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安徽 明光 239400)
不同檢測系統(tǒng)對同一標本的同一項目測定結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檢測結果相互差異是否明顯,對患者診治影響與否都是檢驗醫(yī)學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1]。筆者所在試驗室有一臺東芝TBA-40FR生化分析儀用于急診,一臺貝克曼AU2700用于日常檢查,為了判斷兩個檢測系統(tǒng)急診試驗項目檢測結果的一致性,筆者參考美國臨床和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EP9A文件,對急診試驗生化檢測項目包括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葡萄糖(GLU)、膽堿酯酶(CHE)、淀粉酶(AMY)、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轉氨酶(AST)等九個項目進行了比對,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材料:來源于門診及住院患者的新鮮血清,濃度在檢測線性范圍內,標本無明顯黃疸、溶血、乳糜等。
1.2 儀器和試劑:①儀器:美國貝克曼公司的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日本東芝公司的TBA-4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②試劑:均使用北京利德曼公司的生化試劑和校準品。CHE、AMY、CK、LDH、AST均為速率法;UREA 為脲酶 UV 法;CREA為氧化酶法;UA使用尿酸酶-POD法;GLU使用氧化酶終點法。質控品使用RANDOX公司的中值(批號:780 UN)和高值(批號:597UE)質控品。
1.3 方法:按試驗室制定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文件對儀器進行定期維護保養(yǎng),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狀態(tài),測試前均使用標準品校準,并檢測試劑空白和室內質控,試劑空白變化<5%且室內質控測定值均在質控靶值±1SD范圍內。
1.3.1 精密度分析:兩臺分析儀分別測定同一例新鮮混合血清標本,各測定30次,計算平均值(x)、標準差(s)和變異系數(shù)(CV)。
1.3.2 回歸方程分析:對上述新鮮混合血清標本兩臺儀器各30次測定的結果統(tǒng)計分析,計算每個項目的回歸方程。由于AU2700檢測系統(tǒng)自參加全省室間質控2年來全部優(yōu)秀,故以該檢測系統(tǒng)作為參考儀器(X),TBA-40FR檢測系統(tǒng)作為比對儀器(Y)。用X與Y每次測定的值計算兩系統(tǒng)的相關系數(shù),一般要求r≥0.975認為樣本濃度范圍是適合的。若r<0.975應再多測定更寬濃度范圍的樣本,直到r≥0.975[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利用SPSS17.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項目的測定結果分別計算平均值(x)和標準差(s),對兩臺儀器測定值進行配對t檢驗,α=0.05;同時對兩臺儀器的測定結果分別進行相關與回歸分析,采用t檢驗,α=0.05。
TBA-40FR和AU2700測定結果及精密度分析各項目的變異系數(shù)(CV)均符合儀器要求(<3%),如表1所示:UREA、CREA、UA、GLU、CHE、AMY、LDH、CK 和 AST在兩臺儀器中的測定結果均值比較P值均>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兩者檢測的結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本試驗對兩臺分析儀急診的9個項目測定結果進行了相關與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該9個項目在兩臺不同儀器的分析結果呈良好的相關性(P<0.01)。
表1 TBA-40FR和AU2700檢測結果及精密度分析(n=30)
表2 TBA-40FR和AU2700檢測結果相關與回歸分析
為確保不同儀器檢測同一檢測項目的結果具有一致性,CAP認可標準中要求,試驗室每年需要進行至少2次儀器比對[3]。本次試驗顯示,兩臺儀器精密度較高,CV均<3%,UREA、CREA、UA、GLU、CHE、AMY、LDH、CK 和 AST 檢測項目在兩臺儀器上的分析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本次試驗僅選擇急診試驗生化檢測的九個項目,其他生化項目兩臺儀器相關性如何尚不能判定。另外,由于本次試驗使用相同的試劑、校準品和質控品,由于試劑等因素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基本相同,如若兩臺儀器使用不同的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可能需要對儀器進行校正后再進行比對[2]。從兩臺儀器間測定結果的回歸方程Y=aX+b可以看出兩臺儀器間的系統(tǒng)誤差是不同的,a值反映兩臺儀器間存在比例誤差,b值反映兩臺儀器間存在的恒定誤差。
目前各試驗室常常存在多臺生化儀,各儀器有獨立的檢測方法、校準品和試劑等,雖然各儀器一般都能滿足臨床需要,但不同儀器間由于系統(tǒng)配置,如檢測方法、反應杯體積、試劑、反應介質、加樣方式及光路等不盡相同,常導致檢測方法出現(xiàn)偏差,給臨床帶來不便,這就要求我們臨床醫(yī)學檢驗試驗室需要配備十分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定期對各臺儀器進行比對分析,必要時進行相應的校正,保證各儀器間檢測結果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以充分滿足臨床的需要[4-5]。
[1] 呂 慧,賴戰(zhàn)峰,李海煒,等.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在兩種生化分析系統(tǒng)的比對和偏倚評估[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5(6):550.
[2] 李 莉,陳保錦,譚榜云,等.兩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部分項目檢測結果比對和偏差評估[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12(12):1356.
[3] 李貴星,李 萍,彭志英,等.評價Olympus 2700生化分析儀酶分析系統(tǒng)[J].中國試驗診斷學,2008,12(2):207.
[4] 管世鶴,楊 凱.兩種檢測系統(tǒng)檢測部分生化項目的比對[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4):1611.
[5] 樊 寧.OLYMP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性能應用評價[J]. 吉林醫(yī)學,2011,32(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