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為一種符號而成為語言的載體時,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語言,同時也是人類意識的反映,它所表現(xiàn)的正是創(chuàng)造這些文字的民族所具有的集體文化意識。在世界上各種形形色色的語言文字中,漢字是非常特殊的一種,其特點在于它同時具有表意的形符、表音的聲符和在語言與意義上都沒有聯(lián)系的記號。
《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是我國語言學(xué)史上的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作者許慎歷時二十余年完成的巨著《說文》,以其首創(chuàng)的部首分類系統(tǒng)全面地解字釋義成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專著。其所依據(jù)的“分部別居,不相雜廁”的偏旁部次編排法對后世字典的編排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說文》中的女部字為研究對象,對說文女部字進行分析之后分類,從而探究女部字背后的文化意義。
《說文解字》是第一本將“女”字單列出來變成一個部首并創(chuàng)建女部字的書,收錄女部字258個(段玉裁增1個,如把散見于它部帶女旁的字統(tǒng)計在內(nèi)還要多出幾個,如安和妥),其中重文13個,新附字7個。到清康熙年間編出的《康熙字典》女部收字733個,當(dāng)代《漢語大字典》女部收880個,與《說文》相較多出三倍多。由古到今,漢字女部字有了大量的發(fā)展,從而使女性世界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女部字的大量出現(xiàn),是社會生產(chǎn)和社會文化發(fā)展的結(jié)果。
一、女部字的分類
要對女部字進行研究,要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將兩百多個女部字作一個大概的分類。以前的很多學(xué)者都做過這項工作,對女部字的分類也有了好幾種不同的看法。臺灣的學(xué)者吳碧貞《從說文解字女部之字看中國文化中的女性觀》將女部字分為4類:1、作為姓氏用的字 2、與婚姻(6個,媒妁嫁娶婚姻)、生產(chǎn)、身份有關(guān)的字 3、為女性所造的專字 4、描述女性特質(zhì)的字(正面、負面)。王甜《從<說文解字>女部字透視女性文化》中認(rèn)為一個“女”字統(tǒng)領(lǐng)以下257字,然后根據(jù)語義分為6類:1.關(guān)于女子“姓氏”,共11字,占總數(shù)4.6%;2.關(guān)于女子“婚姻家庭”,共16字,占總數(shù)6.7%;3.關(guān)于女子“容貌品性”,169字,占總數(shù)71.5%;4.關(guān)于女子“親屬稱謂”,共17字,占總數(shù)7.1%;5.關(guān)于女官女奴,6字,占總數(shù)2.5%;6.關(guān)于女子“名字”,18字,占總數(shù)7.5%。
以上對女部字的劃分主要是根據(jù)意義。朱德熙先生在《語法講義》里主張根據(jù)語法功能來劃分漢語的詞類,于是試圖從女部字的語法功能出發(fā),首先將女部字劃分為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個大類。
二、女部字的名詞
女部字的名詞共計79個,占女部字的32%,其中名詞下又可以細分為三類:
A.姓、氏、號、字等專有名詞;
“姓”總稱下11個姓氏:姜、姬、姞、嬴、姚、妘、姺、娸、、、嬀;女號、女字15個:嬿、妸、婕、嬩、孁、媭、嫽、婤、、姶、妀、妵、妲、奺;專有名字5個:媊(太白上公妻)、媧(古之神圣女)、娀(帝高辛之妃的號)、娥(堯之女的字)、嫄(太國之女的字)。
其中,“姓”除了做名字之外,還可以兼做動詞。
B.稱謂;
稱謂又可以分為一般稱謂和親屬稱謂。一般稱謂有24個:與婚姻有關(guān)的11個,婚(女方家)、姻(男方家)、妻、妃、媲、婦、女、嬪、媾(重婚)、嫠(寡婦)、妣(喪母);表示女師的妿和娒;表示婦官的和嬙;美女義的媛和姼,同時可以做形容詞;有卑下的女子意義的奴、婢和;女性自稱姎;奼(少女)、嫇(年輕的婦人)、媼(老婦)。
女部字的親屬稱謂有14個,分別是表示母親的母、嫗、姁、姐、媞;表示婆婆意義的威和姑,現(xiàn)代漢語中的“威”字具有尊嚴(yán)讓人畏懼的意義,古時婦稱姑為威姑,子稱父為嚴(yán)君,于是“威嚴(yán)”逐漸融合成為一個詞;其它親屬稱謂有姊(姐姐)、妹、娣和媦(妹妹)、、姨(妻子的妹妹)、姪(哥哥的女兒)。
C.其它
余下的女部字名詞9個,始(女之初)、表示生育的嫛和婗、表示女性疾病的娗和婥、嬰(頸飾)、(初見長輩送的禮物)、姅(月經(jīng))還有姿(態(tài)也)。
三、女部字的動詞
