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醫(y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

      2013-12-29 00:00:00熊麗萍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3年4期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中醫(yī)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1.3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4-0080-02

      慢性盆腔炎系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多為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延誤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延誤治療所致。主要癥狀為下腹或腰部酸痛,常伴有月經不調和帶下增多。該病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還會繼發(fā)痛經、不孕、異位妊娠等。近年來,由于人工流產等宮腔操作的增多以及不潔性生活的影響,患病率更有上升的趨勢。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藥保留灌腸對本院就診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了治療和專業(yè)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資料

      為2011年1月~2013年1月到本科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7例,年齡20~51歲,40歲以下44例,40歲以上23例。

      1.1 診斷及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1]病史:大部分患者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或有沙眼衣原體、解脲衣原體等生殖道感染史。癥狀:有慢性盆腔疼痛癥狀如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于勞累、性交及月經前后加劇。體征:婦科檢查子宮增大、壓痛,活動受限;單側或雙側附件增厚、或條索狀增粗、或有囊性腫物,有壓痛。B超檢查:子宮可增大;輸卵管一側或雙側增粗,或附件區(qū)有囊腫,或伴有子宮直腸凹積液。

      1.2 排除標準 妊娠或近期準備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急性盆腔炎病情嚴重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嚴重原發(fā)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婦科腫瘤患者。子宮內膜息肉、功能失調性出血、異位妊娠所致的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

      2 方法

      2.1 中醫(yī)治療

      2.1.1 濕熱瘀結證 主癥下腹痛或刺痛,痛處固定;腰骶脹痛;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氣臭。次癥:經期腹痛加重;期延長或月經量多;口膩或納呆;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結。舌脈:舌質紅或暗紅,或見邊尖瘀點或瘀斑,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或弦數。治則:清熱除濕,化瘀止痛。臨床選方:盆腔消炎湯加減(云南名中醫(yī)本院王敏主任醫(yī)師經驗方):銀花15 g,連翹15 g,炒枳殼15 g,制香附15 g,烏藥12 g,炒延胡索12 g,車前子12 g,黃芩15 g,黃柏10 g,白芍18 g,薄荷10 g,綠豆18 g,生苡仁18 g,敗醬草18 g,甘草10 g。每天1劑,分3次服,每天200 mL,10 d為1個療程。

      2.1.2 氣滯血瘀證 主證:下腹脹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煩躁;帶下量多,色黃或白,質稠;次癥:月經先后不定期,量多或少;經色紫暗有塊或排出不暢;經前乳房脹痛;情志不暢則腹痛加重;脘腹脹滿。舌脈: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白或黃,脈弦。治則:疏肝行氣,化瘀止痛。隔下逐瘀湯加味,組成:五靈脂12 g,當歸15 g,川芎15 g,桃仁15 g,丹皮15 g,赤芍15 g,烏藥15 g,延胡索15 g,甘草10 g,香附15 g,紅花5 g,枳殼15 g,雞血藤(彝藥)15 g,馬蹄香(彝藥)15 g,白牛膽(彝藥)15 g,小紅參(彝藥)15 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 mL,10 d為1個療程。

      2.1.3 寒濕瘀滯證 主癥: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帶下量多,色白質稀;次癥:形寒肢冷;經期腹痛加重,得溫則減;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經色紫暗或夾血塊;大便溏泄。舌脈:舌質黯或有瘀點,苔白胖,脈沉遲或沉澀。治則:祛寒除濕,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小茴香5 g,干姜10 g,延胡索15 g,當歸15 g,川芎15 g,肉桂3 g,赤芍15 g,生蒲黃12 g,五靈脂15 g,制沒藥6 g,桂枝10 g,茯苓15 g,丹皮15 g,桃仁12 g,馬蹄香(彝藥)15 g,貓爪草(彝藥)9 g,雞矢藤(彝藥)15 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 mL,10 d為1個療程。

      2.1.4 腎虛血瘀證 主證:下腹綿綿作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色白質清??;次癥:遇勞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頭暈耳鳴;經量多或少;經色暗淡或夾塊;夜尿頻多。舌脈:舌質墨淡或有瘀斑瘀點,苔白或膩,脈沉澀。治則:補腎活血,化瘀止痛。杜斷桑寄失笑散加減:杜仲15 g,川續(xù)斷15 g,桑寄生15 g,生蒲黃12 g,五靈脂15 g,川牛膝15 g,雞血藤15 g,沒藥6 g,延胡索10 g,丹參15 g,三棱12 g,川芎15 g,雞矢藤(彝藥)15 g,透骨草(彝藥)15 g,青羊參(彝藥)15 g。

