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余,中學正高級教師,現任云南省臨滄市第一中學校長。先后在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初級中學、完全中學和教育局工作,曾任副校長、校長、教育局局長等職務;曾獲市級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校長等榮譽,享受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和省政府特殊津貼;有多篇論文在省級、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
課堂筆記是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以紙張為載體、以筆為工具,對聽講、觀察和思考內容的記錄,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手段和學習方法。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做筆記的重要性,解決思想上的問題,進而掌握做筆記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成績。
一、明白為什么記——解決思想問題
學生不想做課堂筆記,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做筆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開學第一課就要使學生明白做筆記的諸多益處。
眾所周知,是否會做筆記對高中學生是至關重要的。于學習層面,高中知識跨度大,思維層次高,學生在課堂上對許多新授知識短時間內是無法透徹理解的,因而先把知識點、思維過程記下來,課后再去咀嚼、反芻就成為學生學習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了。尤其是進入期末復習或者高三復習階段,很多學生就會發(fā)現,一本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框架完整、內容翔實的筆記,對于他們迅速把握重點、理清知識體系、理解學科邏輯、構建解題思路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性格層面,若一個學生能夠扎扎實實做筆記,不厭其煩地完善筆記,也有利于其勤勉、踏實學風的形成。除此之外,做課堂筆記還有以下益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促進大腦開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記為日后復習留下依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終身學習服務;有助于學生抓住難點、重點和主要方法,便于課后再次回味教師的思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深化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眼、耳、腦、手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培養(yǎng)和提高其感知、記憶、思維及寫作的能力。
當然,善于做課堂筆記和用課堂筆記最顯著的成效就是考試能取得好成績。當學生明白做筆記的重要性后,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掌握具體做筆記的方法。
二、指導怎么記——掌握方法
1.指導學生按學習時間做好三種筆記
一是預習問題筆記。預習一般是在課前進行的,但是現在高中學生缺少課前預習時間,因此預習就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學生預習就要求有預習的痕跡。教師可指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完成預習筆記,預習筆記是課堂筆記的前身。
二是聽課筆記。顧名思義,聽課筆記就是學生對聽講、觀察和思考內容的記錄。從課型上看,新授課、專題課、試卷講評課與復習課目的不同,因而做筆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新授課的筆記多記錄在課本上,專題課、試卷講評課和復習課的筆記多記錄在筆記本上。上課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指導學生完成不同內容的筆記。
三是錯題筆記(反思筆記)。這種筆記意在指導學生課后對課堂筆記進行閱讀整理,并在空白處進行校對、補充和反思,對典型錯題歸類并分析。反思筆記是課堂教學的后延。
學生做好這三類筆記,會使自己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段的學習成為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活動。
2.指導學生根據載體和知識點做好兩種筆記
(1)統一形式,確定載體
形式是內容的載體,要求不統一,難以檢查落實。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兩類筆記,即課本筆記和筆記本筆記。顧名思義,所謂課本筆記就是將筆記內容寫在課本或教輔上,筆記本筆記則是用專門的筆記本記錄學習內容。筆記本筆記至少應包括預習問題筆記、專題筆記、錯題筆記三個板塊。
(2)掌握方法、明確內容
