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運來
(山東省萊蕪市人民醫(yī)院,山東萊蕪,271100)
在口腔頜面外科中,頜骨囊腫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病癥,因為頜骨囊腫病理發(fā)生于頜骨內部,在發(fā)病初期癥狀非常隱蔽,同時沒有一些明顯的病癥,很多時候患者無法意識到自身的病變,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往往是患者在囊腫癥狀比較明顯的時候才主動來口腔頜面外科就診看病,但此時整個頜骨病變已經(jīng)比較厲害,必須進行手術治療[1-2]。簡單的頜骨囊腫切除手術造成口腔牙齒損壞,嚴重者出現(xiàn)牙齒掉落,而且給囊腫頜骨周圍的牙齒以及附近口腔組織帶來傷害,且對患者的外貌造成較大的影響,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況[3-4]。本研究探討“開窗引流沖洗”手術治療頜骨囊腫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在頜骨囊腫患者中,本研究選取8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其中男 2例,女 6例,年齡最大53歲,最小8歲,平均年齡25歲;牙源性頜骨囊腫患者比例為25%,牙齒囊腫患者比例為62.5%,頜骨囊腫細胞瘤患者比例為12.5%。頜骨囊腫體積為31.0 mm×23.0 mm;46.0 mm×80.0 mm。
患者手術前全部拍攝全口全曲面體層圖像,進行CT影像圖片三維影像拍攝,了解頜骨囊腫的具體大小與位置信息,包括相關口腔牙齒、牙齒胚胎的信息。在口腔內部囊腫手術前進行麻醉處理,按照影像數(shù)據(jù)顯示的頜骨囊腫信息,把頜骨骨質較差區(qū)域作為開窗手術地區(qū),把患者上下磨牙區(qū)域作為開窗降壓區(qū)域。使用自動凝結的塑料塞子,便于手術開窗區(qū)域的沖洗處理,使用3%的過氧化氫進行開窗沖洗,平常每天使用生理鹽水進行頜骨囊腫沖洗,交替沖洗。同時囑患者平時可在進食后沖洗囊腔內存留的食物殘渣。開窗引流沖洗維持時間為6~24個月,此后行二次手術摘除囊腫并在3、6、12、24個月時復查。
于入院時與治療結束1年后對患者進行心理測評,測評方式采用T型心理量表[4]進行。
在患者樣本中,只有1例患者出現(xiàn)手術局部感染,其他患者全部治療順利,效果顯著。而且病例頜骨生長良好、發(fā)育正常,囊腫部位牙齒槽口一切正常,沒有出現(xiàn)組織損傷的現(xiàn)象。在全口牙齒曲面體層影像圖片顯示,在初期可以模糊看到囊腫的范圍與區(qū)域,之后頜骨囊腫區(qū)域的分界線慢慢消失,部分骨密度不高。在經(jīng)過開窗引流手術治療之后,頜骨囊腫大小逐漸減小,囊腫病變周圍生產(chǎn)新頜骨組織。手術后半年,頜骨囊腫體積明顯縮小,病變部位組織再次生長發(fā)育,而且有2例患者頜骨囊腫癥狀基本全部消失。手術后1年,6例患者囊腫消失,頜骨骨密度與周圍組織完全相同;1例患者囊腫區(qū)域減小顯著,周圍牙齒組織不斷再生。在手術后3年時間的跟蹤調查中,沒有頜骨囊腫再次復發(fā)的現(xiàn)象。所有病例無病理性骨折、下唇麻木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診12~24個月,均未見囊性病變復發(fā)。
治療后所有患者人際關系、憂郁、焦慮三項的評測結果要優(yōu)于治療前(P<0.05),治療前后所有患者心理評測其他指標的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T型心理量表測試結果比較
從本研究中病例的療程來看,囊腫治療周期與年齡和囊腔大小有一定相關性,開始治療的年齡愈小、囊腔愈小,則病程愈短。1例52歲的巨大角化囊性瘤的療程與20歲左右的患者無明顯區(qū)別,原因可能是成年人的病理學與分子機制類似。另外,1例9歲男性含牙囊腫患者,行開窗引流治療3個月后囊腔無明顯縮小,改行刮除術,術中發(fā)現(xiàn)囊壁約2 mm厚,術后病理檢查顯示囊壁為炎性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內附復層鱗狀上皮,其開窗引流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與較厚的囊壁有關。兒童開窗引流治療5~9月即獲得囊腔的消退,而20歲以上的成年人多需18~24個月的治療周期。
近年來許多學者研究囊腫囊腔增大的機制,目前認為造成頜骨囊腫增大的因素主要有3個[5-7]:①囊壁上皮增生;②囊腔內流體靜壓和滲透壓增高;③臨近骨質吸收。根據(jù)這些理論只要消除或破壞上述因素就可以抑制囊腫生長。本研究所述的頜骨囊腫開窗療法是采用局部小手術,使囊腔與口腔相通呈開窗狀態(tài),解除了囊腫的流體靜力壓,從而使促進囊腫向周圍膨脹生長的機械壓力下降;開窗后囊內壓力減低形成負電荷,能誘導成骨細胞生長,使囊腔縮小;術中還吸除囊液,消除了囊內容物參與的鄰近骨質的吸收,使囊腔周圍骨質緩慢增長,從而達到了縮小和治愈囊腫的目的[8-9]。頜骨囊腫侵犯的范圍較大,術前需做根管治療,術中行根尖切除術。但體積較大的頜骨囊腫往往涉及的牙齒較多,術前根管治療時間長且難度大;而許多根尖暴露的牙齒牙髓活力仍正常,犧牲活髓進行根管治療實為可惜,術中根切的風險也將相應增加[10-11]。
