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編寫的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基礎訓練》中有這樣一道題:師生56人到公園游玩,門票每人20元。公園規(guī)定:滿60人可購團體票,每人16元。請你想一想,56人如何買票合算?并簡要說明理由。我認為這是一道“生活化”比較強的數(shù)學題,讓學生動手做這道題。不料因為學生的不同解法競掀起一場不小的爭論,從而引發(fā)了我對“生活化問題”的思考。以下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案:
1.每人20元,56人需要的票價是:20×56=1120(元)。
2.由于滿60人可購團體票,56人購60人的團體票,56人共需要的票價是:16×60=960(元)。
3.邀請其他游客,湊成60人的團體,56人需要的票價是:16×60-4×16=896(元)。
4.按優(yōu)惠價購買60張門票后,將多余的四張票按規(guī)定的票價倒賣給其他游客,不僅可以少花錢,而且可以賺一筆。需要票價的計算方法是:16×60-20×4=880(元)。
當時,我認為這是一道開放性的數(shù)學題,其在于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利用已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所以我對學生以上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都給予肯定??墒?,當我課后跟同行交流此題的教學時,一老師就提出異議,他對第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案發(fā)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認為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訓練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忽略了對小學生人文主義的教育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不自覺中滲透了小學生投機取巧的意識,當然我們國家也明令禁止倒賣車票、門票等從中牟利。聽到同行的這番話,我如夢初醒。是啊,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事實上,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樣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對這道題的教學,我認為可以做這樣的處理:(1)指出第四種方案的不妥之處,讓學生明確不能違反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同時教育學生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2)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其余三種方案,使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到第三種方案是經(jīng)濟實惠而且利人利己的。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作為數(shù)學教師,我們在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化的數(shù)學問題時,應讓學生懂得雖然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多樣性,但千萬不能利用數(shù)學知識投機取巧,這也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吧!
(作者單位 安徽省亳州市青云中校幸福路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