一是課本筆記。做課本筆記,常用眉批、夾批、旁批、側批、尾批和圈點勾畫等方法,本文重點介紹圈點勾畫法。圈點勾畫法又稱符號法,此法既可用于預習筆記,也可用于聽課筆記,還可用于反思筆記。它主要用符號來標注文本中的重點、難點、盲點、疑問點、重點句及精彩句。圈點勾畫法一般要配合前面五種方法來用。運用此法的關鍵是要教會學生使用常用圈點勾畫的符號,一個班級所用符號應相對統一。常用的符號有:①圈點:一般黑點(·)用于關鍵詞語;畫圈(○)用于表示有疑問或疑難的地方。②標號:對號(√)通常表示贊同和肯定;錯號(×)表示否定,問號(?)表示疑問;嘆號(!)表示贊賞;三角形(△)表示此處還需要作進一步思考;星號(★)則表示這個地方很重要。③畫線: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關鍵語句時可用直線(—),特別重要的句子可以使用雙橫線(=),遇到有疑問的句子時可在下面畫上波浪線(∽),遇到精彩的語句可以用上連環(huán)線(≈)。
二是筆記本筆記。做筆記本筆記,可讓學生將一本較厚、較大的筆記本分三份,按預習問題筆記、專題筆記、反思筆記(錯題筆記)分類,每個板塊各用一份。
我認為,教師可指導學生將預習思路理成以下問題:這章節(jié)我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我要完成哪些任務?需要哪些資料?我的任務采用什么形式完成?學生理清預習思路后,要把自己讀出的問題寫在預習問題筆記本上。具體要求:每章節(jié)所提問題不少于3個,且越多越好;用“1、2、3、4、5”在題后括號內標明問題難度系數;用鉛筆對所提問題進行猜答;正課時注意教師和同學對這些疑問的解答,并將內容補充到預習問題筆記本上;如果疑問在課堂上得不到解決,課后再找老師釋疑。做預習問題筆記,應著重指導學生掌握活頁筆記法。學生可用活頁筆記本做筆記,其殼像文件夾,其紙張就像文件,若用一般筆記本記錯了或順序顛倒了不易改正,而活頁筆記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且這種筆記本可自加紙張,可將一本書上的內容統一整理在一起,方便使用。
有些教學內容記在課本上不便于復習,特別不利于高三綜合復習,所以應指導學生按高考考點在專用筆記本上做筆記。要求學生把專題筆記按考點、知識點分類筆記,無論是新授課、復習課,還是試卷講評課、練習課,都要求學生隨時準備好筆記本,涉及到相應板塊的知識點應及時記錄補充。具體教學中,除圈點勾畫法外,應著重指導學生掌握主副版式筆記法??蓪⒐P記本中每一張左側3/4作為主版,記錄聽課內容;右側1/4留白,此處作為副版,用于補充細節(jié)或寫自己的理解、引申和總結,給自己充分的思維發(fā)散空間。
為使學生養(yǎng)成考試后認真總結、反思、分析的好習慣,要指導學生做典型錯題筆記,內容包括考點、錯誤原因、補救措施。如果是同種類型題和考點反復出錯,則要求學生在此題后面計“正”字,提醒自己不要再犯此類錯誤。做錯題筆記應著重指導學生掌握剪貼筆記法。將筆記本分為幾部分,每部分一種題型(此法要結合主副版式筆記法),每次訂正完試卷后,就把錯題剪下來粘到主版部分,在副版寫出此題的相關考點、錯誤原因、補救措施,再補充一些相關變式題。這樣做,能有效深化學生對此類題型的認識,是強大的糾錯、糾偏手段。
三、知道記什么——懂內容
掌握了筆記方法后,學生還得弄清筆記記什么內容,不是教師講的所有內容都要記下來,要注意取舍,筆記主要記重點、難點、盲點、規(guī)律和方法等。
記提綱一目了然。學生要把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則、原理等記下來,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還可以通過查資料來說明。每學完一章、一單元,自己來一次小結,把一章、一單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系統地歸納整理在筆記本上,通過摘抄提綱,既方便復習,也強化記憶,還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歸納綜合能力和自學能力。
記重點有的放矢。概念、原理、規(guī)律、知識點的敘述常常是簡潔而嚴謹的,一個關鍵的字、詞往往隱藏著豐富的內涵。因此,在概念、原理、規(guī)律的學習中,學生必須及時把教師在課堂上分析出來的隱藏的部分整理出來,并作必要的記錄。
記疑難追根求源。學習說到底就是生疑、釋疑的過程。在學習中碰到了疑難問題可能不會立即獲釋,這時就應將它記錄在“預習問題”筆記上。如果長期堅持下去,就可編制出針對學生個人具體學習情況的“問題集”。大家可經常翻閱以檢查自己學習中遺留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勤學好思的學習習慣,優(yōu)化學習品質。
記課外知識信手拈來。當今社會處于信息時代,高中各學科的學習也應適應時代要求,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和科技實際。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應廣泛地閱讀、細心地觀察、認真地思索,隨時采擷信息。
記規(guī)律性知識有法可依。各個學科均有體現學科規(guī)律性的知識,做筆記時應記下這些規(guī)律性知識。以化學為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還原性強弱順序的判定,原子半徑、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等,這些都是記的重點,即使會了,也要進行整理。
記特殊知識有章可循。不同學科知識內容龐雜,歸納時主要考慮的是共性,還有許多特性的知識往往隱含在共性背后,可以說,考試一半是考規(guī)律,一半是考規(guī)律中的特例。規(guī)律好記,但特例就容易忘,一定要特別記下,引起注意。
