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活動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主動性的空間。結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踐,談了幾點教學技巧。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策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只有講究教學技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我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為例,簡單談幾點教學技巧。
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意思是說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相互交流,就必然導致知識的狹隘,見識的短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團隊意識。例如,在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可以先組織學生搜集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及受污染狀況。然后將學生分為4組,引導學生調查本地的水資源情況,并完成調查報告。教師要從旁協(xié)助,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
二、加強教學手段直觀性,加深學生的印象
直觀的教學方式適合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要加強教學手段的直觀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例如,在講解有關吸毒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畫面為學生展示吸毒者吸毒前后的對比照片,讓學生產生更直觀的認識,了解吸毒的危害。又如,在講解人生價值觀的內容時,可以通過舉實例加深學生的認識,有的人并不富有,但在關鍵時刻卻能慷慨解囊,幫助那些比自己更貧窮的人;有的人非常富有,卻自私冷漠。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取向問題。
三、采用激勵評價,增強學生的信心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也曾說過:“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币虼?,我們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給予他們希望,采用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知識的自信心。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給出的激勵性評價,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付出的努力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以更好的心態(tài)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
總之,我們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實施素質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胡恒河.初中政治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對策探究[J].文教資料,2011(27).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