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喜平,孫世坤,陳巖鋒,陳冬金,桑 雷,丁曉紅
(1.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龍巖市通賢兔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福建 上杭 364213)
閩西南黑兔是福建優(yōu)良地方兔。閩西南黑兔對南方高溫高濕氣候適應性廣、抗病力強,具有性成熟早、肉質(zhì)風味好等優(yōu)點。2002年,福建省部分縣市開始認識到閩西南黑兔的市場潛力,并進行保種與選育的初步研究[1-4]。龍巖市通賢兔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種兔場從2002年開始,從本鄉(xiāng)及周邊農(nóng)戶中購進閩西南黑兔進行擴繁,選出全身被毛為黑色的基礎繁殖種兔300多只[5]。從2007年開始,我們與龍巖市通賢兔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家系保種選育和部分種質(zhì)特性研究,以期為閩西南黑兔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提供基礎研究和優(yōu)良種群。
從龍巖市通賢兔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種兔場存欄的閩西南黑兔種兔中,根據(jù)系譜記錄,從90~120日齡后備兔中選出公兔30只、母兔300只,組建0世代基礎群?;A群以公兔為家系,分成30個家系,各家系公兔四代內(nèi)無血緣關(guān)系,每個家系1公兔與10只母兔進行配位,要求家系內(nèi)公、母兔三代內(nèi)無血緣關(guān)系,進行世代封閉、中途不導入外血擴繁選育。
試驗兔30日齡~60日齡,以4只/籠;60日齡~90日齡,3只/籠;90日齡~120日齡,母兔2只/籠。種用公、母兔單籠飼養(yǎng)。20日齡仔兔開始補飼少量仔兔料,每只每天平均20~25 g,28~30日齡斷乳。幼兔30~90日齡每只每天平均飼喂幼兔料50~75 g,90日齡后備兔每只每天平均飼喂后備兔料80~100 g、種公、母兔每只每天平均飼喂種兔料100~120 g,每天飼喂分早、晚兩次,乳頭飲水器自由供水。精料營養(yǎng)水平為DE 10.5 MJ/kg,CP 16.7%,CF 14.3%。三個世代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方法和營養(yǎng)水平相同。
家系內(nèi)選留采用個體綜合指選擇法,世代更換采用家系等量留種法。以公兔為家系,配種繁育后一世代個體,對每個世代的窩產(chǎn)仔數(shù)、產(chǎn)活仔兔數(shù)、3周齡仔兔成活數(shù)和窩重、4周齡仔兔斷乳成活數(shù)和窩重,以及4、10、13周齡個體重,13周齡體長、胸圍、耳長、耳寬進行測定記錄。后備兔選留分2次, 4周齡斷奶時進行第1次選留,要求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生長發(fā)育健康良好;13周齡時進行第2次選擇,在每個家系內(nèi),以13周齡體重、體長和胸圍為個體綜合指數(shù), I =ΣPki/Pk'=0.5P1/P1'+0.3P2/P2,+0.2P3/P3',按I從高到低選留后備個體,組建新世代。隨機抽取3個世代每個家系的母兔前3胎30窩繁殖數(shù)據(jù),公、母兔各100~150只體重、體尺的測定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檢驗比較。
閩西南黑兔性成熟期較早,母兔80~85日齡初次,公兔80日齡開始有爬跨發(fā)情表現(xiàn),性成熟期120~135日齡,母兔適宜初配期140~150日齡,公兔適宜初配期150~160日齡,1年四季均可發(fā)情配種,母兔發(fā)情周期9~15 d,平均12 d,發(fā)情期3~4 d。表1顯示,第3世代母兔前3胎平均產(chǎn)仔數(shù)、活仔數(shù)分別為(6.34±1.87)只、(6.21±1.58)只、平均窩重(280.92±76.1)g,第3世代仔兔3、4周齡窩均只數(shù)分別為(5.72±1.55)只、(5.56±1.28)只、窩重分別為(1501.53±235.7)g、(2229.6±257.6)g,比第1世代有所提高,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1 閩西南黑兔3個世代繁殖性能比較Table 1 The reproduction of Minxinan Black Rabbit in 3 generations
注:*,* *分別表示兩平均數(shù)t檢驗差異顯著(P<0.05),極顯著(P<0.01)。下同。
Note:*,*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nd extre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of t test for the two means,respectively.The same blew.