女部字動詞共計48個,占女部字的20%。
A.與婚配有關(guān)
宋永培先生提出,《說文》中的釋詞和被釋詞都是成系統(tǒng)的,這一點從女部字的釋詞和被釋詞就可以看出。動詞的首先一類就是一系列關(guān)于婚姻的,展示了上古婚配的整個過程,第一步是妁(斟酌二姓),考慮看看雙方是不是合適;然后是娉,《說文》中說“娉,問也”,娉是古代婚禮的六禮之一 —— 即問名,就是男方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表示娉問意義的現(xiàn)在由“聘”字代替,《說文.段注》中有“聘行而娉廢矣”;往后就到了媒(謀合二姓);成功地謀合二姓之后,剩下的步驟就是嫁和娶了,嫁、娶是分別針對男女雙方來說的,女方是嫁,男方是娶,這一說法一直從上古保留到了現(xiàn)在。
B.與女子德行有關(guān)
在對女部字動詞進行分析和分類之后,有一系列的動詞是與德行有關(guān),從而我們可以對我國古代封建男權(quán)社會的價值觀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古代,女性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家族繁衍后代,所以表示生育的動詞有兩個:妊和娠。相配的也有表示生育的形容詞。
在女部字的動詞中有一些動詞是表示女方對男方的隨從和順從,有委、如和娽。其中在《說文》中許慎寫了“委”字委隨,隨從的意義;《莊子·養(yǎng)生主》“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的“委”應(yīng)該是堆積的意思,《戰(zhàn)國策·齊策一》中有“愿委之于子”取“委托”義,很難分辨在“委隨”、“丟棄”、“堆積”和“委托”幾個意思中到底哪些是本義哪些是引申義。
C.其它
當(dāng)然,有一些動詞是表示男性對女性的寵愛和珍惜的,有嬖、、嫪和婟。余下的一些動詞在感情色彩上比較中性,不太好界定,有(說服)、嬗(變)、(稱量)、(減少)、婓(來來往往)還有媿(慚愧)。
四、女部字的形容詞
女部字中最多的就是形容詞了,有117個,占到了48%,近一半的女部字都是形容詞。形容詞初步可以分為三類:褒義詞、中性詞和貶義詞。從形容詞的語義范圍,我們可以對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審美理念和審美標(biāo)準(zhǔn)窺見一斑。
A.褒義詞
女性從古至今都是“美”的代表,褒義詞中最大的一類自然就是與美有關(guān)的詞了,從一般到具體有多達47個,構(gòu)成了一個強有聯(lián)系的語義場。首先是泛泛的形容女性美麗嫵媚的一般形容詞,有:妭、媄、嫷、姝、好、嬮、姣、嬽、娧、、嫙、婜、、媆、嬋、娟、媚、嫵、和嬹。然后是和美麗有關(guān)的細節(jié),有相貌身材、表情還有給人的感覺。相貌身材類的有娃(圓深目),(皮膚白),媌(眉目很漂亮),姛(脖子長),嫢(細腰),嫣(身材修長),娙(修長漂亮),嬛(身材緊實),嬥(直好),婠(體態(tài)好)。表情呢要愛笑和笑起來好看(妗和),會眉目傳情(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眼睛白皮膚愛笑的女孩子從古至今都被認(rèn)為是美的,這一審美觀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最后呢,美麗除了外表之外當(dāng)然還包括內(nèi)在給人的感覺也要美,有:妌(安靜)、嫿(靜好)、姽(嫻靜)、孅(纖細)、嫋、、還有嬬(柔弱修長)、婐、、妓、嬌還有姕(嬌弱柔美)、嫻(文雅)。
此外,女性擔(dān)負著生育后代的重任,和生育的動詞相符的也有關(guān)于生育的形容詞:媰(懷孕的)和(多生的)。
在古代,女性的女紅和舞藝等才能也是評斷女性時很重要的一方面,形容女性舞姿曼妙的有媱和娑,形容女性心靈手巧的有妍、和媮,形容女性很有才華的有和嫧。
前面分析動詞時也說到了,女子的德行是非常重要的,恭謹(jǐn)(嫡、孎、嫇、娕、嫈),順從(、妴、婉、娓、、孌),專一(嫥),忠貞(娹)都被看作是有德的表現(xiàn)。
余下的褒義詞有一系列形容喜悅和開心的,如:娛、媐、媅、娎和。還有形容動作敏捷的嬐,勇猛迅捷的娺,輕盈的、嫖和媥,竦立莊重的孂和婧。
B.中性詞
女部字的中性形容詞只有4個:媻(形容大),姂(婦人貌),姰(男女平等)和婁(空)。
C.貶義詞
形容詞中的貶義詞自然是和褒義詞相對的,首先一類就是和美相對的丑,婎和是一般情況下的丑,是非常丑,然后有一系列具體的形容詞來表達哪些細節(jié)被人們認(rèn)為是不美的,姡(臉丑),(臉短),嬒(皮膚黑)、孃(肥大)、孈(愚憨多態(tài))還有(走路搖搖晃晃)都被認(rèn)為是不美的。性格方面的易怒不悅(嫳、、嫼、媁、)、難過憂苦()和遲鈍(嬯)也是不好的方面。
