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娟,汪力智
(1.云南紅河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云南 蒙自 661100; 2.云南紅河州國土資源局,云南 蒙自 661100)
綠春縣位于云南南部哀牢山脈最南端。全縣戶籍人口23.09萬人,其中:男性12.16萬人、女性10.93萬人,主要居住著哈尼、彝、瑤、傣、拉祜、漢6種民族。哈尼族人口20.19萬人,占總人口的87.3%,是全國縣市級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在10.93萬的女性人口中絕大多數(shù)為土生土長的哈尼族女性,她們是全縣女性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
綠春縣的哈尼族女性世代生活在大山深處,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在傳統(tǒng)的哈尼族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有哈尼諺語這樣說:“螃蟹不算肉,女人不算人?!蹦信黄降鹊默F(xiàn)象較為普遍,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家庭等方面都處于較低的地位,照顧丈夫和孩子被視為哈尼族女性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綠春縣新寨村是一個純粹的哈尼族村落(全村居民都是哈尼族)。地處綠春縣的最西邊,離縣城較遠,交通不便,到目前為止僅有一條坑洼不平的土路通往村子。電視媒介沒有在這里普及前,外面世界對他們的影響很小,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哈尼族女性,接觸新信息、新思想的機會很少。村里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身的哈尼族女性,大部分沒有自立于社會、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想法。
電視具有形象直觀、通俗易懂等特點,是當前影響最廣泛、受眾最多、最受人民群眾歡迎的現(xiàn)代化傳媒,是對農村最現(xiàn)實、最有效的信息傳播方式,也是百姓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2012年2月6日下午,由國家廣電總局、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聯(lián)合召開的全國“十二五”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全國各級政府和廣電、發(fā)改、財政等部門要進一步切實增強做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把村村通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實現(xiàn)由“村村通”到“戶戶通”,由“村村通”到“優(yōu)質通”,由“村村通”到“長期通”的“三個飛躍”。
云南是全國最早實施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的省份之一。從1989年開始利用衛(wèi)星傳送省臺廣播電視節(jié)目,逐步改變了大面積山區(qū)、邊遠貧困地區(qū)農民群眾收聽不到廣播、收看不到電視的落后面貌,到2010年底,哈尼山寨“村村通”廣播電視覆蓋率已分別達到95%和96%。
到2012年2月,綠春縣新寨村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達99%,電視成了哈尼山寨通往外面世界的便捷橋梁。
世代居住在綠春大黑山鎮(zhèn)新寨村的哈尼族群眾說,“以前村子里有電視的人家不多,也聽不到廣播,很多人不知道國家大事,也不知道我們國家發(fā)展到怎樣的程度,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拔覀兌嗌倌甓疾桓蚁肽芸瓷想娨?,現(xiàn)在終于看上了,哈尼人民隔著大山,也能聽到‘北京的聲音’,能了解到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
此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方法,于2012年1-2月進行。選取了云南省綠春縣新寨村162位哈尼族女性為調查對象,由參加過培訓的學生在回家過寒假期間完成。該調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實際發(fā)放問卷170份,收回問卷162份,有效問卷162份,有效回收率為95.29%。
調查結果與分析:
抽樣調查顯示,96%的哈尼族家庭購買電視的時間是1998年后,85%的哈尼族女性認為收看電視后對她們的思想、生活產(chǎn)生了影響,對就業(yè)觀念的改變影響很大。
圖1 你接觸最多的媒介是?
圖表1顯示,電視是哈尼族女性使用率最高的媒介,83.9%的調查對象表示平時經(jīng)常接觸的媒介就是電視,廣播、網(wǎng)絡媒介的接觸率為0.6%,報紙雜志、手機等使用率也遠遠低于電視。
電視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最重要、普及范圍最廣的傳播媒介。對所抽查的162名綠春縣新寨村的哈尼族女性來說,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最頻繁的大眾傳媒就是電視。如今,電視已成了新寨村哈尼族女性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她們娛樂,了解外面世界、獲取外部信息、提高自我認識的最好工具。
調查顯示,新寨村哈尼族女性中69%的人每天都要看電視(節(jié)目偏向于電影、電視劇、旅游、游戲、晚會等),25%的人視情況而定。85%的女性覺得電視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益處,能從關注的節(jié)目里得到了不少的知識,不同程度地改變了她們的思想、生活,改變了她們的就業(yè)觀念。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走出傳統(tǒng)局限、參與社會活動
電視的出現(xiàn)和普及,給新寨村的哈尼族女性帶來了許多益處,她們通過觀看電視節(jié)目,了解了以前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知曉的人和事,對女性及自我的看法有了轉變,意識到女性也可以做到不依附男人、可以在社會中謀求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參與到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
在被調查162位女性中,57%的人明確表示所關注的電視節(jié)目有給予她們有關女性就業(yè)的啟發(fā),37%的女性則表示啟發(fā)較小,只有2人表示沒有任何啟發(fā)。90后的哈尼族女性普遍認為現(xiàn)在的女性不可以沒有自己的一份職業(yè),她們都在積極尋找就業(yè)的機會。
按照哈尼族傳統(tǒng),女性,特別是已婚婦女在大庭廣眾之下唱歌、跳舞、娛樂,顯得不矜持、沒有禮數(shù),有時,在重大節(jié)日里,允許女性以祭祀的名義娛樂,但很多女性都放不開,害羞,不敢嘗試。現(xiàn)在卻有所改變,如每逢節(jié)日,她們中有些人能夠主動站出來,提議搞些社會活動,響應的女性也逐漸多起來。
2.重視自身價值,追求平等地位
