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緊跟時代的步伐,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就是讓學生掌握信息的傳輸與處理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設計任務,調動學習積極性;利用練習與評價機制鞏固和激勵學生等方面,闡述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興趣;能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就變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因為其生動和直觀吸引著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點,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信息獲取的方式,以及信息傳輸和處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和素養(yǎng),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從而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在剛剛開始,學生都會覺得信息技術就是玩游戲、制圖片,非常好玩,也愿意去學習,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信息技術的滲透,內容變得枯燥,難度增加,學生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學習熱情下降,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吸引學生,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目前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依托教材,立足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Word文檔的應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掌握Word中運用圖片、藝術字和圖形的操作方法,教師可以在計算機上向學生展示幾張制作好的賀卡,賀卡中的圖片、音樂、美輪美奐的字體,都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這時教師再對學生說“喜歡這些賀卡嗎?想不想自己親手制作一張這樣的賀卡送給自己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呢?”在這種情境下,學生很容易就把對賀卡制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再如,教學《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信息》一課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授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欣賞一些美麗的風景圖片,“同學們,因為有了因特網(wǎng),我們可以做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現(xiàn)在就跟著老師去旅游吧?!苯處熣故就昝利惖娘L景圖片,如,黃果樹瀑布、云臺山、海南、日月潭等,并把這些網(wǎng)頁進行收藏,然后要求學生自己查找一些美麗的風景,并把這個網(wǎng)頁進行收藏,然后看看彼此喜歡的地方一樣嗎?通過這個情境的構建,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學習熱情十分高漲。
二、設計教學任務,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作為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Excel圖表修飾》一課時,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張沒有修飾處理的圖表,學生流露出不感興趣的表情,我再展示一張經(jīng)過處理修飾后的圖表,學生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進而我問學生“想不想學習如何把圖表修飾的更美麗?”在學生學習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后,進入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
當然,信息技術教學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任務,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兼顧,在課前把這些任務分給這些小組,讓小組成員通過各種方法先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一些學生主動承擔起“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當然,教師也可以安排幫扶,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都得到知識的鞏固和提升。
三、巧用練習,鞏固信息技術能力
課堂檢測和練習是檢驗教師教學目標完成與否的標準,也是檢查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學生的鞏固練習,使練習能夠真正起到促進學生鞏固提高的目的。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從而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充滿興趣。例如,在講完《圖像的選取》后,可以設計這樣幾個練習:(1)參看例子,做一個效果圖。(2)可利用工具,做出形狀,得到一個效果圖。(3)運用所學知識做一個有主題的合成圖。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會得到練習和鞏固。其次,課堂練習要有實踐操作性。教師設計的練習,要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例如,講完文件移動操作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讓學生移動文件到指定文件夾中的練習,并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最后,練習的設計要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以自己要過生日為話題,要求學生制作一張賀卡。學生對這個練習熱情很高,在實際操作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使自己的賀卡越來越漂亮。
四、利用評價機制,促進學生進步
只有通過評價才能把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評價方法也分成好多種形式,但是,這些評價方式無一例外都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內評價、自我評價、小組之間評價、生生之間評價、教師評價等。例如,在講完《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某一主題的演示文稿,并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展示,學生之間互相講評,達到相互促進和提高的目的。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每位教師都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立足學生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具有時代特征的信息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素琴.創(chuàng)設精彩情境,引發(fā)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神奇效果[J].祖國:教育版,2013(5):400-401.
[2]吳竹慧.延時評價,讓信息技術課堂煥發(fā)光彩[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9):6.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開明中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