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蓮
技術運用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丁曉蓮
隆化縣第二中學 河北隆化 068150
從英語教學要運用“技術”破除窠臼說起,論述利用多媒體展示“表格”形象教學,分析思維導圖對英語學習的幫助,談到英語教學要設計教學情境、活躍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學習激情,最后以“結課的技術”結尾。
技術;英語教學;多媒體;思維導圖;教學情境;結課技術
10.3969/j.issn.1671-489X.2013.07.103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筆者在幾年來的教學過程中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學生取得好分數(shù)是筆者的自豪;課本給什么,筆者就教什么,自己并沒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雖然“歲歲年年人不同”,但卻“年年歲歲花相似”??筛母飦砹?,它以銳不可當之勢席卷了中國教育;大浪淘沙,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方可脫穎而出。
課程改革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教材的改革,教學教材的改革也不僅僅是編制新的英語教材,而是要營造一個有利于課程教材及其相關資源不斷更新、發(fā)展的新機制。課程資源要與學生學習的內部條件相一致,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要求。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特點,開發(fā)能幫助學生掌握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課程資源,用于教學活動,才能體現(xiàn)課程資源的價值。好的英語題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幫助學生盡快達到課程的目標要求。
有效的資源和來自家長、學生不同文化、不同生存環(huán)境等方面的資源,也是實施英語新課程的可用資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上的智力資源,如適時地利用學生、家長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背景。
課前預先用多媒體設計表格,結課時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根據(jù)課堂學習的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然后復制表格,回顧填寫。如在學習了反身代詞之后,初中階段代詞已基本講完。為了便于學生及時復習總結,課前教師設計表1所示表格。在結課時,用多媒體出示這張表格,讓學生回顧本課所學的反身代詞,從而輻射其他代詞形式,然后討論填寫,解決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
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意義增強,效率提高,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齊頭并進。
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背誦單詞、學習語法,學會說話就完美了,對知識的學習方法要求非常嚴格。從新課改實施以后,教師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對英語學習要求涉及4個模塊的內容: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文化生活、哲學。使用思維導圖以后,這些看起來綜錯繁多的內容變得有規(guī)律可循,變得有方法可找。運用思維導圖,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完整而獨立,并且不斷地良性整合乃至完善,逐步形成個性鮮明的知識網(wǎng)絡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頭腦中的知識可視化,思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變得非常有積極意義,學習效率得到明顯的提高,對單詞、語法的記憶力得到增強,理解能力得到明顯的改善。由于思維導圖的特性,五彩的顏色,不同的線條,各種知識的交叉,各種思維的跳躍,這些都讓大腦處于興奮的動態(tài),讓人的思維充滿生命與活力。
教學當中,教師要恰到好處地設計問題的情境,做優(yōu)秀的引領人,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發(fā)展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善于發(fā)現(xiàn),倡導學生對每一個英語重點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充滿春色。
表1
在教學中因材施教,鼓勵優(yōu)秀提攜后者,學生有了不同的思考方法,要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在學生的思想當中如果有閃光的東西存在,教師要公之于眾,鼓勵所有的學生共同學習,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
學習英語最關鍵的一點在于,要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對英語發(fā)生興趣,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的機會,要鼓勵學生彼此之間進行爭論,得讓他們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掌握知識的急切心理。
爭論的過程當中,要暢所欲言,要使用英語,如此學生必然能夠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縱然語言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縱然語法一次次地出現(xiàn)錯誤,但是爭論會產(chǎn)生智慧火花,爭論會讓學習的積極性驟然爆發(fā),爭論會讓學習的能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p>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前提是心理自由,心理自由的前提是心理安全,心理安全的前提是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觀念,確實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創(chuàng)設一種尊重學生的氛圍。讓教室有一片寬松自由、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的恐懼及壓抑感,學生敢想、敢用英語說、敢用英語爭論、敢創(chuàng)新,形成一種相互撞擊、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學生是課堂的靈魂,如何讓他們的靈魂與課堂相結合,就需要教師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去帶動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當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就會產(chǎn)生力求掌握知識的內驅力,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因此,興趣是求知的動力之源。創(chuàng)設學習英語情境,捕捉誘發(fā)學生興趣,喚起其求知欲,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首要任務。經(jīng)過一次次的課堂實踐、課后反思,筆者在課前與學生或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free talk展示,學生自我介紹,一段段令人神往的英語故事,播放一些學生熟悉的英文歌曲,讓學生自由地跟唱,等等,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英語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誘發(fā)其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諺語說善始善終。結課是一堂課將近結束的體現(xiàn),成功的結課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知識、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寬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此試舉兩例。
1)聯(lián)系鞏固式結課。這種方式廣大英語教師甚至各科教師都普遍使用。課前在小黑板上設計與本課有關的幾個練習題或設計一個講義來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如JEFC BOOK 2 Lesson 5,在充分學習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之后,教師設計了:“What’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tomorrow?”“What is your mother/father/sister going to do tomorrow?”通過這幾個問題的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一般將來時的結構和be的人稱變化。
2)口頭作文演講式。這種方式是在全面掌握一節(jié)課重點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概念能力以及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具有一定的拔高性。例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07“Jim’s Day”這篇課文之后,在教師小結后,讓學生仿照“Jim’s day”口頭作文一篇“My day”,效果非常好。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聽力。
總之,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勤于和同事探討,力求教學的“技術”日趨完善,“更上一層樓”。
G633.41
B
1671-489X(2013)07-0103-02