通常只給出了1 ~2 個語用含意。因此,總體來看,對外漢語學習詞典里話語標記語的語用信息量不足。
(4)語用信息量充足。語用信息量充足是指在釋義和例證中都提供語用信息,并且義項劃分詳細。“恐怕”作為話語標記語,表達兩種情感義:猜測和擔心?!渡虅震^》和《常用詞》中“恐怕”處理較好,義項劃分詳細,語用信息充足。
“恐怕”:1.表示估計,常有擔心的意思:恐怕他不會答應我們的請求︱這么晚才回家,恐怕要挨批評了︱太晚了,恐怕沒座位了。2.估計;大概:他恐怕還沒畢業(yè)吧︱今天恐怕要下雨︱他來了恐怕有半年了吧︱你恐怕還沒吃飯吧?我給你拿點吃的來?!渡虅震^》
“恐怕”:1.表示估計、猜測,有“也許、大概”的意思:都十二點了,他還沒來,恐怕不會來了︱你說的恐怕不全是事實吧?︱你剛來一天,恐怕時差還沒倒過來︱天又下大雨了,會恐怕開不成了︱你恐怕還不知道吧,他們倆明天就要結婚了︱他走了恐怕有一個多月了︱我恐怕這輩子也學不會英語。2.表示估計并擔心,有較強的感情色彩:他被車撞成重傷,恐怕活不了幾天︱她的命運恐怕也比你好不了多少︱這兩個國家的矛盾越來越大,恐怕又要打仗了︱他得了嚴重的關節(jié)炎,恐怕再也不能走路了?!冻S迷~》
遺憾的是,被調查的10 個話語標記語中,只有《商務館》和《常用詞》將“恐怕”的語用信息處理得完整、得當。
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表現(xiàn)形式調查情況見表2。
表2 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表現(xiàn)方式
從表2 可以看出,受調查的五本詞典的話語標記語之語用信息的表現(xiàn)手段非常簡單,主要使用釋義和例證,其他微觀手段,如標簽、引導詞、用法說明、參見等等,或者沒有采用,或者使用頻率非常低。如:
幸虧:我的車在路上壞了,幸虧遇到了朋友,幫我送到了修車的地方……《商務館》
看來:依據(jù)客觀情況估計,表示經(jīng)觀察而做出的判斷:看來不反對︱看來很高興?!?000 詞》
再說:連接分句,進一步說明理由或者原因,有“而且、并且”的意思:這本字典不錯,再說也不貴,買一本吧……《常用詞》
其實:他看起來像中國人,其實是日本人→他只是像個中國人,實際上是日本人。人們都以為他在上中學,其實他已經(jīng)是大學生了?!懂敶鷿h語》
看來:表示推論,從已知事實推出其原因(是看起來的簡略式):你精神不太好,看來是夜里沒睡好︱這樣看來他是不會去了。《漢語水平》
只有《商務館》采用了括注來補充釋義,如:“不過:僅僅(強調表較少,比較小)……”
《商務館》采用了“用法說明”,以“注意”的形式出現(xiàn),如:“據(jù)說……注意”中的“據(jù)說”一般用在句子的前面,起提示作用,后面可用逗號表示停頓《商務館》。
《常用詞》中的“注意”和《8000 詞》里的“提示”也都可以看做是用法說明。如《常用詞》中的“不過”詞條和《8000 詞》中的“據(jù)說”詞條:
不過……〔注意〕動詞詞組“不”+“過”,可以出現(xiàn)在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后面表示程度最高:這樣做是再好不過了/你去最恰當不過了?!冻S迷~》
據(jù)說……【提示】用“據(jù)說”時,表示后面所說的事實是傳說,在句中多做插入語,“據(jù)說”本身不能有主語。《8000 詞》
在這些學習詞典中,宏觀結構中的前頁材料、后頁材料和學習專頁沒有一樣被用來介紹語用信息。
從上述調查分析可知,作為十大交際話語之一的話語標記語的語用信息在對外漢語編纂中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從編纂理念上看,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沒有關注話語標記語所附帶的豐富的語用信息;在詞典編纂實踐領域,對外漢語學習詞典沒有將話語標記語的語用信息全面、系統(tǒng)地收錄。
因此,對對外漢語學習詞典的編纂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
宏觀層面:
(1)在詞典的宏觀結構處,即在前頁材料或學習專頁處,設置“話語標記語”學習專頁或專欄,向詞典用戶介紹話語標記語在交際中的重要性。
(2)在詞典的前頁材料處的“用法說明”處簡要介紹本詞典介紹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展現(xiàn)方法。
微觀層面:
(1)與時俱進,研究語料庫。以研究語料庫的真實語料為基礎,精確、細化話語標記語的語用信息。
