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菌采集確診為藍耳病的病豬肺臟、脾臟、全身淋巴結等病料制作同源組織滅活苗。選取體重相近、有豬藍耳病臨床表現的發(fā)病仔豬120頭,隨機分成4組(3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試驗Ⅰ組:同源組織滅活苗+黃芪多糖注射液;試驗Ⅱ組:豬多價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黃芪多糖注射液;試驗Ⅲ組:黃芪多糖注射液;對照組:不作治療處理。每組30頭。每天用藥1次,連用3 d,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飼養(yǎng)管理。結果表明,試驗Ⅰ、Ⅱ、Ⅲ組和對照組的成活率分別為90.0%、80.0%、43.3%和10.0%。
關鍵詞:豬藍耳?。煌唇M織滅活苗;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2-2869-02
Treatment Effect of Homologous Tissular Inactivate Vaccine against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CHEN Jin-shan,CHEN Jun-jie,LI Ren-feng,WU Yu-ping,GE Ya-ming,AN Zhi-xing,WANG Li-rong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Henan,China)
Abstract: Homologous inactivate vaccine was made from the lung, spleen and lymph nodes tissues which was sterilely collected from the ill porcine diagnosed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120 diseased pig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including a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injected three times a day for 3 days with inactivated vaccine matchin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porcine multivalent immuloglobulin matchin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nd singl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respectively, under same feeding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curing about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treatment groups was 90.0%, 80.0%, 43.3% and 10.0%, respectively.
Key words: pigs’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omologous tissular inactivate vaccine; treatment
豬藍耳病是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的俗稱。其臨床特征是發(fā)熱,皮膚發(fā)紺,高度呼吸困難,妊娠后期發(fā)生流產、死胎和木乃伊胎等[1]。自1996年中國報道該病后在養(yǎng)豬場普遍存在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還沒有較理想的藥物可治療該病。本課題組無菌采取肺臟、脾臟、全身淋巴結等病料制成了同源組織滅活苗,對豬藍耳病進行治療試驗,成活率達90.0%。此方法可供廣大養(yǎng)殖戶和同行們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動物 某養(yǎng)豬戶存欄1 250頭,其中成年母豬118頭,哺乳期仔豬350頭,斷奶仔豬782頭。2011年2月26日斷奶仔豬出現咳嗽,采食量減少。3月3日病豬數量增多,表現為食欲廢絕,呼吸困難,體質下降、消瘦,共計發(fā)病662頭,死亡2頭。母豬出現耳朵發(fā)紺,有36頭發(fā)生了早產、流產。哺乳期仔豬的口鼻端藍紫,消瘦、被毛粗糙,生長緩慢,發(fā)病20頭??偘l(fā)病率為57.4%(718/1 250)。臨床檢查所見:病豬兩耳、蹄部周圍、腹部、臀部等部位呈紅紫色,體溫40.0~42.0 ℃。剖檢5頭病情嚴重的豬,主要表現為肺淤血,淋巴結腫大充血。經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病理剖檢、ELISA方法檢查確診為豬藍耳病。從發(fā)病群體中挑選2頭具有典型癥狀的發(fā)病仔豬,人工放血處死,無菌采集肺臟、脾臟、淋巴結等病料送至無菌實驗室,制作同源組織滅活苗。
1.1.2 試驗藥物 黃芪多糖注射液[天一諾法維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獸藥字(2007)160852712];豬多價免疫球蛋白[吉林省五星動物保健藥廠,批號:獸藥字(2006)070172074]。
1.2 方法
1.2.1 同源組織滅活苗的制備 無菌條件下,將病豬人工放血后采集肺臟、脾臟、全身淋巴結等組織,用1 000 U/mL的雙抗液沖洗表面,除掉筋膜,切成小塊,稱取病料250 g,加入生理鹽水,使干物質占20%~30%,加入高速組織勻漿機中攪拌1~2 min,再以2 000 r/min勻漿4~5 min,用3層滅菌紗布過濾、分裝,向其內加入等量的0.35%甲醛、0.1%疊氮鈉、10%硫代硫酸鈉,38 ℃恒溫箱進行滅活48 h后,于2~8 ℃下保存?zhèn)溆肹2]。
1.2.2 細菌的檢查 將滅活后的同源組織滅活苗接種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 ℃培養(yǎng)48 h,檢查有無細菌生長[3]。
1.2.3 安全性試驗 選擇哺乳期仔豬、斷奶仔豬、妊娠期母豬各5頭,分別肌肉注射同源組織滅活苗2、3、6 mL,同時設對照組,連續(xù)觀察7 d。記錄每天上、下午的體溫變化,食欲是否有異常變化,母豬是否出現流產,注射局部是否出現炎性反應等[4]。