由表2可知,閩西南黑兔公兔10、13周齡體重第3世代比第1世代分別提高12.7%、10.8%,差異均極顯著(P<0.01);母兔4、10、13周齡體重第3世代比第1世代分別提高10.9%、12.8%、10.4%,差異均極顯著(P<0.01)。閩西南黑兔公兔4至13周齡平均日增重第3世代為14.9g,比第1世代提高12.9%;母兔平均日增重第3世代為14.6 g,比第1世代提高10.6%。閩西南黑兔3個世代內(nèi),公兔4、10、13周齡體重與母兔同期體重相近,性別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從第1世代至第3世代,公兔10、13周齡體重選育結(jié)果提高10.8%~12.7%,差異均極顯著(P<0.01),第1世代至第2世代的第1階段選育結(jié)果提高5.4%~6.2%、第2至第3世代的第2階段選育結(jié)果提高5.1%~6.1%,差異均極顯著(P<0.01);母兔4、10、13周齡體重從第1世代至第3世代全階段選育結(jié)果提高10.4%~12.8%,差異均極顯著(P<0.01), 母兔10、13周齡體重從第1世代至第2世代的第1階段選育結(jié)果提高4.8%~5.2%、第2至第3世代的第2階段選育結(jié)果提高5.0%~7.6%,差異均極顯著(P<0.01)。
表2 閩西南黑兔不同世代體重比較Table 2 The live weight appearance of Minxinan black rabbit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由表3可知,閩西南黑兔13周齡體尺從第1~2世代,選育結(jié)果提高0.1%~4.0%,其中公兔胸圍提高4.0%,差異極顯著(P<0.01),母兔耳寬提高2.9%,差異顯著(0.01
0.05);從第2~3世代, 選擇結(jié)果提高-2.3%~2.2%,公兔體長提高2.2%,差異極顯著(P<0.01)、耳長提高1.6%,差異顯著(P<0.05),其余差異均不顯著(P>0.05)。閩西南黑兔公兔13周齡的體長、胸圍、耳長、耳寬第3世代比第1世代提高3.0%~6.5%,差異均極顯著(P<0.01);母兔13周齡的體長、耳長、耳寬選育結(jié)果提高0.3%~1.4%,差異均不顯著(P>0.05),但母兔的胸圍第3世代比第1世代提高3.6%,差異極顯著(P<0.01)。3個世代體尺選育結(jié)果顯示,公兔耳長、耳寬隨著體長和胸圍的選育增大而增大。
表3 閩西南黑兔3個世代13周齡體尺選育結(jié)果Table 3 The body size of the 13-week old Minxinan black rabbit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由表4可知,閩西南黑兔公、母兔13周齡體重第3世代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15.2%、11.8%,結(jié)果顯示,選育世代有待增加,以降低13周齡體重變異系數(shù),提高群體體重的整齊度。從第1至第3世代,閩西南黑兔公、母兔13周齡體長、胸圍、耳長和耳寬的變異系數(shù),隨著選育世代增加而逐漸下降,公、母兔第3世代體型外貌更加整齊一致(c.v<7.8)。
表5顯示,閩西南黑兔第3世代90日齡的屠宰率、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同第1世代100~125日齡的相比,差異均不顯著(P>0.05),結(jié)果顯示,在飼養(yǎng)管理方法和飼料營養(yǎng)水平相同條件下,繼代選育對閩西南黑兔90~125日齡的屠宰率、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無明顯影響。
表4 閩西南黑兔3個世代13周齡生長發(fā)育變異系數(shù)比較Table 4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13-week old Minxinan black rabbits in 3 generations
