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兒子一起看過一部數(shù)字電影《愛麗絲漫游仙境》,這部電影講述了愛麗絲找到自我的故事。電影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帶著自己的使命,雖然完成使命的過程會讓我們感覺恐懼、不敢面對、退縮、害怕等,但當(dāng)我們完成這項使命的時候,就是我們找到自我的時候,也是我們內(nèi)心由弱變強的時候。
做一個好媽媽是我的使命
我們的使命是什么?在我有了兒子以后,我常常思考我為什么會有一個這樣的兒子,上天把這樣一個生命托付給我,我要如何做才能夠讓我的孩子將來幸福地度過一生。
于是,我決定做一位好媽媽。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在我和孩子生活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我要面對學(xué)校教育與孩子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diào),此時的我就像電影中的愛麗絲,那個龐大的教育體系就像那條巨大的龍。電影中愛麗絲獲勝了,而現(xiàn)實中我不可能獲得愛麗絲那樣的勝利,但我獲得的勝利是兒子的健康成長。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放棄與大龍的抗?fàn)?,從來沒有放棄過,我的博客中有一個系列“始終與兒子站在一起”,就記錄下了我的抗?fàn)庍^程。
抗?fàn)幍倪^程讓我思考,也讓我成長,于是我漸漸明白:做一個好媽媽就是上帝賦予我的使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就是完善我自己的過程!
曾經(jīng)茫然的媽媽們
曾經(jīng)與一個媽媽交流,她談到了她11歲的兒子。孩子不愿意學(xué)習(xí),上學(xué)遲到、不做作業(yè),現(xiàn)在老師也不管孩子了。我問孩子有沒有喜歡做的事情,媽媽告訴我說沒有一件事情能夠讓孩子喜歡并堅持做好。我問這位媽媽她為孩子做了哪些努力來幫助孩子,她說她現(xiàn)在先成長自己,完善自己,于是她每天去學(xué)彈琴、唱歌、讀經(jīng)等,等她成長好了,然后再來幫助孩子。我聽后問:“孩子能夠等到你完善了再來幫助他嗎?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你要是10年都沒有成長好,孩子那個時候已經(jīng)21歲了,怎么辦?”媽媽一臉茫然。
還有一位媽媽完全把女兒教給外婆照顧,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下,但媽媽的心不在女兒上,面對外婆每天逼迫女兒吃飯,不吃飯就恐嚇女兒的事情也無動于衷。這位媽媽告訴我她真的不愛孩子,她說她內(nèi)心沒有力量,不知道該怎樣來改變當(dāng)下的局面。我告訴她:“你從來不做照顧女兒的事情,你與孩子沒有情感聯(lián)結(jié),這樣吧,早上起來給你女兒做早餐。”她大呼:“天啊,我得少睡半小時的覺啊!這怎么可以呢?”談到最后,她說:“等我先成長起來,等我內(nèi)心有力量了,我再來幫助孩子吧。”我問:“你什么時候可以成長好呢?”她說:“我也不知道?!?/p>
完成使命需要智慧、勇氣和信心
完成使命——幫助孩子成長,這會打亂我們以往的生活模式和情感模式,會讓我們感到恐懼、害怕、退縮、彷徨、不知所措。如果我們不與孩子進行情感的聯(lián)結(jié),我們就進入不了孩子的情感世界,我們也就不能夠感受孩子和幫助孩子。這樣的聯(lián)結(jié)是在我們每天為孩子所做的點點滴滴、看似雜碎的瑣事中建立起來的!
我們在成為一個母親之前,我們或許真的沒有成長好。我們成為母親后,上帝就給予了我們完善自己的機會。我們的孩子真的猶如上帝派來幫助我們的天使,一旦我們意識到幫助孩子就是完善自己的機會、幫助孩子是天使給我們的使命、幫助孩子是天使讓我們成為真正的母親、真正的母親所具有的母愛是幫助孩子成長和完善自己,母愛的偉大之處才能夠得以彰顯!
所以,母親要完善自己,一定是在完成使命中!完成使命需要智慧、勇氣和信心。
(胡萍 中國性學(xué)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責(zé)編:陳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