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產(chǎn)后乳少三方
一方:河蟹1只,黃酒適量。將河蟹搗爛,黃酒煮熟服用。每日1劑。高血壓及陰虛火旺者忌服。
二方:炒芝麻15克,鹽少許,共研細(xì)粉,溫開(kāi)水沖服。每日1劑。
三方:炒王不留行15克,通草9克,豬板油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不用豬板油,用豬蹄1對(duì)與藥同煎也可)。
主治:產(chǎn)后乳少。
治干嘔方
處方: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
主治:妊娠反應(yīng)、慢性胃病、胃癌初期等引起的反胃吐食或干嘔不止。
治哮喘方
處方:烏賊骨(中藥名為海螵蛸)500克,白糖1公斤。將烏賊骨于鍋內(nèi)焙干,搗碎,研成粉末,加砂糖調(diào)勻,裝入瓶?jī)?nèi)封存。成人每次服15~25克,兒童按年齡酌減,每日3次,開(kāi)水送服。
主治:哮喘。
治痱子小驗(yàn)方
1.把鮮黃瓜切成片,輕輕涂搽患處,每日數(shù)次,幾日便可消退。
2.初生痱子,可取鮮馬齒莧50克,洗凈加水煮10~15分鐘,放溫后用水洗患處,然后撲上痱子粉,忌冷洗或熱燙。
3.取鮮苦瓜一個(gè),將外皮洗凈,剖開(kāi)去籽,將苦瓜切碎搗爛取汁,將汁直接涂在痱子上,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連用2~3天便可痊愈。
4.取大黃10克,冰片3克,放在75%的酒精100毫升中浸泡2~3天后,用以涂搽痱子,既清涼又止癢。
5.每日洗浴后,將藿香正氣水涂搽患處,每日3~4次,有解表、祛熱、除濕的功效,所以對(duì)治療暑夏痱子有良效,再配合止汗爽身粉療效更佳。
胡椒治病五法
胡椒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實(shí),又名古月、玉椒。其味辛,性熱,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下面介紹一些利用胡椒入藥治病的小方法。
治胃寒胃痛:取胡椒10粒,甜杏仁5個(gè),大棗3枚,去核,研成細(xì)末,溫開(kāi)水送服。成人每日1次,兒童酌情減量。
治流行性腮腺炎:取胡椒粉1克,面粉8~10克,溫水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用紗布固定。
治小腿抽筋:取白胡椒20粒,雞蛋殼2個(gè),焙黃研末,分成4包,每次1包,開(kāi)水沖服,每日1次。
治消化不良、食后飽脹、食欲缺乏:取胡椒粉1克填臍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隔日1次。
治齲齒牙痛:取少許白胡椒粉,加少量食鹽,塞入齲齒洞中,能緩解牙痛。
藿香正氣水新用
一、治蚊蟲(chóng)叮咬。被蚊蟲(chóng)叮咬后,立即用藿香正氣水涂搽,30分鐘后可減輕或消失瘙癢感。
二、治痱子。將藿香正氣水加涼開(kāi)水以1比1的濃度稀釋,先將患處洗凈擦干,然后用消毒棉簽蘸藥水涂搽患處,每日2~3次。
三、治癤腫。初起時(shí),用棉簽蘸藿香正氣水涂搽患處,每日數(shù)次,1~2天即可消腫。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夏季癤腫多由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藿香正氣水中所含的紫蘇等成分,有抑制這種致病菌的作用,療效顯著。
四、治肛門濕疹。晚上臨睡前洗凈肛門后涂搽藿香正氣水,半月一療程,有燥濕止癢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