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 劉勝 孫鵬宇
膀胱頸出口梗阻與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是引起排尿功能障礙的兩大因素,且膀胱頸出口梗阻本身亦可導致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為了解癃閉舒膠囊對膀胱頸出口梗阻所致逼尿肌收縮乏力患者的治療作用,對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的120例膀胱頸出口梗阻致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膀胱頸出口梗阻患者120例,隨機分為4組(A組、B組、C組和 D組),所有入組患者均經(jīng)尿流動力學檢查證實存在膀胱頸出口梗阻并導致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1]。所有患者均未留置尿管,平均年齡分別為(63±13)歲、(64±15)歲,(66±14)歲和(63±16)歲,平均身高(170±6)cm、(168±5)cm、(173±4)cm 和(169±5)cm,平均體重(65±7)kg、(63±7)kg、(64±7)kg和(62±7)kg,男女比例均為1∶1,治療前的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分別為(12.2 ± 1.3)ml/s、(13.1 ± 1.5)ml/s、(11.9 ±1.2)ml/s和(13.2 ±1.4)ml/s。4 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
1.2 分組與治療 所有被納入患者隨機分為4組,其中A組(聯(lián)合用藥組)30例,給予癃閉舒膠囊(石家莊科迪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11117)3粒聯(lián)合坦洛新(昆明積大制藥公司,批號:120906)0.2 mg,口服,2 次/d,治療 4周;B 組(癃閉舒治療組)30例,單用癃閉舒膠囊3粒口服,2次/d,治療4周;C組(坦洛新治療組)30例,單用坦洛新0.2 mg口服,2次/d,治療4周;D組(對照組)30例,給予壓腹排尿治療4周。入組時剩余尿量>100 ml者剔除。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多組間資料比較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和SNK-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部120例患者在經(jīng)過4周治療后均獲隨訪。A組服藥4周后Qmax平均改善3.4 ml/s(P=0.007);B組服藥4周后Qmax平均改善2.7 ml/s(P=0.009);C組服藥4周后Qmax平均改善1.3 ml/s(P=0.01),D組(對照組)4周后 Qmax平均改善0.2 ml/s(P=0.307)。4組Qmax改善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4)。進一步通過多個均數(shù)間的多重比較,可知A組與D組(P=0.003)、B組與 D組(P=0.01)、C組與D組(P=0.04)治療效果有顯著差異,且A組與B組、C組間治療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P=0.01和P=0.005)。4組患者隨訪中,除C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外,其余均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流率參數(shù)比較
正常排尿的維持有賴于正常力量的膀胱逼尿肌收縮與良好的膀胱出口通暢性。功能性膀胱頸出口梗阻包括神經(jīng)源性逼尿肌—膀胱頸協(xié)同失調(diào)與非神經(jīng)源性膀胱頸功能障礙,后者亦稱平滑肌括約肌協(xié)同失調(diào)和近端尿道梗阻,其原因不明,有可能在膀胱頸區(qū)肌肉異常排列,逼尿肌收縮造成膀胱頸狹窄[1]。二者均能導致逼尿肌收縮力減弱而致排尿困難加重。
目前對于功能性膀胱頸出口梗阻雖已存在一整套的保守治療及外科干預治療方法,但其仍存在諸多弊端,特別是針對同時伴有逼尿肌肌力減弱這種老化膀胱尚無有效的措施。因此我們設(shè)計本方案,以了解中西藥在此方面的可能作用。
癃閉舒膠囊作為一種中成藥,于1996年經(jīng)我國SDA批準開始運用于臨床,主治BPH,已有多項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證實[2,3]。癃閉舒膠囊通過其重要成分補骨脂抑制前列腺組織增生,改善排尿困難癥狀[3]。它的另兩種主要成分金錢草、海金沙的藥理學作用為增加輸尿管蠕動及膀胱逼尿肌收縮[4]。有文獻顯示金錢草能增加輸尿管平滑肌收縮,從而治療輸尿管結(jié)石[5]。
坦洛新為高選擇性α1A受體阻斷藥,能有效松馳膀胱頸和前列腺的平滑肌,緩解膀胱出口動力性梗阻,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坦洛新也能夠維持穩(wěn)定療效[1,2]。同時,由于坦洛新的高選擇性,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相對較低[6]。
本研究設(shè)計目的是了解癃閉舒膠囊聯(lián)合坦洛新能否改善患者的排尿癥狀及其可能機制。入選本研究的未留置尿管的逼尿肌肌力弱患者通過4周的服藥治療,其Qmax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其余組,由此推測癃閉舒膠囊聯(lián)合坦洛新改善患者的尿流作用主要通過增加逼尿肌收縮力的同時松弛膀胱頸及前列腺平滑肌從而降低排尿阻力而獲得,但需進一步作尿動力學檢查證實。癃閉舒與坦洛新兩藥聯(lián)合應用,對于膀胱頸出口梗阻引起的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患者的尿流率改善具有顯著療效,且其療效優(yōu)于單獨應用兩者中任何一種藥物
本研究結(jié)果為功能性膀胱頸出口梗阻所致逼尿肌肌力弱患者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
1 楊勇,吳士良、段繼宏,等.前列腺重量與膀胱出口梗阻相關(guān)性的研究.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9,20:44-46.
2 董能本,詹炳炎,夏淼森,等.補骨脂素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3,20:109-110.
3 黃小慶.癃閉舒膠囊治療前列腺增生癥56例觀察.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2,18:4-5.
4 吳士良,楊才勝,段繼宏,等.中藥癃閉舒膠囊對逼尿肌肌力弱所致排尿困難的治療機制.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464-468.
5 劉雋,鄒國林.金錢草的研究進展.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24:8-10.
6 鄭軍,鄧曉洪,歐平,等.鹽酸坦洛新(坦索羅辛)治療BPH的長期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2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