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麗 穆曉燕 胡靜濤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等并發(fā)癥,產生心血管疾病,因此臨床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病變[1]。本院應用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的患者138例,空腹血糖 >7.0 mmol/L,總膽固醇(TC)≥5.23 mmol/L,甘油三酯(TG)≥1.70 mmol/L。其中,男87例,女51例;平均年齡(62.3±8.2)歲;平均病程(6.9±2.3)年。隨機分為觀察組70例,對照組6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二甲雙胍0.25~0.50 g/次,3次/d。觀察組給予二甲雙胍(鄭州瑞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069)0.25~0.50 g/次,3次/d。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90258)10 mg,每晚一次。兩組療程8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8周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日本東芝全自動生化分析儀(TBA-120FR)測定血脂(TC、TG、LDL-C和HDL-C)、血糖(FBG)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并觀察肝、腎功能,以及心率及服藥的不良反應。
2.1 血糖與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70例患者中,治療前血糖、TC、TG、LDL-C、HDL-C 的含量分別為(mmol/L):9.12 ±1.31、6.91 ±0.82、2.89 ±0.58、4.88 ±0.49、0.91 ±0.13,治療后分別為(mmol/L):6.53±1.12、4.71±0.74*#、2.01±0.46*#、2.86 ±0.27*#、1.17 ±0.12#。對照組 68 例患者中,治療前血糖、TC、TG、LDL-C、HDL-C 的含量分別為(mmol/L):9.56±1.21、6.89 ±0.84、2.91 ±0.55、4.87 ±0.52、0.92 ±0.17,治療后分別為(mmol/L):6.15 ±1.45#、6.44 ±0.72、2.93±0.61、3.98 ±0.78#、1.11±0.21。治療后,觀察組 HDLC明顯升高(P<0.05),尤其觀察組TC、TG、LDL-C改善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2.2 hs-CRP水平 治療前觀察組(6.79±1.29)mmol/L和對照組(6.71±1.31)mmol/L的ch-CRP水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h-CRP水平(4.32±1.06)mmol/L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6.52±1.23)mmol/L。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相同。胃腸道輕微反應各1例,食欲減退各1例,丙氨酸轉氨酶輕度偏高各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88%,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停藥后恢復正常。
阿托伐他汀為HMG-COA還原酶競爭性抑制劑,降低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膽固醇水平的下降代償性增加肝臟LDL受體,介導肝臟攝入LDL-C,降低血漿TC和LDL-C水平。二甲雙胍降糖以外可以糾正脂代謝紊亂,通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糾正胰島素抵抗,脂解作用降低,改善脂代謝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高脂血癥,通過改善膽固醇代謝和和糖代謝兩路徑糾正脂類代謝紊亂,二者互為因果關系。
高血脂能對血管產生損傷,產生炎癥,伴隨炎癥的加重促發(fā)動脈粥樣硬化,C反應蛋白(CRP)升高。阿托伐他汀具有獨立于調脂作用以外的抗感染作用,通過抗感染,減少斑塊破裂和炎癥帶來的的不良后果,改善預后,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
[1]王爽,高小明.阿托伐他汀鈣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30例.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1,25(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