然后是與有德行相對的沒有德行的形容詞。有德行的形容詞類別相對要少很多,可以看出女性只要恭謹(jǐn)順從忠貞就可以被認(rèn)為是有德了,可是沒有德行的行為除了不恭謹(jǐn)順從(婺、婼、婞、媟、嬻、嫚、嫯)和不忠貞(婬、奸、姦)之外還有非常多,輕薄()、懶惰(嬾)、貪頑()、嚴(yán)苛(嬈)、不肖(娝)、無節(jié)制()、擾亂(妄)和疾言失次()都是無德的表現(xiàn)。
五、文化意義
很多學(xué)者分析了女部字之后會有一個結(jié)論,就是女部字反映了古代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壓迫,是一部男權(quán)話語系統(tǒng),并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fā),談到女性解放之類的內(nèi)容。其實,從女部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和得到的還有更多。
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女部字就像一面鏡子,既反映了上古時期母系社會女性為尊的時代,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以男人為主導(dǎo)的社會中女性的各種面貌,也體現(xiàn)了一種潛在的趨勢 —— 男女平等。
美國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曾經(jīng)繪制過“金字塔型”的一種人類需求層次結(jié)構(gòu)圖。在金字塔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人只有滿足了生存的需求后,才會有更高的需求。在上古母系社會時期,人們只能每天為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而奔波,那時候,因為女性可以生育后代,女性在社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子孫歸屬母親。遠古八大姓皆從女,“姓字從女從生,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通過這些字,人們甚至都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當(dāng)時的場景。進入封建社會,生產(chǎn)力大大提高,人們不再只滿足于生理需求,而可以有條件追求更高的需求,這時候,因為性別上的根本差異,女性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地位再不可與男性同日而語,于是只能被束縛在家中,成為男性的附庸。
在看《段注》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多女旁字我們不認(rèn)識并不是因為后來我們不再使用了,而是換了偏旁。在封建社會中,男性是主導(dǎo)力量,是給予文字意義的參與者和主持者,這些潛在的改變也許連男性自己也沒有注意到。如“嬾”字變成了現(xiàn)在大家熟悉的“懶”,本義和用法都沒變,只是把女子旁改成了人字旁,這已經(jīng)說明了很多了。字形女旁的增損變異,既露出男性理念稍稍復(fù)蘇的求實信息,也映出女性漸漸覺醒的解放意識。
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語言文字所扮演的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M]. 北京:中華書局,1963.
[2]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徐鍇. 說文解字系傳[M]. 北京:中華書局,1987.
[4] 桂馥. 說文解字義證[M]. 上海:中華書局,1987.
[5] 張舜徽. 說文解字約注[M]. 洛陽:中州書畫社,1983.
[6] 朱駿聲. 說文通訓(xùn)定聲[M]. 武漢: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
[7] 王筠. 說文句讀[M]. 北京:中國書店,1983.
[8] 康殷. 說文部首[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1980.
[9] 王甜. 從《說文解字》女部字透視女性文化[J]. 現(xiàn)代語文,2006(6).
[10] 唐雷. 《說文·女部》字的女性主義解析[J]. 太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3).
作者簡介:武娜(1988-),女,云南昆明人,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研究生院2012級漢語言文字學(xu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