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旅行,只要跟你搭話的人,都會問你叫什么名字,甚至問你爸爸叫什么名字。這一切跟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有關。據(jù)印度朋友荷因講,雖然種姓制度已經(jīng)被印度政府廢除,但在生活上,這依然盛行。除了部分改用普通名字的印度人外,很多人都能通過名字讀出他屬于哪個種姓。
“低種姓的人改個婆羅門名字不就行了?”我問?!敖^對不行,婆羅門會殺了他?!焙梢蛘f?!巴鈬藢儆谑裁捶N姓?”我有點擔心自己的地位?!叭绻惨膊逡粋€種姓的話,應該是屬于剎帝利吧?!焙梢蛳肓嗽S久后說。
這種說法估計跟英國人統(tǒng)治過印度有關。在印度的種姓制度里,剎帝利屬于第二高種姓,排列于祭奠階層的婆羅門下面,屬于統(tǒng)治階級或者武士階級。
作為剎帝利的外國人,能享受到很多方便之處。在印度的各大火車站,都有專門的外國人售票處,與混亂又難聞的火車站售票廳相比,外國人售票處簡直就是天堂,不但有舒服的沙發(fā),還有空調,即使是客運高峰期,印度鐵道系統(tǒng)始終都會留出一定比例的配額給外國人,不會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情況。
不過,享受特殊待遇的外國人也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除了住行上被索要更高價格之外,在大多數(shù)旅游景點,外國人買門票的價格都要比印度人高出8至15倍。
“假如一個外國人娶了個婆羅門的印度女孩,那生下來的孩子屬于什么種姓?”我好奇地問。“按照傳統(tǒng)規(guī)定,兩者成婚后,全家會被降級到不可接觸者,此等級屬于不可接觸的賤民?!?/p>
如此看來,在印度生活的外國人要娶個本地老婆,也要慎重判別對方出身才行。
(德牧薦自《看天下》)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