記典型錯題舉一反三。由于先入為主的影響,第一次做錯了的題,后來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雖然不是相同的題,但是題型一樣,相關的知識和方法也一樣,這是最致命的錯誤。這些題可能分散在好幾章里,復習時一定要把它們挑出來,記在“錯題本”上。這些題就是從不同的側面來考察某個知識點的,把這些題集中起來,就是對這一知識點最全面的復習。學生在復習時有的放矢地瀏覽更正錯題筆記,通過分析錯誤原因,可以使復習更完善,知識掌握更牢固。避免機械訓練,減輕學生負擔,取得舉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記體會標新立異。學生把對教師課上所講的內容經過思考后的體會簡要記下來,如對所學知識悟出的道理,對所訓練的方法悟出的規(guī)律等。
記總結高屋建瓴。會學習的學生總是可以把學習內容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學生不斷思考補充、發(fā)問的過程。而由厚到薄,就是學生善于歸納和總結,明確重點、難點和關鍵,形成知識網絡的過程。因此,指導學生記總結尤為重要。
四、落實怎么用——重實效
筆記做得再好,如果用得不好,也難以發(fā)揮功效。因此,教會、督促學生用筆記至關重要。
注意整理,方便復習。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后整理筆記的習慣。通過回憶,對照課本和筆記,及時增補或刪改相關的筆記,對有些筆記也可以加上編號,分類或摘抄。如對古文學習時特殊的語法現象、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重點虛詞的用法等進行總結歸納,記在專用的筆記本上,以后復習時可以通用。
有的放矢,務求實用。筆記應有利于記憶、理解、消化、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做筆記要為以后翻閱和使用筆記著想,要經常習慣性地問問自己,所記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記憶和理解所學知識,對以后復習是否真的有用?在復習過程中,要留意自己的聽課筆記,看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夠,怎樣做才能更好等,這有利于增強筆記的實用性。
勤檢查、重反饋。學生在做完筆記后不能將其束之高閣。教師要拿出專門時間,領著學生“?;丶铱纯础?,否則很難發(fā)揮課堂筆記的重要作用。這就既要求學生要勤,也要求教師要勤。在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階段后,教師要帶著學生進行筆記復習,讓學生回到記錄中,檢視自己當時的學習過程,進行階段性的復習和自我評價。這種檢視與課后回顧作用不同。由于學生已完成了這部分內容,此時他們就能夠從一個較高、較完整的角度來看自己當時都做了什么、產生了哪些疑問、為什么當時得出了不完整的結論等。因而,課后勤檢查學生做筆記的情況、注重反饋是非常重要的。
五、注重技巧、養(yǎng)成習慣
在具體教學中,要保證學生課堂筆記的質量,必須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點撥。
抓緊時間,掌握方法。學生記筆記要把握時機,注意方法。一是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時,要抓緊時間搶記;二是教師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擠時間速記、簡記;三是下課后,要盡快抽時間補記。
遺漏之時,保持平靜。教師授課速度較快時,部分筆速慢的學生可能記不下來,教師要告訴學生,此時切忌急躁,可在筆記本中留下空白,接著聽后邊的課,課后再與同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補充完善,切不可因記不下筆記而影響整堂課的學習。
聽記結合,聽主記輔。做筆記是聽課的輔助,不能因此影響聽課,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概括。
字跡清楚,加快速度。指導學生記筆記,要特別注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無論用何種字體做筆記,字跡都必須清楚,如果字太亂,就會給后續(xù)復習帶來麻煩;還要掌握適當的書寫技巧,注意手指手腕發(fā)力均勻,加快書寫速度;常用的字詞可以用符號表示,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
記關鍵詞,課下補充。如果內容一下子記不下來,可先記下關鍵的詞語,留下框架和空格,課后再想辦法補充。
隨堂筆記,切忌抄襲。有的學生懶惰,自己在課堂上不做筆記,課后去抄別人的。這不利于鍛煉自己的總結綜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筆記才會有學習的效果和意義。
不同顏色,區(qū)分異同??芍笇W生根據不同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筆做筆記,暫時弄不清楚的內容用藍色標示,確定的內容用黑色標示,教師講解訂正內容用紅色標示;眉批內容用黑色,夾批、旁批內容用藍色、紅色,尾批內容用黑色,側批內容用紅色。這樣,學生復習時可根據字的顏色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知識點,提高復習效率。
條理清楚,規(guī)范統一。條理清楚是指課堂筆記的內容要有條有理,層次分明。一般說來,不同的問題要分段寫,問題之間要留空。也可以在上、下底邊或兩側留空檔,便于以后補記遺漏的知識和新認識,重要的概念、原理、論點、論據、公式等應各占一行,關鍵詞和非關鍵詞應盡可能用不同的字體或顏色書寫。規(guī)范統一是指做筆記時的數碼、符號、字母等要規(guī)范,格式要統一。
簡明扼要,詳略得當。簡明扼要是指筆記要語言精煉、簡單、明了,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詳略得當是指筆記不能不分主次,什么都記;也不能記得過于簡單,導致難以發(fā)揮筆記的作用。
(責任編輯 劉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