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主:冬瓜
巖齡:七年
所在城市:杭州
房屋面積:四層別墅式住宅,抱石墻建在頂樓,使用面積約120平方米
抱石墻總面積:約100平方米
修建年份:2009年6月開工至9月完工
工程總耗資:鋼架、木方、標準木板、巖點等共五萬左右(人工費用省略,以巖友自己動手為主)。
杭州靖江,位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旁邊的一個農(nóng)業(yè)小鎮(zhèn)。與鄰居赫赫有名的“中國經(jīng)濟十強村”瓜瀝鎮(zhèn)航民村相比,靖江村雖然沒有全國前茅的經(jīng)濟實力,也沒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卻是一幅嶄新的畫卷,村里不見豬圈牛棚,沒有泥濘小道,低矮茅舍更無處可尋。一條名叫“方千溇”的小河沿村而過,村子周邊都是中國花木城的苗木種植基地,在大片苗木環(huán)抱中,一幢幢新的別墅拔地而起。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一說到別墅當?shù)厝丝傄幌拢骸安皇莿e墅,是農(nóng)居!”
恰恰在這里的一幢別墅里有著我們一幫巖友的集體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也誕生了杭州的第一個家庭抱石墻。
一個最簡單的初衷
提供這個抱石墻建造場地的主人是杭州的一位攀巖愛好者,圈子里朋友都叫他“冬瓜”,在沒有接觸攀巖這項運動之前,他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打羽毛球,而且水平也相當不賴,2006年開始接觸攀巖,就被這項獨特的運動吸引了,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種在巖壁上自由攀爬的感覺太爽了!
在家里建抱石墻,并不是為了時髦,也不是為了噱頭。前幾年,杭州連個像樣的室內(nèi)攀巖館都沒有,平時,一幫執(zhí)著的攀巖愛好者只能到位于杭州吳山廣場的一家公司給員工提供的攀巖墻訓練。由于是辦公場所,所以只能固定時間,如周二、周四晚上下班后大家才能去玩,抱石墻三米高,九米寬,一到固定攀巖時間,上面便擠滿了人,很多巖友從那里才知道攀巖運動還有個項目叫抱石。后來因為公司搬遷,這塊我們留下了很多歡樂和汗水的巖壁也被拆除了,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沒有地方可以攀爬,也都夢想著能有一個可以隨時“解個手癢”的地方,冬瓜便決定拿出自己別墅的一層建造一個抱石墻,也可以成為巖友們的一個據(jù)點。
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攀巖墻位于房子的頂樓四樓,樓層最高處約4.2米,除了靠北邊的一小部分區(qū)域作為休息及觀影區(qū),供大家休息時看看攀巖大片,學習學習一些頂級選手攀爬的技巧之外,室內(nèi)其他的墻壁都被設(shè)計成了抱石墻,可攀爬面積約一百多平方米。
由于這個攀巖墻是非盈利性質(zhì),所以我們決定親自設(shè)計,施工,建造。因為我們都沒有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當時杭州也沒有專業(yè)的公司可以咨詢,我就借出去攀巖交流的機會,到上海、北京等一些攀巖運動發(fā)展比較成熟的城市去學習,并考察了解專業(yè)攀巖館的巖壁設(shè)計和施工情況,也和各地的攀巖愛好者交流,如蘇州獨墅湖攀巖館的劉常忠老師、北京的資深巖友老趙等等,他們都給了我非常多的抱石墻設(shè)計、施工意見和建議。得到建議和設(shè)計草圖后,我們經(jīng)過反復討論和溝通,根據(jù)房子的結(jié)構(gòu),最終確定抱石墻的形狀,主要設(shè)置了初學者攀爬體驗區(qū)、大角度攀爬區(qū)。其中靠南邊的兩面墻分別設(shè)計了15度傾斜角和55度傾斜角的巖壁;靠東邊的35度傾斜角的巖壁;西面的巖壁是攀爬面積最大的,4.8米寬,有4.2米高,上半部分為小屋檐。
在基礎(chǔ)搭建的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鋼材,我們決定在不破壞房屋墻壁安全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在墻壁里做了鋼片預埋,后期直接將鋼架焊接在鋼片上用于固定巖板。建造過程中,我們摸索著一步步推進工程,中間也遇到了非常多的問題,由于每塊巖壁的角度均不相同,所以需要一面面的焊接鋼架,特別是在一些夾角處,要讓鋼架做到水平,可以讓巖板與鋼架較好的貼合,前期也出現(xiàn)多次的鋼架重新焊接,耽誤了一些時間。在巖板安裝的過程中,除了一些大面積的巖壁安裝相對比較簡單,一部分多面型的巖壁需要將巖板一塊塊切割下來以后進行安裝,一開始,直接用尺子量好尺寸后進行安裝,結(jié)果不是巖板裁得稍大就是稍小,安裝上后不是縫隙過大,就是安裝不進去,給安裝帶來很大的麻煩,后來其中一位資深巖友高強想到了用硬紙板合在鋼架上,然后用記號筆從里面畫出尺寸,再進行巖板的實際裁割,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安裝的巖板也非常的密實。
巖壁完工后,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始裝點,但是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由于當時在巖板鉆孔的時候我們用的是10mm的鉆頭,巖板背面固定巖點螺絲的四爪螺母敲進去后,沒有用螺絲固定。導致在裝點的過程中非常困難,有時候用力過度,很容易將四爪螺母頂出去,導致該孔報廢,后期只能在裝點的過程中先用直徑11mm的鉆頭將孔鉆大一些,再進行巖點安裝。
一噸鋼材、33張巖板、三千多個孔,整整三個月時間。從材料購買、巖板鉆孔、上油漆、鋼材切割等等工作,除了鋼架的專業(yè)焊接以外,都是巖友親歷親為,從6月份抱石墻開始正式動工到9月份正式完工,在這最熱的三個月里,基本上一有空,一幫巖友就泡在那里,周末全天無休。那段時間基本天黑出門,天黑回家,順便也減肥十多斤。
一堆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
因為巖壁建在家里,不同于那些專業(yè)攀巖館有寬敞的場地,在這里能利用的角角落落都被用上了,比如35度傾斜的那面墻,就被設(shè)計成了扇形,巖壁下面相對較窄,上面部分則像張開的扇子,中間用了多面板進行連接,增加了巖壁上面的面積,這樣的設(shè)計在國內(nèi)也是不多的。
除了這些還有特別之處,巖壁上有幾條由天然的石頭加工后組成的線路,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平時出去野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特別好玩的石頭,千里迢迢帶回來的,天然的各色鵝卵石經(jīng)過打孔后,安裝在巖壁上,定出一條條自然的線路,在室內(nèi)也能享受“戶外”攀巖的樂趣。
一些參考議
隨著近幾年中國登山協(xié)會等相關(guān)組織及全國攀巖館對攀巖運動的推廣和發(fā)展,目前在家里建造抱石墻的巖友不在少數(shù),杭州幾個巖友在家中裝修的時候也考慮建造一面攀巖墻用于訓練。
如果家離攀巖館較遠,也想在家中建造攀巖墻用于訓練的,個人建議在預算及場地有限的情況下,不用建造大面積的,只要一面寬度3.6米左右的可調(diào)節(jié)斜壁就夠了。
注意事項
1. 木板必須要刷上清漆做防潮發(fā)霉處理,刷完清漆后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噴上涂料或者就保持原色。
2. 用來固定巖點的孔最好用直徑11mm的鉆頭打孔,否則裝點非常麻煩。
3. 在鋼架和巖板的中間,需要加一層5mm厚的木方,這樣既方便巖板的安裝,又有防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