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言語交際、政治話語中使用的部分論證策略和手段進行了研究,為了建構帶有論證潛力的政治語篇特有的語言手段體系是本文的研究對象。
關鍵詞:論證;論證策略和手段;信念;政治話語;論證話語;言語作用;效力;語言手段
一、政治演說中運用論證策略的必要性
政治家演說的研究分析能夠揭示出政治演說論證策略和手段(стратегия и тактика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這些論證策略和手段的運用是為了讓觀眾信服。而名人演說的研究,一方面預測未來的政治意圖和行動;另一方面建立更有效的政治演說手段來影響觀眾。這就是政治話語中使用的部分論證策略和手段作為言語交際的研究對象的合理性,更為詳盡地討論了為了建構帶有政論潛力的政治語篇特有的語言手段體系。
政治話語的基本意義在于給觀眾灌輸一種進行正確政治行為或是正確政治評論的必要性,也就是政治話語(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урс)的目的在于激發(fā)觀眾的意向,為論證提供土壤,最終的結果就是使觀眾付諸行動。因此政治話語的效力(эффективность)可以定義政治話語的目的。
政治家的活動有著既定的任務——爭取人民的支持,向大眾傳播一種符合各自利益的信念(убеждения),但是這種信念實現(xiàn)的前提是需要大眾能夠接受并認可這種信念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因為上述任務借助于合理的信念的邏輯證明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夠得以完成,所以政治家需要運用心理情感層面的言語策略和手段。
影響觀眾的思維和行為是政治演說的第一要務。政治家提供大量的邏輯和邏輯外的論證使觀眾信服政治家的信念并按照演講者的意愿去做。演講者的信念誘發(fā)聽眾意識的改變是這種政治演說交際形式的最終目的。
話語范疇重要因素可以分為主題、言語策略、語言手段(языковые средства)。言語策略的研究在言語交際框架內進行。
交際中策略被看作是思維目的和交際手段的定義。政論話語(аргументативный дискурс)的策略包含政治話語,交際從理論和實踐上劃分出以下交際策略:進攻策略、防御策略、中立策略、反擊策略。幾種策略的綜合運用可以加強或是削弱情感反響和信念等級的作用。
如果演說中包含能夠出觸動人們個人利益的問題,那么交際的說服力會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演講者還關注基本的社會問題和價值觀,日常存在的問題更具實用性。
二、論證策略和手段
(一)論證策略:
在論證體系中以下論證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援引權威觀點,大眾心理廣泛認可的研究數(shù)據(jù);
2、依據(jù)無可爭議的真理:法律、文件、俗語、熟語、等等;
3 數(shù)據(jù)作為邏輯論證之一;普京的演說中常常運用這種策略:
政治家在自己的演說中經常運用大量研究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組成、百分比,作為強有力證明經濟增長的論證。數(shù)字是聽眾認可信息的有效機制。但是我們發(fā)展大多數(shù)語篇使用的數(shù)字是與時間、數(shù)量相關,很難做出對比。雖然是援引的數(shù)據(jù)論證卻很不明朗。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shù)據(jù)指標可能是有分歧的。
4、疑問修辭的使用,演講者借助于此種修辭手段激發(fā)觀眾注意力以及著重強調問題的重要性;
5、描述的使用,事實上每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完整的、口頭上易于接受的信息,因為信息具有清晰的結構;
6、構建共識效果;
7、承諾現(xiàn)在的回答提議;政治家常常在自己的演說中觸及相關問題,承諾尋求問題解決途徑或是試圖提議現(xiàn)在的回答。
信念和論證策略常常使用反義的移相:從觀眾的反對中可以看出問題或是目標的優(yōu)勢和不足。借助于評價因素反義的移相獲得效力。這種手段確保從各方面論證問題并且促進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的出臺。
(二)修辭策略
可分出以下修辭策略:
1、重復策略
Мы, что, не имели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сказать о том, что мы делали и о том, что мы будем делать? По сути все сказано. <…>
2、評價色彩的詞匯策略
То, что она проходит спокойно, без вот этих дебатов, без раскачки внутри страны, это говорит не о том, что у нас существует дефицит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дур, а о том, что в подавляющем большинстве граждане России поддерживают избранный и проводимый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курс.
(三)語義策略
語義固有策略通過以下手段實現(xiàn):
1、否定策略。第一 、否定某種現(xiàn)實活動情形,第二 否定自身決議中的思維操作。
2、讓步策略。在妥協(xié)性的決議中體現(xiàn)讓步的策略,為了兩國未來的相互關系和經濟的繁榮。
對于觀眾的情緒,政治家運用情感壓力策略使得觀眾的情緒活躍起來,這種策略在以下片斷中實現(xiàn):運用隱喻、固定短語的修辭手段加強情感表現(xiàn)力。
三、普京演說詞匯-句法手段
為了提升聽眾的信服力,演說家常常使用格言。首先普京注重情感豐富的詞匯,特別是俗語,表達否定評價。在語篇中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各種表現(xiàn)力的詞匯:高雅書面語詞匯 (алтарь, отечество), 科技詞匯(дискуссия, способы), 公文事務詞匯(право, правление), 口語詞匯 (нелегалы, должок, ну), 行話 (загнуться, оттащить), 個別人偶爾使用的詞匯 (поураганить, описывая ситуацию 90-х гг.), 俗語詞匯(свинья, скотина), 引證 (вор должен сидеть в тюрьмек/?Место встречи изменитьнельзя? Глеб Жеглов(В. Высоцкий)).
常常在不同的短語中使用代詞“我們”。與代詞我們相一致的,演講人常常使用代詞“我”強調個人地位。
為了建構觀眾意識中必要的聯(lián)系以及加強演說形象性,使用隱喻、對比、夸張。普京演說的句法手段中需要關注的是倒裝句、省略句、排比句、層遞句和語句反復。
因此研究演說一定程度上包含邏輯論證,基于事實數(shù)據(jù)信息的論證。但是在言語作用(речевое воздействие)中天馬行空的表達式沒有意義的,因為政論演說語篇的前提是最快掌控觀眾的注意,影響觀眾的情緒和意識。
需要強調的是具有心里特征的信念策略是演說語義、結構和修辭得以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得出結論,為了對觀眾產生有效的作用,政治家運用不同的論證手段。這些手段包括詞匯手段(代詞、關鍵詞、隱喻、對比)、修辭手段(論證策略和信念策略)、結構手段(演說有導入、主體和結語)。
論證和信念可以通過不同的自由策略得以實現(xiàn)。為了信念效力政治家使用了不同策略。研究過程中政治話語出現(xiàn)過以下策略:(一)論證策略;(二)語義策略;(三)修辭策略。
總而言之,政論交際的分析能夠確定政治家的地位,設置影響觀眾的策略以及遵循政論的構建結構,用既定的形式影響觀眾的意識。
參考文獻:
[1]Арутюнова,Н.Д. Предложение и его смысл: Лог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Н. Д. Арутюнова. М. : Наука, 1976.
[2]Чудинов, А. П.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Текст] :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А. П. Чудинов. М. : 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06.
[3]王金玲.俄語演講體裁的結構與語義功能[J].外語學刊,2007,(6).
[4]吳貽翼,雷秀英,王辛夷,李瑋.現(xiàn)代俄語語篇語法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楊信彰.語篇中的評價性手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11-14.
作者簡介:封桂佳,女,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