      2.1.5 氣虛血瘀證 主證:下腹疼痛或墜痛,纏綿日久;痛連腰骶,經行加重;帶下量多,色白質??;次癥:經期延長或月經量多;經色黯淡或有血塊;精神萎靡;體倦乏力;⑤食少納呆;舌脈: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苔白,脈沉細或沉澀無力;治則:益氣健脾、化瘀止痛。理中湯加減:黃芪30 g,黨參30 g,白術15 g,山藥15 g,知母10 g,三棱10 g,莪術10 g,雞內金12 g,川芎15 g,當歸15 g,丹參15 g,廣木香10 g,馬蹄香(彝藥)15 g,雞血藤(彝藥)15 g,小紅參(彝藥)15 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 mL,10 d為1療程。

      2.2 中藥保留灌腸 雞血藤20 g,蒲公英20 g,敗醬草20 g,丹參20 g,赤芍20 g,炒元胡20 g,炒三棱20 g,莪術20 g,野菊花20 g。作用:清熱、利濕、補氣、化瘀。藥理實驗證明:丹參能降低全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環(huán);赤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較好的抗炎和解熱作用;敗醬草對多種病菌有抑制作用。每日中藥1劑,灌腸2次,每次濃煎100 mL,溫度39~41度,3 d為1個療程,休息2 d,行下1療程,共4個療程。

      3 護理

      3.1 灌腸的護理 灌腸前病室應清潔、安靜、溫暖。使用一次性灌腸袋,避免交叉感染。囑患者提前排空大小便,避免影響灌腸操作及藥物保留時間。取左側臥位,暴露臀部,抬高10~15 cm,液面距肛門≤30 cm,肛管插入15~20 cm,將藥液緩慢灌入,灌腸完畢,用紗布包囊肛管緩慢拔出,患者膝胸臥位10~20 min,再抬高臀部臥床休息2 h。讓藥物在腸腔保留2 h以上。

      3.2 情志護理 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長期反復慢性的下腹疼痛、月經失調。有的還因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多數患者情緒低落。因此,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重視語言交流。對患者要有耐心、愛心和細心。應主動關心患者,經常深入病房與患者談心。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對疾病的疑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介紹中藥保留灌腸的優(yōu)勢及操作方法,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感,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保護患者隱私,讓患者配合灌腸,紅外線治療。并讓患者保持樂觀情緒。

      3.3 飲食護理 飲食對疾病的恢復很重要,飲食得當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囑患者忌食生冷、寒涼、辛辣的食物。進食富有營養(yǎng)宜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及胃腸道功能良好。

      3.4 做好健康教育 治療期間禁性生活,勤換內褲,保持外陰清潔。指導患者注意經期、孕期、產褥期衛(wèi)生,避免不潔性生活。慎起居。勿為七情所傷,勞逸結合,增強抗病能力。

      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臨床治愈:腰腹脹痛,白帶異常等癥狀消失,婦科檢查子宮附件無異常,B超檢查附件炎性增粗或包塊、炎性滲出物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及B超檢查均提示較治療前各種體征明顯改善或部分消失;有效:癥狀、體征及檢查均有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5 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顯效21例,有效4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4.03%。

      6 體會

      祖國醫(y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多因經行產后,胞脈空虛,攝生不潔,陰部手術消毒不嚴?;蛄苡晟嫠?,久居濕地,感受濕邪,熱毒乘虛直犯陰器、子宮,或因蘊而化熱成毒,或濕熱遏久成毒致病。病在陰器、胞宮、帶脈。中醫(yī)學中,婦人腹痛、帶下病、婦人癥癥等癥多為此病范疇。中藥以辨證論治為核心,扶正祛邪,多途徑給藥,內外合治。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可降低盆腔粘連,減少盆腔炎后遺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生殖健康。在治療過程中,護理配合很重要,有效的護理操作溝通,情志、飲食護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治療效果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74~27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250.

      广宗县| 鹤壁市| 石景山区| 常熟市| 江山市| 南涧| 武平县| 陇西县| 确山县| 天门市| 梁山县| 罗田县| 沙湾县| 舒兰市| 栾城县| 理塘县| 桐庐县| 阿坝县| 桓台县| 伊宁市| 翁源县| 始兴县| 新密市| 美姑县| 临江市| 岳普湖县| 景洪市| 霍山县| 荣昌县| 岫岩| 安泽县| 星子县| 宁明县| 文昌市| 称多县| 关岭| 永济市| 景洪市| 靖州| 万安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