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來自臺灣的短片《夢騎士》都能讓我熱淚盈眶,五個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騎摩托車環(huán)島旅行,用實踐夢想的故事同觀眾一起思考:人為什么活著,為了思念?為了活下去?為了活得更長?只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夢。
追逐夢想不分年齡。有的人到了年邁才開始實踐夢想,有的人一生都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珍妮·古道爾博士已年近八十歲,對黑猩猩進行了長達近五十年的野外研究,至今仍然為了黑猩猩而在充滿喧囂和爭執(zhí)的人群中呼吁奔走:“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世界,可是,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地方,我想,這就夠了。希望,一直在那里?!?/p>
這期我們的專題是關于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兩種處于不同世界的感情,在同一空間和時間內(nèi)會聚,而且不是短暫的交集,而是長久甚至一生的糾纏。龍勇誠從1987年開始跟蹤滇金絲猴,將人生中最寶貴的時段奉獻給了那群美麗神秘的雪山精靈,二十年與滇金絲猴不離不棄的相伴,成就了他的一世情緣;年過六十的雍嚴格,在秦嶺的大山深處,幾十年如一日追尋熊貓的蹤跡,研究并守護著這大自然的寵兒。
能一起長途旅行并不互相討厭的人一定能成為朋友。這是因為旅途中充滿各種的變數(shù)、困境,以及需同享或分擔喜樂悲傷,如果沒有相互的寬容和理解,是很難一起走完旅程的。而和動物一起旅行,則難上加難,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物種,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Megan Lewis,一個對培育良馬和騎馬旅行樂此不疲的65歲英國女人,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之后不久便開始了從北京到倫敦長達八千多公里的征程,在四年的長途跋涉中,她與馬兒們朝夕相處,途中先后換乘幾匹具有獨特性格的漂亮馬匹,它們先后陪伴Megan的隊伍橫跨亞歐大陸,擔負起長途旅行中最沉重的包袱,即便是死傷,也給予憐愛和尊重它們的騎士最溫柔的回報。那年她經(jīng)過中國境內(nèi)的時候,我也曾和一群馬友騎馬列隊在關外迎接過她,當時我確實擔心在她這個年齡,身體以及心態(tài)能堅持走到哪里??伤K于在2012年奧運會開幕式之前抵達終點倫敦,這不僅給所有人帶來了意外,更帶來了鼓舞:至少有人做出了榜樣,我們的馬背生活可以持續(xù)到六十歲不止。
人與動物的感情,并不一定和付出成正比,就像少年派的那只老虎,分別時還是果斷地躍入?yún)擦窒o遺,沒有回頭。我想起那個早逝的旅居阿拉斯加20年的日本攝影師星野道夫,最終還是在俄國堪察加半島死于棕熊的攻擊。星野道夫說:“人,一直在尋找光的旅途中?!卑⒗辜拥谋睒O光,其實就是指引他人生之旅的曙光。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顆蒼老的心,無論通往夢想的路是長是短,從哪里開始從哪里結(jié)束,夢想讓心靈豐富充盈有方向,何時開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