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時尚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斥在人們的物質生活中。時尚雜志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在我國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面對強大的需求中其數(shù)量和種類呈現(xiàn)出快速增長趨勢,其內涵與外延不斷的擴張,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本文從時尚雜志的界定入手,梳理分析時尚雜志的受眾消費心理,以便更好地了解時尚雜志的功能。
關鍵詞:時尚雜志;受眾消費心理
當前,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需求,時尚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斥在人們的物質生活中。時尚雜志作為一種媒介,在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中興起,面對強大需求其種類與數(shù)量呈現(xiàn)出快速增長趨勢。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時尚雜志形成了兩大塊即歐美風與日韓風,其內涵與外延越來越廣,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時尚雜志的快速發(fā)展是受眾需求的產(chǎn)物,由于傳媒能把當今最潮的思路,最時尚的文化通過時尚雜志傳給受眾,讓人們以最快捷的方法得到最多的資訊,從而讓高品位的文化快速、直接的進入到社會的每個階層中,這對傳播時尚觀念起著重要作用。時尚雜志的發(fā)展是在時尚消費的生活和文化傳播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消費至上”的社會中,人們消費的不僅是物品,還包括物品背后的符號意義,這些符號意義構成了消費文化,而消費文化與消費心理是緊密相關的,消費心理是消費者在購買、消費商品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一般來說人的消費心理主要有本能性消費心理和社會性消費心理。對時尚雜志的受眾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時尚品位,而不是這個牌子商品的實用性,因為受眾想用這些牌子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品位、社會地位等,時尚雜志正是這種流行文化滋生的溫床。要了解時尚雜志的受眾心理,必須要了解時尚雜志的界定,分析時尚雜志的受眾,鑒于時尚雜志的范圍較廣,而女性時尚雜志在時尚雜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僅從女性時尚雜志角度進行探討。
一、時尚雜志的界定
時尚這個詞是一個舶來品,來自于英文“fashion”,“fashion”的意思被認為是在某種特定的時間內流行、之后就有所改變的衣著、發(fā)型或是行為方式。這剛好與中文的“時尚”相對應。時尚最穿多用在人們的穿衣打扮上,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時尚的內涵與外延被擴張,被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時尚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時尚可以是一種文化,可以看作是人們追求某種已成為流行文化的行為方式,這樣就提高了時尚的品位。其實,時尚是短暫的,只有時尚不斷的發(fā)展才能真正稱之為時尚。
時尚是消費文化的產(chǎn)物,是消費者在不斷的追求新穎過程中的伴隨品,要認識時尚雜志,就要了解消費文化的進程。消費文化自古就有,發(fā)展到現(xiàn)代是社會消費活動的綜合表現(xiàn),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它是在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上建立的。而時尚產(chǎn)品是引領消費文化的關鍵,在時尚的推動下創(chuàng)造著一個有一個消費浪潮,時尚引領著現(xiàn)代社會的消費心理,讓人們在追求物欲方面欲罷不能,不管如何評價時尚,時尚總是走在最前面,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亮點。時尚雜志是最早誕生在美國,是在強大的需求中產(chǎn)生的,美國的《HAPPER’S BAZAAR》是世界上最早的時尚雜志,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歐美國家的時尚雜志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我國時尚雜志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創(chuàng)辦的是服裝類的雜志,可以說是時尚雜志的源頭,此后時尚雜志的發(fā)展在受眾的需求下呈現(xiàn)出星星燎原之勢,一發(fā)不可收拾。當前時尚雜志還沒有明確的界定,當消費者追求某種流行服飾時,不再僅僅關心服飾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其代表的時尚品位,這為時尚雜志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消費者閱讀時尚雜志可能得到相關的飲食、服飾等方面的信息,但名人所代言的產(chǎn)品,加上她們美妙的身材、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等,向人們昭示著人應該有怎樣的時尚品味,這也為社會灌輸了流行文化的走向。
當前,時尚雜志媒體市場主要分為高端、主流和大眾三個層次,其中高端雜志比較受精英的青睞,如《VOGUE》等,風格多體現(xiàn)出奢飾品。主流雜志多為年輕時尚的白領所青睞,風格上注重時尚、實用指導等。大眾雜志多為學生和藍領一族,這類雜志覆蓋面廣,生活氣息較濃。