(2)標簽是常用的詞典微觀手段,節(jié)省空間,而且言簡意賅,建議對外漢語學習詞典設置《話語標記語》語用標簽,讓詞典用戶對話語標記語語用信息有所了解。
(3)增設語域標簽。話語標記語屬于口語詞匯,建議采用語域標簽〈口〉,以節(jié)省空間,且言簡意賅。
(4)采用“語境引導詞”方法?!罢Z境引導詞”多用在多義詞之前,幫助詞典用戶快速查閱多義詞義項。《朗文當代英語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路標”(signposts)、《牛津高階英語學習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的“捷徑”(shortcuts)、《劍橋高階英語學 習 詞 典》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的“引導詞”(guide words)、《麥克米倫高階英語學習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的“義項菜單”(menu)都屬于“語境引導詞”,雖然名稱不同,但作用相同。如《麥克米倫高階英語學習詞典》中“all right”的義項菜單多達6 個:(1)for agreeing to something;(2)for checking agreement;(3)for showing your heard;(4)for getting attention;(5)for admitting something;(6)for saying hello.對外漢語學習詞典中也可以設立“語境引導詞”將其放置在義項前面,幫助用戶快速查詢所需信息,如“不過:1.轉折2.強調……;恐怕:1.猜測2.擔心……”。
(5)使用參見。參見可以幫助用戶了解與詞目詞有關的信息,有助詞典用戶在大腦中構建詞匯網(wǎng)絡。建議在詞典微觀處的話語標記語語詞條末尾增設“參見”,如“不過……參見學習專頁中“話語標記語”專欄。以此來引導詞典用戶從微觀和宏觀角度來了解話語標記語,助其不再“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6)采用“用法說明”。對于一些語用意義多樣的話語標記語如“到底”、“不過”等,應給予專門的用法說明,讓詞典用戶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詞典編纂者從本質上來講可以被稱為應用語言學家〔10〕。詞典編纂者要與時俱進,時刻關注語言學最新研究成果,并將研究成果與詞典編纂相結合。話語標記語之語用信息是外語學習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知識,是其進行順利交際的保證之一,因此,詞典編纂者應將其語用信息收入學習詞典之中,以幫助詞典用戶聽懂并能運用更地道的二語進行交際。
〔1〕K. Meng,S. Stromqvist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1241 -1244.
〔2〕冉永平.國外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4):8 -14.
〔3〕Verschueren,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Limited,2000:187 -199.
〔4〕Hartmann,R. R. K. James,G.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2.
〔5〕東信行.詞典與語用論〔J〕.劉介人,譯.辭書研究,1981,(2):138 -148.
〔6〕黃建華,陳楚詳.雙語詞典學導論(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48.
〔7〕胡開寶,張柏然.論語用學原理在雙語詞典編纂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49 -52.
〔8〕楊文秀,張柏然.英語學習詞典中的語用信息研究述評〔J〕.外語學刊,2005,(3):8 -21.
〔9〕冉永平. 詞匯語用信息的語境依賴與詞匯釋義之缺陷〔J〕.中國外語,2009,(2):32 -39.
〔10〕Atkins B. T. Michael Rundell. The Oxford Guide to Practical Lexicograph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