1.2.4 保存與使用方法 同源組織滅活苗于2~8 ℃冰箱中保存3~5個月。使用方法:使用前加入適量的20%鋁膠生理鹽水,哺乳期仔豬2 mL/頭,育成豬4 mL/頭,成年豬6 mL/頭,保護期為90 d[5]。
1.2.5 臨床應用 選取體重相近、有典型癥狀的仔豬120頭,隨機分成3個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每組30頭。試驗Ⅰ組:同源組織滅活苗+黃芪多糖注射液,試驗Ⅱ組:豬多價免疫球蛋白+黃芪多糖注射液,試驗Ⅲ組:黃芪多糖注射液,對照組不作治療處理。每天用藥1次,連用3 d(同源組織滅活苗只注射1次,其他藥物按說明書進行),常規(guī)飼養(yǎng)管理。試驗開始后的1、3、5、7、10、15 d記錄各組病豬的精神狀態(tài)、體溫、呼吸、死亡等情況,計算每組的成活率[6]。
2 結果與分析
2.1 細菌檢查結果
將滅活后的同源組織滅活苗接種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 ℃培養(yǎng)48 h,分別經革蘭氏染色、美蘭染色后鏡檢,未見任何細菌生長。
2.2 滅活菌的安全性
由表1可知,經過對肌肉注射同源組織滅活苗的15頭豬,連續(xù)觀察7 d,每天上、下午測量體溫1次,除有1頭斷奶仔豬體溫在注射后第2天、第3天為39.8~40.0 ℃,其他無異常變化。精神狀態(tài)、食欲未有異常變化。妊娠期母豬未出現流產現象。注射局部也未出現炎性反應。
2.3 臨床應用效果
連續(xù)3 d用藥后不再給藥,主要是加強飼養(yǎng)管理,在第15天統(tǒng)計各組成活數,結果見表2。經過連續(xù)3 d用藥后,試驗Ⅰ組死亡3頭,第5天后其他病豬的精神狀態(tài)、體溫、呼吸等方面的情況已趨于正常,第10天后已經完全恢復正常。試驗Ⅱ組死亡6頭,第8天后病情趨于平穩(wěn)。試驗Ⅲ組死亡17頭,第12天病情趨于平穩(wěn)。對照組死亡27頭,期間病豬精神高度沉郁,日漸消瘦,體溫偏低,呼吸困難,走路不穩(wěn),食欲不振,被毛粗糙、無光澤。從表2中可以看出,試驗Ⅰ組成活率為90.0%,比試驗Ⅱ、Ⅲ組成活率分別高出10.0、46.7個百分點,對照組成活率僅為10.0%,說明采用同源組織滅活苗配合使用黃芪多糖注射液效果比較好。
3 討論
試驗表明,試驗Ⅰ組和Ⅱ組的成活率較高,其中試驗Ⅰ組最為理想。這說明同源組織滅活苗對治療豬藍耳病有較好的效果。通過注射同源組織滅活苗可以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提高其免疫力,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用于臨床預防豬藍耳病的疫苗雖然已在生產中推廣使用,但由于有的養(yǎng)殖戶對該病的認識不深刻,加之個別豬場注射后出現的不良現象,導致該病難以預防[7]。通過本次試驗采取同源組織滅活苗進行治療,治愈率達90.0%;使用前加入適量的鋁膠生理鹽水,可以提高其免疫效果。配合黃芪多糖,一方面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注射同源組織滅活苗引起的發(fā)熱。
在采取同源組織滅活苗進行治療之前,首先應確診,尤其適用于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及二者的混合感染,而其他的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其效果還有待于研究。制作同源組織滅活苗時要嚴格把握甲醛的濃度、用量以及滅活的時間,否則可能引起發(fā)熱現象,甚至死亡[8]。
在規(guī)?;B(yǎng)豬場中,一旦生產母豬感染了豬藍耳病,哺乳期和斷奶期仔豬就非常容易被感染發(fā)病,要徹底治愈相當困難。采用此方法可以達到凈化該病的目的。全群防治時,應先做小區(qū)安全性試驗,一旦出現不良性反應,應停止使用[9]。
同源組織滅活苗可用于本場或者本地區(qū)對該病的防治,但由于安全性因素,生產中未能廣泛推廣。筆者認為,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為了減少損失可使用。
參考文獻:
[1] STRAW B E, ZIMMERMAN J J, D’ALLAIRE S, et al. Diseases of Swine[M]. 9th edition. Iowa: Blackwell Publishing,2006.
[2] 趙 坤,張慧輝,郭東升,等.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組織滅活苗的研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33(7):1238,1257.
[3] 肖長峰,謝春芳,劉成倩,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檢測[J].上海農業(yè)學報,2008,24(4):33-35.
[4] 金光明,楊 倩.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免疫學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31(1):111-114,116.
[5] 韓銀濤,蘇柏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生物學特性[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8,27(1):33-36.
[6] 陳金山,陳俊杰,吳玉蘋,等.同源組織滅活苗對豬圓環(huán)病毒病的治療效果[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30(11):124-126.
[7] 徐 娜,李寶玉,柳紀省,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診斷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13-17.
[8] 伍義行,黃利權,王 芳.豬生殖—呼吸道綜合征(PRRS)的診斷與防制[J].中國動物檢疫,2002(7):42-46.
[9] 郭 威,趙永靜,楊擁軍,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診斷與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0,3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