在傳統(tǒng)哈尼族社會中,哈尼族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在政治上無權,完全被排斥在社會政治生活之外。村里大大小小的會議基本上都是由男人主持和參加,各類祭祀活動的“領頭”人從來都是由男性充當;在經(jīng)濟上,女性沒有財產(chǎn)所有權和繼承權,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來源,哈尼族傳統(tǒng)社會里,家庭財產(chǎn)傳男不傳女;在婚姻家庭中,受到民族風俗禁忌的制約,如女性不能在公眾面前翹腳、打嗝、吹口哨或唱情歌,特別是在男人和長輩面前,不能把“尾巴”(哈尼族女性服飾中系在腰上的配飾,用以遮擋臀部)摘下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哈尼族女性自我意識有所提升,她們重視自身價值,積極追求自我在家庭、社會中的平等地位。一些女性通過自己的成功創(chuàng)業(yè),改變了在經(jīng)濟上依附男性的境況,同時也得到家人和社會的尊重?,F(xiàn)在,哈尼族婦女很多時候都能與大家同桌而坐,甚至只要自己有興趣,也可以像電視上的女性一樣和客人喝上幾杯。
3.渴望學習知識、獲得就業(yè)機會
調查發(fā)現(xiàn),新寨村傳統(tǒng)的哈尼族女性,因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沒有想要學習知識的源動力,普遍呈現(xiàn)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的狀況,文盲人數(shù)占一半以上。她們偶爾去城里趕集,上廁所都不能分辨男女標志,常常鬧出笑話,讓她們失去自信,不愿與外人交往。收看電視節(jié)目后,使她們意識到?jīng)]有知識文化的局限性,認識到當今社會,如果沒知識、沒文化,將會舉步維艱、不知所措,于是,激起了她們對學習知識的強烈愿望,特別是大大改變了她們對女孩上學的態(tài)度。據(jù)調查,目前新寨村的哈尼族婦女,無論是家境比較好的,還是家境一般的,都在不予余力地供自己的女兒上學。有 97%的人認為女兒也應上大學,僅有3%的人表示沒必要讓女兒上大學。這與傳統(tǒng)哈尼族女性對待女孩上學的態(tài)度發(fā)生的較大的積極變化。
圖2 您支持女孩上大學嗎?
通過學習,很多哈尼族女性在不同的領域謀到就業(yè)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甚至命運,她們的事跡常常會被電視傳播,收看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例,讓更多的哈尼族女性受到激勵,她們渴望通過努力學習,走出狹小的個人空間,在廣闊的社會中獲得有益的發(fā)展。
我們知道,一個觀念的轉變是與諸多因素的影響分不開的,新寨村哈尼族女性就業(yè)觀念的轉變也不例外。本文側重研究電視媒介對哈尼族女性就業(yè)觀的積極影響。從電視媒介對新寨村哈尼族女性就業(yè)觀念的轉變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電視媒介對哈尼族女性就業(yè)觀的影響最直接的結果就似把新鮮的山泉注入到亙古不變、帶點渾濁的溪流里,使之更為豐沛、甘甜,電視讓新寨村哈尼族女性的就業(yè)觀念發(fā)生了改變和提升,從而帶動了整個村落的文明發(fā)展。
調查顯示,對哈尼族地區(qū)的受眾而言,電視作為“視聽媒介”,其影響遠遠大于其他的傳播媒介(如:報紙、廣播、書籍、電腦、手機等)。今天,電視媒介對哈尼族地區(qū)人民的思想、生活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電視媒介是哈尼族人民獲取各類信息和了解時代主流風尚的載體、是學習和娛樂的最主要的渠道。特別是哈尼族女性,她們世居大山,由于經(jīng)濟、文化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制約,她們很少有機會走出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更多時候只能通過電視媒介來獲取外部資訊。因此,電視媒介在她們的生活中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電視媒介在新寨村普及十多年,給哈尼族女性的思想、生活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她們更清晰地認識到女性也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多學知識、開闊視野,可以在社會上謀求自身的職業(yè)、提升自我的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調查表明:如果沒有電視媒介的存在,新寨村哈尼族女性的就業(yè)觀念極有可能停留在傳統(tǒng)的思想里,或者說變動比較緩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傳播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今天,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的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現(xiàn)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它傳播前人的知識與經(jīng)驗、記錄同代人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引領社會時尚與風氣、倡導積極的價值觀念、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同時它還能提供大量文學、藝術、休閑方面的內容,大大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陶冶我們的性情。
目前,電視媒介還是哈尼族地區(qū)人們接受收外部信息最快、最便捷的傳播工具,相信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多種傳播媒介也能像電視媒介一樣在哈尼族地區(qū)得以普及,為哈尼族地區(qū)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的和諧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期博.第四屆國際哈尼/阿卡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編.紅河民族研究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3] 《哈尼族簡史》編寫組.哈尼族簡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 云南省民族學會哈尼族研究委員會.哈尼族文化論叢(3)[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5] 云南省民族學會哈尼族研究委員會.哈尼族文化論叢(4)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8.
[6] 墨江縣哈尼族自治縣民宗局哈尼文化研究所.第五屆國際哈尼/阿卡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7] 蘇志武,丁俊杰.亞洲傳媒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8] 綠春縣志編纂委會.綠春縣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9] 綠春縣地方志辦公室.綠春年鑒[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