二、時尚雜志受眾消費心理分析
國內時尚雜志的興起是受多重因素影響的,如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消費社會的形成等,其中消費社會的形成涉及到消費心理,消費心理與時尚雜志是緊密相關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商業(yè)社會里競爭異常激烈,要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fā)展,就要適應市場變化,了解受眾的消費心理,能依據(jù)其特點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從而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我們要了解時尚雜志受眾的消費心理,就要了解時尚雜志的受眾。
(一)時尚雜志的受眾
1.性別特征
女性消費者數(shù)量龐大,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據(jù)2000年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國有6.12億多女性,將近全國人口的一半。而愛美又是女性的天性,甚至可以說時尚就是為女人服務的。市場上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商品都是由女性來購買的,由于女性的特殊職業(yè)地位,大都扮演著照顧家庭的角色,家庭購買權往往掌握在女性手中。對女性來說,她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也不會對時尚喪失興趣。時尚雜志作為傳播潮流訊息的媒介,自然會吸引女性的眼球,因為它代表著時尚潮流。
2.年齡特征
時尚雜志的受眾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征,消費活動中影響最大的是中青年婦女,尤其以20-5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最多。時尚雜志多為年輕人所追捧,大都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受過良好的教育。尤其對學生來說,時尚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已成為經(jīng)濟推動中一群不可小覷的群體?,F(xiàn)在的大學生除了家長給予的生活費外,還會在閑暇時間賺錢,這大大提高了她們的消費能力。在空閑時間里,她們熱衷于追求新鮮事物和奢飾品,時尚雜志作為潮流的代表,深受她們的青睞。
(二)時尚雜志的受眾消費心理
1.追求時尚、新穎的心理
時尚是年輕的代名詞,年輕人喜歡冒險,充滿激情,思維活躍,反映在消費心理上就是追求新穎,用一些新產(chǎn)品嘗試新的生活,時尚雜志就是在他們的推動下發(fā)展起來的,逐步形成了消費時尚。其實,求新、求美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人的興趣很容易被新刺激所吸引,從而產(chǎn)生探究的心理。
2.張揚個性的心理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注重自我意識,越來越致力于張揚個性,這些行為反映在消費心理上就是購買獨特的商品,這些商品最好能反映出他們自己的個性,代表著他們的與眾不同,而對平凡的、普通的商品,往往會不屑一顧。時尚代表著另類、個性,他們從時尚雜志中捕獲最前沿、最潮流的訊息,選擇最適合表現(xiàn)自己個性的商品。
3.容易沖動的心理
時尚多是年輕所追捧的,對年輕人來說因為閱歷少,對事物的分析還不成熟,處理事情時比較感性,很容易把控不住自己。這表現(xiàn)在消費行為上就是沖動性購買,也即是說購買商品時感情占有很大的地位,只要覺得這個商品是自己喜歡的就會以最快的速度付諸行動。其實受眾沖動的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如求名心理:受眾認為要購買的商品能展示自己的地位,炫富成為主要的追求,用名牌商標來顯示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好勝心理:受眾購買商品時不是為了需要,而是為了與他人攀比,從而在心理上戰(zhàn)勝別人,這種購買行為帶有沖動特征。自尊心理:受眾在消費中為了使自己的消費不被別人看不起,滿足自己的自尊心。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人人都有的,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有消費需要,是否具備這種條件,為了攀比而進行的消費,片面強化了人的消費欲望。模仿心理:一些受眾在購買商品時,并不是出于自身需要,而是在其他消費者的影響下進行的。
總之,時尚雜志在我國的發(fā)展時間不長,還屬于新興產(chǎn)物,時尚雜志在整個雜志行業(yè)中是崛起較快的,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時尚雜志傳遞時尚尋思,引導消費,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著明顯的營銷特征,它們對消費群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時尚雜志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宣揚的消費主義過于美好奢華,為了克服這些不足,時尚雜志要與受眾互動,滿足受眾所需,以更好的時尚文化服務于受眾,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云澤.中國時尚雜志的歷史衍變[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郭奇.時尚雜志的文化品位研究[D].河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