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成熟種子為試材,采用正交試驗設計分析育苗基質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4個因素對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的最佳基質配比是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3∶1∶3∶4,種子萌發(fā)率達93.4%,珍珠巖和腐殖土對種子萌發(fā)率有顯著影響,蛭石和草炭對種子萌發(fā)作用不顯著;滇龍膽漂浮育苗幼苗生長的最佳基質配比是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2∶1∶3∶4,幼苗高、根長及莖葉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幼苗根干重極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為(0.281 9±0.001 4) g。
關鍵詞: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漂浮育苗;基質
中圖分類號:Q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720-03
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是龍膽科龍膽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堅龍膽、蘭花根、青魚膽、龍膽草等[1]。滇龍膽是傳統(tǒng)中藥材龍膽的重要來源[2],以根及根莖入藥,具有清熱瀉火、健脾、保肝、殺菌等作用。滇龍膽是云南道地藥材,據(jù)報道[3]僅在云南年需求量就近1 000 t,野生資源是藥廠的原料來源,長期的無序采挖導致野生種質資源瀕臨滅絕,滇龍膽已經(jīng)被列為野生藥材物種國家三級重點保護的瀕危物種。
種子育苗標準操作規(guī)范是開展滇龍膽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規(guī)范化種植的關鍵技術,是藥材栽培高產(chǎn)、優(yōu)質、安全的重要保證,也是解決藥材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目前,國內關于龍膽種子育苗的研究已比較深入,趙敏[4]對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東北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和龍膽草(Gentiana scabra Bunge)的全露地育苗技術進行研究,建立了龍膽種子育苗標準操作規(guī)范。本項目組按照前人研究的方法[4]進行滇龍膽全露地育苗試驗,種子萌發(fā)率不到20%,不能滿足滇龍膽栽培的需要,因此,本試驗按照植物種子漂浮育苗的試驗方法,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研究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對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以期篩選出滇龍膽種子漂浮育苗基質,為滇龍膽種子育苗標準操作規(guī)范、GAP規(guī)范化種植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滇龍膽種子于2011年采自云南省云龍縣關坪鎮(zhèn)藥材種植基地。
育苗基質和漂浮盤由大理州煙草公司烤煙漂浮育苗材料廠提供,基質由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混合而成。試驗于2012年6-10月在大理學院藥物研究所溫室進行。漂浮池規(guī)格為380 cm×140 cm,池高14 cm,池底鋪雙層聚苯乙烯塑料薄膜,水深8 cm,漂浮盤規(guī)格為52 cm×33 cm、160穴。
1.2 試驗設計
1.3 測量指標和方法
播種后每天記錄種子萌發(fā)情況,以子葉突破基質作為種子發(fā)芽標準,播種30 d時統(tǒng)計種子萌發(fā)率,萌發(fā)率為子葉突破基質的種子數(shù)占播種種子數(shù)的質量分數(shù),統(tǒng)計結束后間苗1次,每孔留1株健壯的幼苗。間苗90 d后測定幼苗生長各項指標,各處理隨機抽取12株幼苗,用直尺測定苗高、根長,用電子分析天平測定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每處理3次重復。
種子萌發(fā)率用正交設計助手Ⅱ軟件進行分析,苗高、根長、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率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2可知,當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3∶2∶1∶4時,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率最高,達到92.6%。從R值大小分析各因素對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率影響的主次順序依次是因素D、因素A、因素C、因素B,即腐殖土對滇龍膽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最大,珍珠巖次之。
2.2 不同基質配比對滇龍膽漂浮育苗幼苗植物學性狀的影響
不同基質配比對滇龍膽漂浮育苗幼苗植物學性狀的影響結果如表4所示,滇龍膽種子萌發(fā)為子葉出土型,播種20~30 d后胚芽突破種皮萌發(fā)形成子葉,子葉出土后胚根開始生長,從子葉形成到小十字期需要40~60 d,這段時期根生長較快,莖葉生長極其緩慢;小十字期后莖葉、根生長較快,再經(jīng)過20~30 d生長成為可供移栽的漂浮苗。經(jīng)過不同配比的基質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正交試驗結果分析可知,滇龍膽漂浮育苗幼苗生長的最佳基質配比是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2∶1∶3∶4,此時幼苗苗高、根長、莖葉及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幼苗根干重極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為(0.281 9±0.001 4) g。
3 小結與討論
漂浮育苗技術具有出苗率高、種苗生長一致、容易移栽等優(yōu)勢,漂浮育苗技術在我國烤煙育苗應用上取得了重大進展[6]。但是,漂浮育苗技術在中藥材育苗上應用的研究報道較少。
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質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對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較大,滇龍膽漂浮育苗種子萌發(fā)的最佳基質配比是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3∶1∶3∶4,驗證試驗種子萌發(fā)率達93.4%,珍珠巖和腐殖土對種子萌發(fā)率有顯著影響,蛭石和草炭對種子萌發(fā)作用不顯著;滇龍膽漂浮育苗幼苗生長的最佳基質配比是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2∶1∶3∶4,幼苗高、根長及莖葉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幼苗根干重極顯著高于其他基質配比。
以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2∶1∶3∶4作為育苗基質,種子萌發(fā)率為92.4%,略低于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3∶1∶3∶4的配比。但是,綜合考慮種子萌發(fā)率及幼苗生長情況,仍以珍珠巖∶蛭石∶草炭∶腐殖土=2∶1∶3∶4作為滇龍膽種子漂浮育苗基質,通過每穴中播種3~5粒種子,以穴為單位統(tǒng)計種子萌發(fā)率,均可達100.0%。種子萌發(fā)后每穴留生長健壯的一株幼苗,可以滿足育苗和生產(chǎn)需要。而有關滇龍膽N、P、K等土壤肥料對幼苗生長特性及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中國植物志62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00-101.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64.
[3] 李智敏,劉 莉,李晚誼,等.滇龍膽的藥用資源研究與開發(fā)進展[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S1):485-487.
[4] 趙 敏.龍膽草全露地育苗技術的研究[J].中草藥,2003,34(8):757-759.
[5] 明道緒,王欽德,耿社已,等.生物統(tǒng)計附試驗設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2.303-317.
[6] 彭細橋,吳踐志,陸中山,等.我國煙草漂浮育苗技術應用現(xiàn)狀、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方向[J].中國煙草學報,2010,16(3):90-94.
[7] 姜躍麗,師進霖.不同肥料種類對洋桔梗漂浮育苗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12):42-44.
[8] 王恒璽,秦小萍,唐嘉義.燈盞花漂浮育苗技術新探[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8,24(6):284-286.
[9] 楊美權,楊維澤,趙振玲,等.滇龍膽種子萌發(fā)特性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5):556-558.
[10] 東 林,李海峰.植物激素對堅龍膽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12):7100,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