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已實施多年,作為歷史老師要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才能推動歷史課程教學改革。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歷史教學進行了思考。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探索
在初中歷史新課改教學中如何才能實現(xiàn)效果最大化,只有不斷地去實踐總結(jié),我們才能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體現(xiàn)歷史教學的價值,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一、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鼓勵情感交流
在初中歷史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歷史場面,其中“戰(zhàn)爭場面”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場面。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將這些場面照本宣科地讀一下即可,而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歷史教學,應注重再現(xiàn)當時的歷史場景,用生動的語言將當時的場面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的“黃海大戰(zhàn)”時,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生動語言:“‘致遠艦’船身多次中彈,最后不幸被魚雷打中,全艦將士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在即將沉沒之時,隨從扔給鄧世昌一個救生圈,希望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他卻擺手拒絕,絕不偷生,這時他養(yǎng)的‘太陽’犬,叨住他的肩膀,不讓他下沉,鄧世昌毅然抱住愛犬,一同沉沒在黃海之中?!边@種形象動情的語言表述,有效渲染了課堂氛圍,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二、表演歷史劇,提高教學效果
組織學生進行歷史劇的表演,有助于創(chuàng)設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參與歷史表演活動,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新航路的開辟”時,可以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哥倫布和他的助手,然后模擬表演他們登上美洲大陸受到印第安人熱情接待的場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主要性質(zhì):新生資產(chǎn)階級為積累原始資本進行血腥的殖民掠奪。這種模擬表演也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加強自學指導,培養(yǎng)自學能力
現(xiàn)代教學著重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自主學習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學會查找資料,資料是進行探究學習的基礎,詳細準確的資料可以讓探究學習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引導學生掌握查找資料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小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藝術(sh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周嵩,徐旭陽.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歷史教學改革[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5(07).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