表5 閩西南黑兔第1、3世代屠宰性能與肉質(zhì)主要成分(n=6)Table 5 The carcass trait appearance and meat component of Minxinan black rabbit in the 1st and 3rd generations
我國家兔地方品種資源稀少,目前已知僅有四川白兔、福建黃兔、閩西南黑兔、湖南九疑山兔、江西萬載兔、福建白兔、云南花兔,其稀有和珍貴倍受關(guān)注和重視[6],有關(guān)家兔地方優(yōu)良品種的保種和開發(fā)利用,僅見福建黃兔、閩西南黑兔的一些報道[1,3,7-8]。本研究家系內(nèi)選留采用個體綜合指數(shù)、世代更換采用三個世代等量家系、同世代內(nèi)每個家系個體數(shù)相等的繁育方法進行保種選育,以保證各世代有盡可能多的血統(tǒng)。
本研究顯示,閩西南黑兔第3世代公兔13周齡的體長、胸圍、耳長、耳寬比第1世代公兔提高明顯(3.0%~6.5%),隨著體長和胸圍的增大,耳長和耳寬也隨之增大,第3世代母兔13周齡除胸圍外,體長、耳長、耳寬無明顯提高(0.3%~1.4%)。閩西南黑兔公、母兔13周齡體重第3世代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15.2%、11.8%,說明選育世代有待增加,以降低13周齡體重變異系數(shù),提高群體體重的整齊度。從第1至第3世代,公、母兔13周齡的體長、胸圍、耳長和耳寬的變異系數(shù),隨著選育的世代增加,體型外貌更加整齊一致(c.v<7.8)。閩西南黑兔品種的體型外貌主要特征是全身被毛烏黑光澤,耳直立且短、小、厚,選育出的群體要求其體型外貌必須符合品種標準。在今后的選育中,提高公兔體重、體長和胸圍的同時,控制其耳長、耳寬的增加是關(guān)鍵。
閩西南黑兔屠宰性能與肉質(zhì)主要成分測定,第3世代所用樣本為90日齡兔,第1世代所用樣本為100~125日齡兔,基于2007年養(yǎng)殖第1世代時,市場要求閩西南黑兔上市日齡為100日齡以上,至2010年,閩西南黑兔市場暢銷,養(yǎng)殖戶為追求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將商品兔上市日齡提前到90日齡,同時市場也能接受,測定結(jié)果顯示,閩西南黑兔90~125日齡的屠宰率、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無明顯差異,但有關(guān)閩西南黑兔不同日齡與屠宰性能和肉質(zhì)主要成分含量的相關(guān)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盧芳促,田新提,鄭名喜.黑毛福建兔的選育[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4,26(6):5-6.
[2] 石小瓊,黎 英,陳仁河.加速閩西黑毛福建兔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的思考[J].龍巖學院學報,2005,23(3):79-81.
[3] 賴玉瓊.德化黑毛福建兔的保種與利用[J].中國養(yǎng)兔,2008(9):4-5.
[4] 孫世坤,謝喜平,陳巖鋒,等.福建地方家兔肉質(zhì)特性的比較研究[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4(5):429-432.
[5] 謝喜平,陳冬金,孫世坤,等.閩西南黑兔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展望[J].中國養(yǎng)兔,2011(2):19-22.
[6] 潘雨來,王玉龍.我國家兔地方品種的現(xiàn)狀及保護利用[J].中國養(yǎng)兔雜志,2004(2):5-6.
[7] 謝喜平,陳巖鋒,孫世坤,等.福建黃兔保種及創(chuàng)新利用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養(yǎng)兔雜志,2006(6):3-5.
[8] 謝喜平,陳巖鋒,孫世坤,等.福建黃兔專門化父系選育[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4(5):4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