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是美國佐治亞州的一名青年畫家。在繪畫方面,安東尼很勤奮、很刻苦,可一直沒有什么成就,他感到很苦惱。
一天,他不經(jīng)意將自己的頭像移到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關(guān)》上,驚訝地發(fā)現(xiàn),當(dāng)把蒙娜麗莎的頭像換成自己的頭像時,這幅畫顯得是那么滑稽、可關(guān)。蒙娜麗莎原本安詳、優(yōu)雅的笑容變成了一副苦瓜相,和儀態(tài)端莊的身體非常不協(xié)調(diào)。他想,如果蒙娜麗莎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神情,那這幅畫早就一文不值了,怎么可能成為世界名畫呢?
他又將自己的頭像移動到《圣母與圣嬰》中圣母的臉上。天哪!圣母原本高雅、慈愛的氣質(zhì)已蕩然無存,緊皺的眉頭充滿了厭惡和怨恨的情緒,她懷中的圣嬰如果看到這張臉,一定會被嚇得號啕大哭的!
安東尼惡作劇地又將自己的頭像覆蓋在畢加索的名畫《拿煙斗的男孩》上,畫中那張平和、淡定的小男孩的臉,瞬間變得狂躁不安,拿煙斗的那只手,似乎都在做微顫抖,胸口仿佛在劇烈地起伏著。
看著這些扭曲了的世界名畫,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幾個月后,安東尼在佐治亞州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了一次畫展,作品就是這些“改頭換面”的世界名畫。沒想到,畫展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換成了安東尼頭像的世界名畫,盡管顯得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可看過后卻將人帶入深深的思考中。如果將這些名畫中主角的臉換成自己的,那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有人在留言簿上這樣寫道:面對紛繁的社會,我們變得焦慮不安,這種急功近利的心理從我們的臉部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如果將我們的臉也鑲嵌在這些世界名畫中,同樣也會是這種效果。這張臉,是那么浮躁、焦灼,仿佛看到了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
畫展的成功舉辦,給了安東尼很大的啟示和鼓舞,他開始潛心于繪畫創(chuàng)作中。在無盡的寂寞、枯燥和乏味中,安東尼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和、淡定的心態(tài),稍有焦慮,他就會想起那些“改頭換面”的世界名畫。
安東尼深深地陶醉在繪畫的世界中,他希望有一天,再將自己的頭像放置在那些世界名畫中,他相信自己的臉也會像原畫中那些臉一樣,閃現(xiàn)出平和、淡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