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華
21世紀是人的生命意識凸顯的時代,人們已強烈地意識到20世紀雖然是個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極其進步的世紀,但同時也是一個人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家園倫為理性工具的一個世紀。隨著人類生命意識的凸顯教育觀必將完成從機械論到生命論的轉化。生命化教育觀特別重視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個體生命在其整體和諧發(fā)展基礎上的精神性生命的成長這種教育觀,把個體生命質量的提升視作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和社會發(fā)展的標識所在。因此,生命化教育觀關注個體生命潛能的實現(xiàn)、生命需要的健康滿足,尊重個體生命的多樣性、獨特性。強調學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積極主動作用,目標是使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以便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會進步作出貢獻。課程改革的《綱要》要求生命化課堂?!耙匀藶楸尽币殉蔀?1世紀教育改革的關鍵詞。這兒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個別的、具體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發(fā)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體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培養(yǎng)目標作了調整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多元并重的價值取向,鮮明地昭示著新課程由單純注重傳授知識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的功能轉變,昭示著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認知體而是生命體。
課程改革的實踐需要重構生命化課堂。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日漸深入在貫徹課堂教學最基本的功能——傳授知識的同時人們開始深入剖析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促進人的發(fā)展、生命的完善,課堂教學應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天的茁壯成長和明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教師每一堂課的質量都直接影響其對職業(yè)的感受、態(tài)度,每一堂課的教學水平都是其專業(yè)水平和生命價值的直接體現(xiàn)。很難想象一個輕視生命、踐踏生命的教師會培養(yǎng)出珍視生命、熱愛生命、對生命負責的學生,一個漠視生命的教師培養(yǎng)出的學生能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賞生命。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呼喚生命化課堂,因此,課堂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綠色生命化課堂的關鍵。
高爾基說過:“驚奇是了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笨梢?,設計新穎巧妙的導入在講授新課時確有精妙的功能。其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人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牽動學生的思緒,立疑激趣,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欲的振奮狀態(tài),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推理判斷的抽象的邏輯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導入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但最成功的導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學內容,掌握教學大綱,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之上的。
1 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
(1)課堂導入要以學生心理學為依據(jù)。上課伊始時學生普遍存在好奇心理和期待心理等,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這短短的幾分鐘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才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的顯示出來。一個好的導入方式,可以激起學生的疑問,使學生產生懸念,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其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自覺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離開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只能成為信息的堆積而無法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預期的效果。(2)要符合教學活動方式推動教學事件發(fā)展的教學過程。課堂導入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趣味性,有時候有些老師的導入方式確實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反而容易是他們胡思亂想,破壞了課堂導入的原則。課堂導入應該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基礎,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目的,以服務教學宗旨。從教師的角度說,課堂導入的基本操作程式如下:引起注意——呈現(xiàn)事實(材料)——激起懸、疑,使其參與——引導內容過渡;從學生的角度說,在課堂導入部分,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如下:注意定向——分析探討(材料)——懸、疑產生,積極投入——走向教學內容。
2 課堂導入的操作方式
課堂導入的形式有多種,常見的有問題導入、故事導入、詩句、諺語、俗語導入、學生身邊事例導入、實驗導入、社會熱點導入、有趣的數(shù)字導入等多種。那么究竟怎樣運用各種方法引入教學呢?下面就具體的導入方法來談一談。(1)由問題導入“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續(xù)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在章節(jié)教學之始,教師可以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lián)想或滲透本課學習目標、研究的主題。(2)由科學故事導入青少年都愛聽故事,在學科的趣味歷史、名人軼事中,充滿了動人的妙趣橫生的故事。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和需要,選講聯(lián)系緊密的故事片斷。(3)由詩句、諺語、俗語導入由詩句、諺語、俗語導入可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縮短課堂和生活的距離,在美的意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又可避免平鋪直敘之弊,收寓教于樂之效。(4)由學生身邊的實例導入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有利于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5)由社會熱點導入以社會熱點導入課堂教學,能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為新知識的學習做;以社會熱點內容導入課堂教學能引導學生關注世界,關注自然,關注生命,關注人類的發(fā)展。(6)由演示實驗導入每一章節(jié)教學開始,學生們特別想知道本章節(jié)有哪些有趣的實驗,所以在學習某些章節(jié)的開始,盡量設計演示一些實驗,同時,提出若干思考題,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索問題。在激起學生探究欲望的同時,鼓勵學生討論質疑,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正確結論后,再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經(jīng)過實驗、設疑、激趣,使學生情感得到了優(yōu)化,思維得到了優(yōu)化,學習效率必然提高。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7)以名人的事例導入(8)以最新的學科技信息導入聽到這些,學生自然會表現(xiàn)出興奮,在適時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后,提出課題。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9)以統(tǒng)計數(shù)字開講從這些數(shù)據(jù)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生物多樣性面臨的現(xiàn)狀,如此開講,學生自然會細聽教師的隨后講解。除上述九種方式外,還有其他方法,不一一贅述。
構建生命化課堂導入的教學實踐操作,就是在生命化課堂教學中導入中在課堂導入中融合了以人為本、以人的生命為終極追求的教學理念突出課堂教學目標的整體性、發(fā)展性、多元性、教學內容的人文性、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生成性。將課堂教學由工具形態(tài)躍向生命形態(tài)由知識的加工場變?yōu)樯酿B(yǎng)育所。為此主要從設計新穎多元的課堂導入教、引導學生感悟教學內容的人文意蘊、展現(xiàn)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營建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都會起到積極的效果。
總之,課堂導入應和“鳳頭”,精彩而別致,在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生命意識的預設,呵護每一個鮮活的生命,使學生作好接受新知識和積極思考的心理準備,而且要注意學生的反應,適時調整,以強化這一興趣,從而促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把學生從“知之”引到“好之”,然后,提高到“樂之”的境界,唯如在良好的生命理念下的課堂導入設計才能使課堂教學恢復生機、活潑的魅力,才能對喜歡什么個體生命的發(fā)展提供良性發(fā)展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