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媛,黃小莉 (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分院消化科胃鏡室,廣東 廣州 510120)
音樂療法干預對腸鏡檢查患者緊張情緒的效果觀察
鐘 媛,黃小莉 (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分院消化科胃鏡室,廣東 廣州 510120)
目的:探討音樂療法干預對腸鏡檢查患者情緒緊張的緩解情況。方法:將門診200例結腸鏡檢查患者按腸鏡檢查順序分為觀察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對照組患者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用音樂療法干預。評價兩組患者檢查前和檢查中情緒緊張程度、血壓及心率變化和對檢查中不適的耐受性。結果:觀察組患者檢查過程中血壓、心率更趨于平衡,耐受性明顯提高,情緒緊張明顯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音樂療法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腸鏡檢查;音樂;緊張情緒
腸鏡檢查是診斷和治療下消化道疾病可靠而常用的方法,但檢查有一定痛苦[1]。為緩解腸鏡受檢者緊張情緒,提高結腸鏡檢查的接受率和滿意度,探討音樂療法在結腸鏡檢查中的作用,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腸鏡檢查室對行腸鏡檢查的患者實施音樂療法,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了對疼痛的耐受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200例患者,按腸鏡檢查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男50例,女50例,年齡18~60歲,便秘30例,腹瀉13例,腸梗阻8例,結腸癌術后復查15例,結腸息肉摘除后復查34例。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年齡18~60歲,腹痛26例,腹瀉15例,腸梗阻6例,結腸癌術后復查17例,結腸息肉摘除后復查36例。所選患者文化程度為小學或以上,能夠正確表達主觀感受,排除聽力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兩組均由高年資醫(yī)生和護士承擔普通腸鏡檢查,均使用奧林巴斯260型電子腸鏡、奧林巴斯240型電子腸鏡。
1.2.1 對照組:按腸鏡檢查常規(guī)做好腸道準備,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釋、心理安慰,消除其緊張情緒;幫助患者擺正體位,同時告訴患者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使其更好地配合。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評估患者對檢查的心理狀態(tài),音樂喜好等,選擇相適應的樂曲。播放音樂均為輕音樂選擇柔潤清純、悠揚沉靜等不同風格的樂曲,如莫扎特曲、鋼琴曲、催眠曲等,音量大小以患者感覺最佳為宜[2]。
2.1 兩組患者血壓及心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及心率比較(mm Hg,次/min)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輕度疼痛:無明顯或輕微疼痛感覺;中度疼痛:感覺到腹痛但可以忍受,不影響進鏡;重度疼痛:腹痛難忍,需暫停進鏡[3]。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例(%)]
音樂療法是一種新型的邊緣學科,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jīng)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共振學說:認為機體能由許多有規(guī)律的震動系統(tǒng)和多種生物信息符號構成,人的腦電波運動、心臟搏動、胃腸蠕動以及自律神經(jīng)的活動,都會形成有規(guī)律的震動系統(tǒng)[4]。免疫學領域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古典音樂的節(jié)律類型明顯刺激了這些神經(jīng)遞質(zhì)的釋放,使它們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釋放入血流。此過程對于機體有立即的鎮(zhèn)靜效果。音樂活動中樞在大腦右半球,它是感覺、情緒、情感的反應中樞,當音樂中聲波作用于大腦時,會提高神經(jīng)體液的興奮性,促進人體分泌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質(zhì)。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音樂干預后疼痛程度、心率血壓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血壓心率均較對照組少,觀察組腸鏡檢查時疼痛程度達80%,對照組僅20%,所以經(jīng)分組研究對比發(fā)現(xiàn)音樂療法可增強患者聆聽音樂的專著性,更好的分散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
[1] 邱 蕾,劉洪珍,羅麗芳,等.630例無痛胃腸鏡檢查體會[J]. 中國消化內(nèi)鏡,2008,2(3):24.
[2] 范 瑛.圍手術期音樂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社會,2005,18(1):21.
[3] 周殿元,徐富星.纖維結腸鏡臨床應用[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56-57.
[4] 崔 靜,趙繼軍.音樂療法及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5):2421.
2012-06-28 編校:侯小玲/鄭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