在一些頜骨囊腫較大的手術治療中,切除之后囊腫很容易再次復發(fā),容易造成頜骨病變,所以很多時候臨床治療往往使用頜骨階段性刮除手術,同時進行植骨治療,整個治療效果較好,手術之后復發(fā)率很低,然而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損害較多的口腔組織,特別是青少年患者,不利于身體成長與口腔頜骨的正常發(fā)育,容易出現(xiàn)面部變形,甚至是畸形等病癥亦或是口腔、面部功能性障礙[12-13]。行頜骨囊腫開窗術時不需進行人工牙根刮治,不會對根尖產(chǎn)生機械力學的損傷,對于暴露在外的根尖牙齒,只要牙髓活力正常,就不需行根管治療,更不需行根尖切除術,這大大減少了手術的風險及對患者的長期不良影響。因此傳統(tǒng)的囊腫手術摘除或刮除囊壁時,會造成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產(chǎn)生不良的癥狀。由于頜骨囊腫起病隱匿,待發(fā)現(xiàn)確診時,頜部的骨質往往已發(fā)生膨脹。許多來院就診的患者常常合并面部畸形,且局部癥狀較為嚴重[14-15]。患者因為外貌的變化,心理也存在一些如焦慮、憂郁等的問題。本研究中,通過治療前后的心理測評,發(fā)現(xiàn)治療后所有患者人際關系、憂郁、焦慮三項的評測結果要優(yōu)于治療前(P<0.05),治療前后所有患者心理評測其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開窗引流術治療巨大頜骨囊腫的同時,也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
[1]殷學民,任曉旭,呂曉智,等.開窗術后負壓引流治療大型牙源性頜骨囊腫的臨床總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3):409.
[2]區(qū)躍堅,方利華,劉逢佳,等.152例牙源性頜骨囊腫治療體會[J].口腔醫(yī)學,2011,31(3):184.
[3]孟箭,顧倩平,張杰,等.開窗負壓吸引術在頜骨囊腫治療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19(5):339.
[4]黃雪薇,劉桂香,王秀利,等.T型心理量表的編制與測評[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9,18(1):76.
[5]蔡明河.下頜骨囊腫開窗減壓術的回顧分析[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19(3):187.
[6]田濤,楊再波,戈春城,等.46例牙源性頜骨囊腫的治療體會[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25(4):507.
[7]馬方,母潤紅,鄧昕,等.開窗術治療頜骨囊腫的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30):98.
[8]Zecha J A,Mendes RA,Lindeboom V B,et al.Recurrence rate of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after conserv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without adjunctive therapies-A 35-year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J].Oral Oncol,2010,46(10):740.
[9]陸英群,徐秀清.上頜骨Le FortⅠ型骨切開術后患者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4(6):56.
[10]許在葉,杭東躍.上頜骨切除手術徑路選擇及贗復體修復[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4):34.
[11]殷學民,任曉旭,呂曉智,等.開窗術后負壓引流治療大型牙源性頜骨囊腫的臨床總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3):409.
[12]文民,彭紹斌,金樹人,等.頜骨囊腫受累牙保存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40(3):708.
[13]鄧剛,周健.上頜骨囊腫手術后引流方式的探討[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2,22(4):285.
[14]楊曉暉,陳玲,李周碧,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頜骨囊腫切除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8):27.
[15]蘇勇,錢梅.開窗減壓術治療牙源性頜骨囊腫32例的臨床體會[J].口腔醫(yī)學,2012,32(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