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yǎng)生方法
秋天的本質(zhì)在一個“涼”字,俗稱“秋涼”(編者注:連續(xù)5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小于22攝氏度,才是氣象學上講的秋天。在我國南方,很少有秋涼的感覺;秋天的本質(zhì)不只是“涼”,而且還有燥)正是這種氣溫漸低的“涼”,常常容易誘發(fā)出各種疾病,例如誘發(fā)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膽絞痛、栓塞、中風等病癥。秋天涼冷的氣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緒上出現(xiàn)波動,常表現(xiàn)為乏力,不愉快,失眠,頭暈和易激動等。
秋季養(yǎng)生的基本原則是防涼防燥。可從中醫(yī)所謂的“肺”著手。因為“秋三月,肺氣旺”,肺不但氣旺,也是最易被侵犯的臟器。使肺氣旺而不受外邪之侵,是秋季非藥物性養(yǎng)生的基本方法。
1.咀嚼鼓漱 每天晨起和臨睡前,有如咀嚼口香糖一樣(張大口)作上下顎運動100次。然后閉嘴,舌抵上顎鼓漱100次,使津液滿口,徐徐咽下。反復36回。咀嚼時,顎部肌肉會將滯留在左側(cè)頭部的血液向下牽引,送回心臟,促進血液回圈,抵御秋季涼氣。
2.壓揉承漿 承漿穴在唇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即可感覺口腔內(nèi)會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時,用力壓揉此處十余次,口渴即可消失。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同時可使老人面色紅潤。本法簡捷實用,作為長期保健可以不受時間、場所的影響,隨時應用。
3.輕敲眼眶 肺與大腸相表里,由于秋燥易導致大腸蠕動變慢,形成季節(jié)性便秘。專家介紹一種敲法。只要有規(guī)律地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顴骨四周,就可使腸功能恢復正常。方法:并攏食、中、無名指,以指肚有節(jié)律地輕敲。早餐后10~15分鐘,是大腸最易發(fā)生作用的時間。此時,作幾分鐘的秋季敲法,可立刻產(chǎn)生便意。便通則肺亦強,整個精神狀態(tài)也會明顯改善。
4.“嘻”字功 為古代呼吸鍛煉的呼氣法之一,有“去肺家一切積氣”,“出肺中之濁氣”的健肺功能。方法是在空氣清新處站立片刻,盡量吸入新鮮空氣,稍頓一下,然后口中發(fā)出嘻(xi)音,漸漸呼出濁氣,反復36次?!拔弊忠艨梢郧宸?。對外感發(fā)熱咳嗽、痰涎上涌、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ad25e886b89b7ea8e25dfd9a91a16b4eb6e71d94ed02e020213f5de79e206d89療作用。
(摘自《濟南時報》 文/時輯)
粗纖維食物不一定能改善便秘
便秘是普通人群中最常見病因之一,人群約20%發(fā)病,女性和老年人居多。目前,醫(yī)學界尚未對便秘提出統(tǒng)一的判斷標準。因為人的排便受食物成分、進食習慣、環(huán)境、情緒等因素影響,難以用統(tǒng)一標準衡量。醫(yī)學上通常以排便頻率減少為依據(jù),一般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即為便秘(編者注:便秘主要表現(xiàn)為4種情況:(1)排便次數(shù)少于3天1次;(2)大便干結(jié);(3)大便雖不干結(jié),但排出困難;(4)大便雖不干結(jié),但排后有不盡感)。
便秘可分為梗阻性便秘、痙攣性便秘和弛緩性便秘。梗阻性便秘是因腸道粘連、腫瘤或糞塊等阻塞腸道引起,所以應先治療原發(fā)疾病,去除病因,便秘自然解除;痙攣性便秘是由于藥物、調(diào)味品、吸煙過多或飲用過度的茶、咖啡和酒而引起;弛緩性便秘是由于攝入過少過精,缺乏食物纖維對結(jié)腸運動的刺激,不能產(chǎn)生便意,以及老年人、肥胖者、妊娠婦女等因協(xié)助排便的肌肉無力而影響排便。
如今粗纖維食品越來越流行,各種餅干、面包、麥片等都打上了“粗纖維”的口號。所謂粗纖維,其實就是膳食纖維。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糧食、蔬菜、水果木薯、豆類等。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可以幫助消化,加強腸胃功能,是有益處的,但是吃多了很明顯會因無法消化而造成腹脹。粗纖維食物的利便作用多適用于弛緩性便秘者,此類人多吃粗纖維食物可以刺激腸道,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排便能力,而其他原因所致的便秘者,多吃粗纖維食物反而會導致事與愿違,加重便秘癥狀。
經(jīng)常吃粗纖維食物不僅利于老年人排便,還對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但老年人,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粗纖維食物吃得過多,會促進腸蠕動,進而延長消化吸收的時間,加重腸胃負擔,導致食物難以被完全消化、吸收,還會降低其他營養(yǎng)素的利用率,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
專家建議,老人每天吃一頓粗纖維食物就可,既能保證粗纖維的諸多好處,又不會加重腸胃負擔,主食以粗糧為主,如玉米、白薯等,再搭配一份粗纖維蔬菜,如芹菜、蘿卜等及菌藻類的海帶、蘑菇等。
(摘自《當代健康報》 文/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